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入户门玄关摆放什么好)

Q:一个家最脏的地方的是哪儿?

让我想想看,卫生间?厨房?生活阳台?

Q:这些地方确实容易脏,但可能不是"最脏"的.

啊?难道还有比这些地方更容易脏的地方吗?我怎么没有留意过?

Q:其实,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大多数家庭最脏的地方往往是,玄关。

“玄关”是啥?

Q:简单地说,就是门厅,或者家的门脸啦。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大多数没有玄关的家庭,一进门的样子是这样的▲

脏、乱、臭

狭小的鞋柜下面满地是鞋,拖鞋、皮鞋、球鞋,大多数鞋底都是灰扑扑的。

矮柜的台面上堆着鞋盒、杂物和皱巴巴的零钱。

打开鞋柜的门,一阵阵的脚臭混杂着皮革的味道飘出来。

玄关区也许看起来不脏,但是却是携带灰尘和病菌最多的地方。

玄关的双重意义

中国人对"玄关"二字开始产生普遍认知,其实也不过是最近十多年的事。

这个词时常被误认为是日语的舶来品,其实,它原本就出自中国.

早在《道德经》中就有记载∶"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的"玄"后被道教借指内炼中的一个关口,道教内炼首先突破之方能进入正室。

后被用在室内建筑名称上,指通过此过道才算进入正室。

玄关之意由此而来。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实用价值

从实用角度看,基本功能是第一位,玄关的首要角色是"放鞋柜的门厅"。

小时候住平房时,家人都不换鞋直接进到屋内,无须鞋柜,后来搬进楼房,客厅铺了地砖,才开始有了换室内拖鞋的生活习惯。

当时的家,门斤过道狭窄,根本没法儿放置鞋架,只能放在客斤沙发背后的缝隙里。

而家里开始用真正意义上的鞋柜,已是1995年前后的事了。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如今,从外面回到家里,脱下室外鞋、换上室内拖鞋、放下手里的东西、挂起外套…这一系列动作,每天都自然地在玄关的位置进行。

我们已经默认了"玄关"的这些强大的功能。

什么要有玄关区

在《最烦恼的物品收纳》调研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鞋子",烦恼指数遥遥领先!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记得小时候,自己一个季度大概只有两三双鞋,轮换着穿。

当时即使全家的鞋加起来,一个鞋架也够了。

现在呢?

一方面,社会整体生活水准远胜往昔。

另一方面,鞋子又被标榜为衡量时尚的重要标准,再加上各种运动细分的鞋子、秋冬必备的靴子等等。

今天,一个家庭鞋子的总数量,约是20世纪80年代的5-10倍。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SO,在现在的家装中,一个大鞋柜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鞋柜要如何设计呢?COCO觉得要从鞋柜的常见布局鞋柜基本知识来了解。

玄关的常见布局

玄关的常见布局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设计玄关的关键都在于建立"明确的过渡空间",并且给鞋柜预留合适的位置.。

中小面积住宅常见的玄关类型如下,我个人的喜好排序是∶A>B>C>D。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鞋柜基本知识:手把手教你打鞋柜

(1)确定深度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鞋柜的深度一般有250mm、350mm、400mm三种

①面积受限作超薄鞋柜250mm

超薄,无法平放鞋子,常做成翻斗型或者横放型,实际容量往往有限。

②高效常规鞋柜350mm

标准款鞋柜,可正常平放鞋子,但如果要放置鞋盒则偏浅。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③可放鞋盒400mm

平放鞋子尺寸略有宽裕,可利用柜门背后挂小物件,放置鞋盒OK.

④错误浪费600mm

明显太深,浪费空间且使用不便,但令人意外的是,这种错误很普遍的存在,特此提醒。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2)层板距离

男鞋一般较矮,所以层板的基准间距,以女性高跟鞋作为参考标准。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3)可活动的层板

由于鞋子本身尺寸高度不一,层板标准间距160mm,显然不能满足所有类型鞋子的需求。

因此,如果你的鞋柜可定制,那么一定记得要叮嘱店家∶"打排钻!"说出这句行话,相信设计师都会对你刮目相看啦。

简单来说∶侧板上每隔32mm打一个孔,这样所有层板都可以根据鞋子高度任意上下调整,达到所需的最佳间距,不浪费空间。

千万不要把层板全固定死,不然用起来真的很不灵活!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4)鞋柜的构成

①基础配置

地柜+高柜+吊柜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②升级配置

鞋凳+装饰柜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A∶地柜 H=110Om台面大,用途广泛,可配置抽屉。

B:吊柜 H=1700mm鞋柜可用来放置非当季的鞋子。

C∶高柜 H=236Omm大容量首选、柜门可作全身镜。

D∶鞋凳H=450mm 老少皆宜,受家人喜。

E:装饰柜H=236Omm家庭品位和趣味的展示窗口,侧向收口。

以上仅为推荐值,实际H(高度)应根据玄关吊顶高度确定。

(5)容量优先

你想要一个台面,方便放包?

你想要一个鞋凳,坐着穿鞋?

你想要几个抽屉,存放小物?

你想要挪出挂伞、挂大衣的位置?

这些确实很诱人!

但是,请永远牢记∶容重第一!

除非玄关柜足够长,石则不要轻易被五花八门的次要功能迷惑。

因为台面、鞋凳、挂衣功能等,都会大幅度削弱鞋柜的储鞋能力。

务必先保证必要的储鞋量,再去考虑增添其他细节。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在网上你看到这种玄关美图,谁不心动?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但你若真的照搬到自己家,或许很快会发现它中看不中用!

除非你能在旁边另外配置一个大鞋柜,或者配一个步入式衣帽间。

否则,一个容量不足的玄关,基本用不了多久,就会呈现满地是鞋子的可怕场景!

⑥开敞“常穿鞋位”

有个现象令我很费解∶有些住宅项目精装修提供的鞋柜本身容量其实足够大,打开柜门尚有空置部分,地面却仍摊了一堆鞋。

与客户深入沟通后,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地面上的鞋子,都是"常用鞋",即当天穿的外出鞋及家用拖鞋。

这些鞋子因为居位者怕脏、怕麻烦、想散味,并不想立即收入鞋柜。

于是,我将鞋柜局部设计做了如下图的改进∶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传统鞋柜:一般底层架空100mm放置常用鞋子看似合理,实际位置不足,且底部太矮不便。

改良模式∶底部两层为敞开式隔板,不设柜门,常用鞋位置充裕,高度适中,取放自如。


COCO推荐款鞋柜:

絮絮叨叨了半天,也许很多朋友觉得太多记不住,建议我直接推荐一款"通杀型"的鞋柜,大家都是省时省力。

好吧,我的御用款式是这样的。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这时候有点朋友,又说了,我租房子的,总不能做那么一个大鞋柜吧!

OK!

推荐一款租房一族的储鞋神器!

花一点小钱,购买统一规格的专用鞋金,你很快会发现,它远比保留原盒好用得多。

花一点心思,自己动手做一个大容量鞋柜每天早上抽出一双双美鞋时,满心都是快乐!

仅需要花200元,就能自己动手DIY一个高品质鞋柜。

①找一块木板,自行裁成长方形

②五金店买4个脚轮。

③网上购买写过若干个。

④把鞋柜改造成抽拉式,然后摞放在木板上,搞定。

只要保证底部稳固,可以堆很高,抽屉式储放,抽出每一金鞋都很轻松。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终于说完"鞋柜"的内容,该聊聊真正的"玄关"了!

玄关绝不仅仅只是个换鞋的门厅,它在风水学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家的聚气之所、财运之门。

如果玄关昏暗、凌乱甚至鞋臭四溢,每天经由这样的玄关出门,仿佛一整天都会随身携带灰暗的负能量。

想象下"财神"他老人家已经走到了您门口,看到一堆臭鞋,真的会愿意进屋吗?

如果财神是个女的肯定会高呼:臣妾做不到哇!

再说说家的待客之道

玄关是家的迎宾空间,是留给客人的第一印象,更是一个家庭生活态度的缩影。

说一个细节,我年次去别人家做客,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主人在鞋柜里摸索半天,却拿出一双有明显污迹的男式大号塑料拖鞋给我。

你是不是遇到过同样的尴尬?

此时,若坚持不穿,未免显得礼款不周,但勉强穿上,心里真的有些许不爽。

这双脏兮兮的塑料拖鞋向客人传达的无声信号是∶"你或许并不受主人欢迎。

我家是这样做的∶从网上购买四星级酒店标准的白色布制拖鞋,一次买10双,用完再买。

压缩叠放在一起很省空间,1O双鞋占的位置,还不到平放一双普通鞋的空间。

而且非一次性,可机洗,丰俭由人。

这双纯白崭新的拖鞋,便是我家的待客之道。、

总结

玄关是家人的归所。

每一天,玄关都会迎候家人的归来。

或许是出差归来,风尘仆仆的母亲。

或许是加班到深夜,凌晟才归来的父亲;。

或许是考试大捷步伐雀跃的孩子。

即使是独居的人,劳累一天回到自己的家,掏出钥匙打放下沉重的卸下精神的也会在心里自己说一声∶我回来了。

整洁的玄关,如同美好的笑颜,温柔地等着你回家。

玄关是家的守望者。

你如何对待玄关,就等于如何看待"回家"这件事。

灯塔的守护者,会常常擦亮航标探灯,爱家的居住者,请时时擦亮"肮脏的玄关"

入户无玄关?家居达人手把手教你,搞定玄关,原来设计如此简单

图文:引自《小家,越住越大》系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