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周易》(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斐济)

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说过《周易》,但真正读过它的人肯定不多。其实即便读了《周易》,恐怕也有很多人读不懂,既不明白它的原理,也不理解其中的内容。甚至那些专门讲授《周易》的“专家”同样也是把《周易》讲得云山雾罩,除了不断强调《周易》虽然是一部古代算卦用的书,但它凝聚了我们祖先非凡的哲学智慧之外,也只是让人在神秘中徒增对《周易》的崇拜罢了。

我这里为大家讲《周易》,主要就是为了破除人们对《周易》的这种神秘感,把《周易》产生的思想原理告诉大家,并使大家能真正明白影响中国人几千年思维的《周易》究竟在说些什么。

许多人以为《周易》就是《易经》,这种认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易经》并不仅仅是指的《周易》,而至少应该是“三易”,即《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字经》里有句话是:“有连山,有归藏,与周易,三易详。”说的其实就是“易有三易”这样一个意思。而且在《周礼》中也有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可见,《连山易》和《归藏易》原本都是存在的,而且也都是六十四卦。而周朝的大卜(即掌管占卜之官)之所以也需要掌握《连山》和《归藏》之法,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两种易同《周易》一样,在当时亦是十分重要且受到相当重视的。

《易经》原本就叫做《易》,只是汉武帝时将《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儒家典籍称为五经,《易》后来就被称为了《易经》。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周易》(一)

那么,《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这“三易”有什么不同吗?

东汉末期有一位十分著名的经学大师叫郑玄,他以毕生的精力遍注儒家经典。其中针对《易》,他曾写过一篇《易赞》。在《易赞》中郑玄是这么解释“三易”的:“《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易”的创作者们各自对《易》思考的侧重点其实是不一样的。《连山易》的侧重点是“连”,即强调连绵不断;《归藏易》的侧重点是“藏”,即强调包纳隐藏;《周易》的侧重点是“周”,即强调周到全面。

所以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所谓周朝的易是《周易》,商朝的易是《归藏》,夏朝的易是《连山》这样的说法其实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遗憾的是,由于《连山易》和《归藏易》在秦汉时期便已失传,故今人对这两种易的了解基本上只是来自于后世文人著作中的一些只言片语。不能得其详貌,自然也就谈不上解读和研究了。不过,好在《周易》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而从古至今对《周易》的研究大有人在。

那么,我们如今所读的《周易》是否就是《周礼》中所言的《周易》呢?其实也不是。这是因为现存的《周易》实际上是由西汉时期的汉代人写的,里面不仅包括了《易经》,还包括了《易传》,而秦汉之前的《周易》是不包括《易传》的。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周易》(一)

所谓《易传》,是指对《易》作的传,是用来解释《易》的七篇哲学著作,即《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由于《彖传》、《象传》和《系辞传》这三篇又各自分为了上下两篇,这样与剩下的四篇加在一起就一共形成了十篇文章,故而《易传》又被称为《十翼》。不过,《易传》的创作时间却最早是在黄老道家与阴阳家兴起的战国后期。

当然,如今仍有人不相信这一说法,总认为现存《周易》中的《易传》是由孔子本人创作的。其中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司马迁在其《史记·孔子世家》中说的:“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周易》(一)

其实,自北宋的欧阳修撰写《易童子问》,对司马迁所言《易传》乃孔子所著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之后,近千年来已经很少有学者再相信《易传》为孔子所作了,都认为《史记》的这一说法不足为信。另外,近现代的许多著名学者,像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李镜池等等,各自也从不同的方面证明了《易传》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肯定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它应是在孟子和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儒家作品,虽然继承了孔学的某些观点,但也有明显的黄老哲学与阴阳学的色彩,应是后世儒者利用儒家的学说思想对《易》进行的解释。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