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彧著《周易百问》之十四
14.问:提到《周易》,社会上很多人都说那是一本“算命”的书,您对此如何看?
图17.小说《我是个算命先生》封面
答:一般说《周易》的成书过程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是指伏羲、文王和孔子而言,三古是指上古、中古和下古而言。上古伏羲究竟是多少年前,说法不一。《宋史》记韩显符上其《法要》十卷,序云:“自伏羲甲寅年至皇朝大中祥符三年庚戌,岁积三千八百九十七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庚戌是公元1010年,当时说伏羲是三千八百九十七年前的“三皇之一”,距今还不到五千年。按宋司马光《稽古録》,伏羲至公元前1046年周朝开国,是1753年,距今也不足五千年。文王则是公元前1152年——1056年时人,距今大概三千多年。孔子是公元前551年——479年时人,距今大概二千五百多年。
司马迁《史记》言:
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
传说是伏羲作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易传》。
孔子《系辞》说伏羲作八卦为了“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说: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
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
此之谓易之道也。
司马迁《史记》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既然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大概明白《周易》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了。
对于《周易》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孔子说: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
大学者王国维说:
圣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而作此书,以为人事之准绳,占筮之用,其一端也。
《周易》里面有“圣人之道”四条,而“以卜筮者尚其占”也只是“圣人之道”之一条。
孔子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由此可知,孔子特别强调《周易》是一本“圣人以此洗心”、“圣人极深而研几”、“易与天地准”讲解大道理的书,只不过“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这就是说,圣人与百姓对待《周易》的态度有所不同。对于君子学习《周易》,就要悟道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百姓来说,《周易》的作用仅仅用于“卜筮”而已。
我们承认《周易》的确有用于“卜筮”的功能,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卜筮”仅仅是“圣人之道四焉”之一条,还有三条则是君子必须深加领悟的“圣人之道”。
有人以秦始皇不烧《周易》和《左传》及《国语》里面有许多用《周易》卜筮的例子,来强调“易本是卜筮之书”,那只是仅仅强调了“以通神明之德”的功能,却忽视了“以类万物之情”的功能。
古人说“不疑不卜”、“善为易者不占”、“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等等,其实就是强调了《周易》是大道之源的真谛。历来,《周易》居于群经之首。以《四库全书》为例,经部易类第一本书就是《子夏易传》。倘若《周易》仅仅是一本只能用于卜筮的书,哪里会获得如此的地位和殊荣!
郭彧(宝彧),1941年12月24日生
现为北京大学《儒藏》编审专家
正式出版的易学著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易文献辨诂》
大陆中华书局:
《經典藏書·周易注释》
大字本《周易注释》
《理学丛书·邵雍集》
《邵雍伊川击壤集》
香港中华书局:
《易经注释》
齐鲁书社:
《京氏易传导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易图说总汇》(与李申合作)
上海古籍出版社:
《邵雍全集》
《南宋初刻本周易注疏校勘记》
华夏出版社:
《风水史话》
《易图讲座》
《河洛精蕴注引》
《京氏易源流》
《风水皕问》
《易学百问》
文联出版社:
《周易图像集解》
香港方明易经学院出版社:
《中国罗经与风水》
《易学启蒙正读》
再造宋刻巾箱本《周易》
再造南宋刻本《周易音义》
再造南宋刻本《周易注疏》
再造南宋刻本《周易注》
在《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国际易学研究》、孔子2000网站、国学网站等刊物和网站上发表易学论文百余篇。北京数字电视上主讲“国学大讲堂周易50讲”,有DVD音像17張。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国学讲堂周易讲座录制4讲,有DVD音像2张。曾经在北京大学等地为企业家授课,讲解易学知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