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高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在各个阶段,家长都应给予关注,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最新的体格发育观念,孩子长高有三大关键期: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
婴幼儿期(0 ~ 3岁)
身高增长的第一个高峰,尤其是在出生第一年身高可增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增长10-11厘米。
主要受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营养影响,营养对身高的影响显著。
在此期要重视对孩子的营养、饮食习惯的培养。出生后数年的营养和健康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婴幼儿时期的营养问题可能会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生长迟缓。
儿童期(3岁到青春期以前)
儿童期是孩子身高的稳定生长期,同时也是进行身高管理的关键期。
虽然此阶段身高增长相对较缓慢,每年增长5-7厘米,但持续时间较长,如果此阶段的生长落后也将严重影响成年身高。
这一时期,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是身高增长的主要调控因素。
在儿童期,孩子每年能长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生长激素分泌以及运动、营养、睡眠等因素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家长应为孩子安排合理的一日三餐,适度的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稳定的情绪状态,确保生长激素的分泌。
家长还应注意孩子性发育问题。女孩在8周岁前、男孩在9周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属于性早熟范畴。
过早发育或者发育的进展过快将缩短儿童期时间,导致骨骺提前闭合,可能会导致成年身材偏矮甚至矮小。
儿童期,要监测孩子身高增长情况。建议每3-6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注意性发育的情况,发现孩子身高落后或提前发育应及时处理,进行相关检查,避免错过身高干预的最佳时期。
青春期
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也是最后阶段,主要调控因素为生长激素和性激素。
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共同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28-30厘米。
青春期是进行身高管理最后的冲刺阶段,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膳食保证营养的需求,多补充一些富含钙质、微量元素的食物,为身高增长提供足够的营养。
青春期的运动,尤其是纵向运动可显著促进身高增长。
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保障充足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确保身高正常增长。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就是遗传因素,身高的60%~70%是由遗传决定的。
生活中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环境以及疾病也是影响长高的重要原因,这部分非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占 30%-40%。
因此,在这三个阶段家长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让孩子多长10厘米。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