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伊犁印象老照片)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2009年3月,林俊明、莫康孙、孙大伟、苏秋萍四大华文广告的创意顶尖人物难得同台,这也是广告创意界“恐龙”级别的人物聚首,他们在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的讲台上共聚首,与主持人梁伟丰一道,谈论创意的艰辛与快乐,谈论华文广告的进退之道。他们的同台,本身就是华文广告逐渐崛起的见证,也是崇尚创意英雄时代的最好注脚。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他们四人后来的经历也颇不相同,当时苏秋萍已经退居二线,后来开始逐渐转向广告创意人才的培养,奔波在各个高校之间,传递他作为一名广告匠人的心得。孙大伟英年早逝,令人唏嘘。莫康孙依旧活跃在广告行业的前沿阵地,于近年成立了广告创意热店——马马也。林俊明虽也已退休,但仍担任利欧股份的总顾问,依旧发挥着光和热。主持人梁伟丰,仍然在BBDO,坚守着他的创意理想。

徐百益,被誉为中国广告行业泰斗级的人物。他见证过中国广告业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紧跟国际潮流,也亲身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广告行业的重建。早在1920年,就已经进入广告业,开始了他的广告生涯。1941年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先后取名惠益公司、宏业广告图书有限公司、益丰广告公司等。并在1941年加入了英国广告顾问协会。1951年2月12日,他以益丰广告公司的名义参加了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工会。后来他调入上海市广告公司。他不仅在实业上有所建树,为中国广告行业走出去,搭桥铺路;更重要的是,用他的专业所学著书立说,为记录广告行业的历史添砖加瓦。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邵隆图、张小平(黑马大叔)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广告人,均已仙逝。他们虽然都出身设计专业,却是最先思考如何把广告做得更有效的广告人。他们为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邵隆图46岁创建上海九木传盛广告有限公司,他是2010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之父,也是“今年20,明年18”这句经典流行广告语的创作人。邵隆图一生主持策划了众多知名的广告,如凤凰化妆品、南方黑芝麻糊、丹碧斯卫生棉、施乐复印机、光明乳业、和酒、上海老酒等。影响国内广告策划界长达半个多世纪。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张小平1985年创建了黑马广告,被朋友们称为“顽童”,在广告人中,以独有的风骨影响同行。媒体评论他称,他不随波逐流,在物欲横流的商海中,怀有一种温暖的情怀;抱残守缺与他无缘,他的作品,总是呈现着足够的个性与灵气。他的笑容,给你的是快乐和智慧;而他的背影告诉你的是如何保持坚强和正直。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洪一龙,推动中国广告教育的先行者。1983年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教育座谈会后,积极规划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并直接参与筹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广告专业,这也是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第一个广告专业。此后又参与北京广播学院等多所院校设立广告专业的论证,为我国广告学教育的建立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1992年9月26日,在国际广告协会世界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广告协会会长田树千当选国际广告协会理事并受表彰,同时他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改革与消费者的变化》的演讲。中国广告业开始与国际广告业展开交流和对话。《中国广告》杂志1993年第一期的第一页,对这一新闻进行了报道。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这是1981年《中国广告》杂志创刊号刊登的三组户外广告,第一组、第二组,真实地展现了当时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户外广告,第三组是同时期的香港的户外广告,我们能明显看到,当时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在广告上面的差距,不管是广告的刊登媒体,还是广告的创意形式,抑或是广告技术,中国内地都需要经过整整十几年的追赶,才能达到当时香港的水平。这也是中国广告业的一个缩影,我们的起点相对较低,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中国广告》杂志从一开始就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介绍国内外的各种设计和广告作品。为当时的广告人打开眼界搭建了一个重要的桥梁,每一期都会坚持放相当版面的国外作品。让人们多看更优秀的作品,在实践中有所借鉴。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80年代,《中国广告》杂志对电视广告已经开始辟出版面介绍,由于条件的限制,所有的这些一帧一帧的画面,都是拿照相机对着电视画面拍摄下来,再进行杂志编排,但是我们现在从效果来看,虽然没有现在先进的技术加持,但我们从些画面,隔着时空都能感受到当时拍摄者的敬业精神。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这是1984年上海南京东路上的广告路牌,当时广告业恢复没有几年,国企的广告意识开始渐渐加强,但当时投放的企业仍然多为外资品牌。我们从这组广告里,能看到三菱、佳能等品牌的影子。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80年代,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在户外广告的技术以及材料创新上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在中国的户外广告领域也是首屈一指。80年代的户外广告是人工纯手绘。如何在一个大的空间下,把产品信息描绘得逼真而有吸引力,这是很多老设计师每天都要长进的技艺。沈斌、杨圭华等一大批老广告人,他们孜孜不倦地探求,能把产品画得比真实照片还栩栩如生。这幅广告就是一种材料的创新,巧妙应用轻薄涤纶片做悟空的外衣,小风一吹,闪亮飘动,非常夺人眼球。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这是一组1987年的旗帜广告以及异形广告。当时除了中规中矩的路牌广告之外,很多异形广告和新兴媒体的户外广告也出现在大众视野。这是整个国家市场经济继续深化和发展的强有力的背书。当时在上海的新客站前,上海广告装潢公司竖起了5米多高的旗帜广告,这些新颖的广告方式,得到香港《文汇报》专文报道,让人们得以管窥当时中国内地的经济面貌。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1987年,《中国广告》杂志社第一任主编钱慧德与陈信根(上海广告装潢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设计)在北京第三世界广告大会现场。当时可口可乐也是赞助商之一。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徐百益老先生与陈信根在北京第三世界广告大会会场。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广告人,积极开展与世界的广告同行对话和交流。1987年北京第三世界广告大会召开,汇聚了当时国内顶尖的广告人。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1987年北京第三世界广告大会合影

左一:陈樑(《中国广告》杂志社第二任主编)

左二:钱慧德(《中国广告》杂志社第一任主编)

左三:唐忠朴(他是第一个撰写并出版广告基本概论的内地学者,出版了《实用广告学》等专业著作。)

左四:陈信根(原上海广告装潢公司副总经理)

感谢原上海广告装潢公司副总经理陈信根提供大量相关图片素材

—END—

“改革开放与广告业恢复四十年卓越广告与品牌奖”评选报奖火热进行中

点击“下方图片”或“阅读原文”即刻报名

征集“你的广告记忆”

鲜活的历史从来都是由一个个人书写的,回忆和还原广告行业过往的一个个瞬间,就如同海滩拾贝,把这些看似个体的命运和转折串起来,就是一部生动而真实的中国广告历史。

《中国广告》杂志社启动“你的广告记忆”——广告业恢复40年照片征集活动,邀请您和我们一起静下心来回顾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抑或惊涛骇浪之后的平实与感动。请您选择有意义的照片或者信件、资料,照片配以400字以内的说明文字,写写这照片背后的人与故事,通过每个人的故事,找到和广告历史的关联。

我们将整理编辑大家提供的这些照片和文字,不定期地刊发在我们的上。

印象:老照片中的广告记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