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最能打仗的386旅,386旅有“三子”,旅长陈赓,腿有点跛,被称为“瘸子”,旅政委王新亭眼睛高度近视,离开眼镜,两眼如盲,被称为“瞎子”。
旅参谋长长得更醒目,其人瘦长,看上去非常单薄,好像风一吹就不见了。他就是周希汉,陈赓最得意的爱将,离不开的参谋长。陈赓和周希汉的关系非常好。
1949年,伟大的淮海战役结束了,中原野战军改编成第二野战军,纵队改编成军,陈赓升级为兵团司令员,下辖三个军,周希汉执掌最为王牌的第13军,这是陈赓和周希汉一手带出来的老部队,前身可以追溯到386旅。
周希汉是第13军的首任军长。他统领第13军,高呼“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踏上了南征之路。此去,千难万险,山远水长,周希汉和陈赓满身征尘,一直打到了两广和云南。
就在出征前夕,周希汉又得了一个儿子,这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了。将士们都很高兴,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呢?第13军的政委刘有光说,现在我们13军正要整装待发,踏上南征之路,这孩子诞生了,我看就叫他南征吧,周南征。
此言一出,大家都很赞同,周希汉说政委会起名字。特殊历史时期降生的孩子,希望他会给大军南征带来福气。碰巧,陈赓司令员从漯河赶来13军检查工作,喜冲冲对周希汉说,老三叫南征,再恰当不过了。
然后陈赓就和大家一起坐下来,叙说给孩子取名字的往事。他说,有按出生时间起名的,也有按出生地点起名的,都有时代政治背景,有很深的历史寓意。
比如陈康的女儿叫八一,是建军节那天出生的。陈赓还知道周希汉的大儿子二儿子的名字。老大叫周太安,那是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尾声,周希汉调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他的妻子周旋生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是在光荣的太岳区抗日根据地怀上的。周希汉就取了太岳的太字,和延安的安字,给他取名叫周太安。陈赓当时也在延安,他还向周希汉道喜,这个名字起得也好。
周太安曾经担任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在周太安之前,周希汉还有一对女儿,是双胞胎,一个叫周鄂,那是因为周希汉是湖北人,另一个叫周晋,那是因为周希汉的夫人周璇是山西人。可惜,这两个女儿都夭折了。
1946年,周希汉的二儿子出生在太岳根据地的阳城县,周希汉取太岳的太字,阳城的阳字,给他取名叫周太阳。
周太安和周太阳的出生都和一块神圣的土地有关,那就是太岳区革命根据地,陈赓和周希汉等人一起披荆斩棘浴血苦战,开辟的一块抗日根据地,周希汉担任过太岳军区参谋长。
陈赓说,周希汉给孩子取名字,深得刘伯承的真传,刘伯承率领129师开辟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他的长子出生,取名就叫刘太行。还有左权的女儿,叫左太北,等等。
1950年12月25日,周希汉驻守滇南,他的妻子马上要分娩,已经来不及送医院了,周希汉果断叫来政委刘有光夫妇帮忙,亲自给妻子接生,嚷着搞点开水来,躺在床上的妻子马上纠正他说,你要把孩子炖了呀,是温水,不是开水。
12月26日凌晨,周希汉的第四个儿子降生了,当时正是1950年,周希汉毫不犹豫地给孩子取名叫周抗援,取自抗美援朝。周希汉身为一代战将,没能去朝鲜作战,是一个不小的遗憾,给孩子取了这么一个有时代意义的名字,当然是再恰当不过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