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铜陵县的大通镇,清末民初时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各种商店字号应有尽有,人口达到8万(又称10万)之众,是安徽的四大名镇之首,没有之一。大家又都知道,因为铜陵地区及皖南山区各县都盛产各种各样的名茶,所以大通和悦洲上经营茶叶的商家店铺就多如牛毛。我今天对大家讲的是和悦洲上的最有名气,也是规模最大的三家大茶庄,他们对当时大通小镇及铜陵地区的经济发展,知名度的扩大那可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成茶庄
第一家茶庄叫:“公成茶庄”,是和悦洲上开办最早的一家茶庄,是由徽州的商人余德辉开办的。他家在徽州地区时祖祖辈辈都是开茶庄的,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十几代了。公成茶庄的历史最为悠久,资金也最为雄厚,因为经营茶叶生意多年,所以在这一方面就特别有经验,他家的生意做得也最广,可以这么说,除了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外,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
协和茶庄
第二大茶庄就是紧跟随后开办的:“协和茶庄”,这是也是一个徽州地区的人开办的,老板名叫:陈太和。因为这个人做茶叶生意非常地老道,在社会上又能“打的开”,所以人们就送他一个绰号:陈老开。陈老开虽不是祖祖辈辈都是做茶叶生意的,但他对做茶叶生意非常精通,他家在徽州地区还有茶场和山林,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老板。
大成茶庄
第三大茶庄名字叫:“大成茶庄”,是由贵池人姚盛和开办的。姚盛和他本来不是做茶叶生意的,他家一共兄弟三人,本来是在贵池、安庆等地开办杂货商店,后来由于兄弟之间经商闹起了矛盾分了家,他将分得的这一部分家产带到了大通,开办了这个茶庄。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位姚大老板做生意特别地顺利,做什么就成功什么,他刚到和悦洲上来的时候也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好,曾经徘徊了大半年的时间,后来他看到了在这里做茶叶生意特别地好,就将他的那些资金开办了一个茶叶店。刚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商店,根本还谈不上是什么“庄”,谁知生意只做了一年就发了财。用他自已的话讲,是老天爷看上了他,是老天爷让他迅速发财的。第二年他就扩大了门面,招进了许多的长工、短工,还购买了几条小船,成了和悦洲茶叶市场上三条巨龙之一。
这三大茶庄,在通、和两岸的茶叶市场上占据有80%以上的份额,其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每年经销茶叶的数量均在数百万担以上(老秤一担为140斤=70公斤),经营额达到几十万元。是大通镇上的茶叶市场,也是商业战线上的三条巨龙。
由于这三大茶庄的规模、实力相当,其经营的方式方法也别无二致,所以我就不一一地向大家介绍,只将这三家茶庄的大致经营情况向大家讲一讲:
三大茶庄地处和悦洲三道街的四官殿街市上,相距近在咫尺,各茶庄的组合结构形式都差不多。都是在每年三月底时,也就是即将开摘新茶的时候,就派人到皖南山区的茶叶产地去坐地收购茶叶,再将茶叶想方设法运到大通;茶叶运回茶庄后再进行分类、分级、加工、包装、对外销售。除此之外,家家也还炒制新茶,每家都有加工、烘焙茶叶的场院,各式各样的加工设备是应有尽有,如各式炒锅、炕房、炉灶等,还有几条专门用来运输茶叶的小木船、防雨布棚及几栋储藏茶叶的库房等。每到茶叶收购季节,各家都招进妇女数百人,专门拣茶、揉茶、烘烤等,日夜加工。拣茶是制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道工序,要精挑细选,挑选出来的茶叶还要码得整整齐齐,丝毫不乱,再经各炕房十多座炒锅烘炒焙制,出来的茶叶,再经过分类,然后由茶师分定等级再包装成为成品。
每个茶庄里都有一位制茶大师。这位制茶大师不做别的工作,就是专门做茶叶工艺的监督管理和茶叶等级的认定。他平时的工作就是喝茶、品茶,时不时到生产线上去转一转、看一看,每一批茶叶进来或是出货都得由这个茶师来认定,这个茶师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工厂里的总工程师和产品质量检验员。他是这个茶庄里的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茶庄里的老板对这个茶师都特别地器重,给他的工资也是相当的高。如果茶庄里的老板不把这个茶师赐候好,那么轻者对你的工作不负责任,就会给茶庄造成很大的损失,再不然就跳巢走人,这一跳巢走人那你这个茶庄这一年就算是泡汤了,你也就不好请到别的茶师了。
当时皖南产茶区,旌泾太以及石台、贵池等地,一到新茶上市时节,各地的茶叶的成品、半成品便纷至沓来,清一色的都是用一种名字叫“青阳划子”的小木船,由青通河航运送过来,每条小划子上装运半顿左右的茶叶,也有大一点的可以装运一顿以上。和悦洲的江边上停满了这样的小木船。三大茶庄各有其主,首先将送茶的人请到茶庄里来热情地招待,由茶师带着工人上船验货、下货。送茶来的人不用在跟前看管,相互之间都是非常信任的。茶叶收进仓库之后,立马结帐付款,也有的一季茶叶后一次付清全部款项,从不拖欠。
茶叶的分类:高档茶叶数推太平所产茶叶,其次是黄山产的茶叶,最差的茶叶就是贵池和石台和铜陵本地的茶叶了。这是因为这几个地方的山的高度没有那两个地方高,再一个就是山上的气候没有那两个地方好。所谓“云雾茶”都是出在高山云雾之中的,山不达到一定的高度哪来的云雾。茶叶的好与坏,不管是成品茶还是半成品茶(即新鲜的叶子),也不管是产于什么地方,是高山茶还是平地茶,那些茶师们一看就知道了,任何人都蒙混不了这茶师的眼睛。太平、黄山一带出的茶叶,属于高档茶叶,包装也比较精美一些,都是销往上海或是转销到天津、北京等地去的;而那些贵池、石台及铜陵本地出产的茶叶,则属于低档茶叶,则销往苏北或是我省的合肥、巢湖、舒城等地。
每年在新茶上市时,外地都有好多的茶商云集到了和悦洲上,来坐地收购新茶。如山东济南的“谦祥茶号”,还有天津的“永和茶行”以及北京的“新泰茶行”等几个大的茶行,都派人来到和悦洲上坐地收茶,他们收购新茶都是通过和悦洲的这三家大茶庄。他们在和悦洲上一住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吃、喝、玩、乐、住全部都是由各大茶庄包下来,每收购一批就托运一批,这些地方的茶商们一般要的都是“花茶”,不要清茶,因为清茶在北方不好卖,只有花茶才受那里老百姓的喜爱。所以这三大茶庄就迎合他们的要求,制作一些“珠兰花茶”“桂花茶”“茉莉花茶”等新的品种,深受那里的老百姓的喜爱。
正是由于各种花茶制作的需要,每年还都有一些专门经销各种干花的商贩与这些茶庄建立了关系。由于铜陵地区不出产各种制作花茶的干花,购买干花还必须到广东、广西等地采购。所以这几大茶庄里还有一座或几座专门用来存放干花的库房,因为这些干茶和干花不能同存放在一个库房里,否则就会互相串味,就必须就它们隔开来存放,所以每一个茶庄里都有几座存放干花的库房,或是一座库房隔成几间来存放。每到新茶制用的时节,几座干花库房都打开了,香气随风飘到很远的地方,大家想一想,这个时候,新茶的香味,制茶的香味,还有各种各样茶花的香味,随风飘扬,在这个小小的和悦洲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得到。
虽然说大通是一个天然的良港,交通十分地方便,但是总的来说,那时运输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只有靠水路,靠小木船在江河上来回地运输,其速度还是很不理想的。那时,要想把茶叶运到山东、河北、北京去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或是用小木船先运到南京,再转由铁路继续北上,或是是从京杭大运河里行走,这样不但加大了运输的费用,而且茶叶在途中还会受损,因为茶叶都是用布袋包装的(当然也有少量的是用白铁皮箱子包装的),这样几次折腾茶叶就被弄碎了,价格也就卖不上去了。
到了民国三年,也就是公元1914年,大通邮政局由原来的三级邮政局升级为二级邮政局,设备和人员都比原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业务扩大了许多。这三家茶庄就把运输茶叶的任务交给了大通邮局来办理。这一下就省去了许多的麻烦。在新茶上市的时候,这三大茶庄的茶叶运输占据了他们邮件的80%以上。大通邮政局将每年的茶叶运输当成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做。他们在茶叶的外包装袋子的外面还要再套上一个邮政专用的帆布袋子,茶叶多了一层防护层,损坏也就减少了,再说邮件都是一路顺利通行的,比往日用小木船运输要快上好几倍。这样一来邮政部门、三大茶庄、还有前来购买茶叶的茶商们都是皆大欢喜。有了邮政局运输茶叶,各地的茶叶采购员就轻松多了,他们平时就坐在茶馆里喝茶、打牌,家里有了电报来,要什么茶,要多少,只要将电报往茶庄老板手里一送,马上就可以安排发货。因为邮政局每天都要往全国各地发邮件,真正能做到“朝电夕发“。
皖南地区有着许许多多的茶庄、茶行,都比不上大通和悦洲上的三大茶庄经营的数量多,三大茶庄每年销售茶叶的总量均在3万吨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让人不可想象的数字。正是有了这样的数字,又带动了大通及和悦洲上的其它行业的兴起和人员的就业,如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还有那各种各样的商业。那时在和悦洲上没有失业这个名词。
在这里我来说一下与茶行有着密切关系的另一种商行,那就是木炭行。因为烘焙茶叶需要大量的木炭,木炭又以“青岗栗”木烧制的炭为最好,所以通、和两岸的十多家木炭行的生意也就特别地红火。每年的秋末初冬时,皖南山区各地的炭窑就将大批大批的各种木炭用木船送到了通、和两岸的木炭行,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普通的木炭卖给老百姓冬天烤火取暖用,还有一部分供给饭店酒楼里冬天烧小火锅炉子用,最大的部分则是到第二年新茶上市时卖给那些大大小小的茶庄、茶行里的。那时你还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情景,就是通、和两岸的十多家木炭行和那三大茶庄都在长江边的空地上或是大埂上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木炭库,周围用小竹子围扎起来,上面用一块巨大的油布盖了起来,留着到制茶的时候使用。
茶叶的价格是比较高的,特别是那些较为高档的茶叶更是如此,所以在当时茶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得起的东西,可以说那只是有钱人喝的一种饮料。茶叶的品种多达四、五十种,价格也各不相同,最好的是“米尖茶”,顾名思义就是茶粒如米粒般大小,一块银元可购买五两,当时是十六两制的秤。而当时的最好的大米的价格是每一百斤是三块银元,一担大米(老秤一担为140斤)只要四块银元,就是普通的茶也要卖到半块银元一斤,这是普通的市民望而却步的。
和悦洲上的三大茶庄,从清朝的同治四年开始,到国民党实行的所谓的“焦土抗战”止,一共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为铜陵的经济作了巨大的贡献,在铜陵的历史写上了重重的一笔。
作者:俞俊年
图片源于网络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