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期盼,自己的儿子可以更聪明更优秀,但随着他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他的成长越来越偏离我们期待的方向。
他从一个呆萌乖巧的“安静娃娃”,变得越来越调皮捣蛋,脾气差不说,甚至动不动就挥动柔弱的小拳头“锤扁你”,如果你生气教训他,甚至会招致更猛烈的反击,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他,越来越不会跟他沟通。
这会逐渐消磨我们的耐心,不仅影响亲子关系,甚至会让我们怀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一个问题孩子。让我们苦恼不已。
其实,男孩成长也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有它的特点,若我们了解了男孩各个成长阶段的密码,就会少很多顾虑和烦恼,还能更加科学引导男孩未来成长成为身心健康的优秀男人。
0-6岁:温馨岁月,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关键期
0-6岁这个阶段,从男孩刚刚来到世间开始,这个阶段的男孩,尚在襁褓中,外界一切他均无法掌控,吃喝拉撒都需要依赖外人,他需要别人的照料和关爱才能活下去。
这个时期,是男孩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这就是为何,建议父母尽可能自己带孩子,不是现实所迫,不要轻易把男孩给别人照顾,因为亲生父母能给男孩更多的爱和温柔的呵护。
这个阶段,妈妈是最适合照顾孩子的人选,首先妈妈可以提供母乳,其次,毕竟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子有着过命的交情,让妈妈更可能温柔全身心投入照料孩子。
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抚触,妈妈更喜欢触摸孩子,也更有耐心引导孩子去发展他的各种能力。这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更健康。
这个阶段,为了让妈妈能够更投入照顾孩子,爸爸可以负责“富养妈妈”,给予宝妈更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避免妈妈因身心过于疲惫而情绪不好,转嫁到孩子身上。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发育得更好呢?
*男孩3岁前不宜入托
研究表明,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感受分离焦虑,认为自己被抛弃,而这个年龄的男孩语言表达能力不佳,不但影响男孩的情绪表达能力,也影响男孩的人际交往能力,展现出暴躁、好斗的一面。
所以,男孩3岁前不适宜入托儿所、幼儿园这些地方。因为无论多么有耐心和责任的老师,都无法和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相比。
更何况,现实中,这些机构普遍孩子比较多,老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没办法给予这个阶段男孩需要的关爱和关注。
*妈妈保持良好的情绪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男孩大脑的发育本来就比女孩晚一些,特别是主管情绪和情感的左脑,所以男孩早期,比女孩更加不善于管理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更不懂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妈妈的情绪管理和情绪表达方式,是孩子最初的榜样。
妈妈要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尽量多跟孩子互动,多给孩子笑脸,孩子也会受到妈妈的感染,变成一个积极乐观爱笑的孩子,尤其要避免打骂孩子。
如果妈妈经常喜怒无常无缘无故经受打骂孩子,会让孩子会对父母是否爱自己产生怀疑,而且孩子也学习不到正确地表达情绪方式,以后更可能用哭闹甚至撒泼的方式来释放情绪。
另外,如果妈妈整天愁容满面,对孩子很冷淡,那么,也很容易养出一个冷漠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母亲是男孩以后寻找另一半的参对象照。
*男孩需要严厉,更需要爱
关于养育男孩的偏见真的挺多的,认为相对于“女孩的静精养和富养”,男孩要“糙养和穷养”。
于是男孩从小得到的待遇是,父母对他更严厉,更严格,也会给男孩建立更多的规则,也会训练男孩从小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本身没错,问题在于忘了同时给予必要的关爱,男孩难过时,也需要给予安慰,男孩害怕时,也需要给以理解和安抚。
曾看到一个视频,一个爸爸陪哥哥和妹妹睡觉,到中途,变成了爸爸睡在妹妹旁边,妹妹踢被后,爸爸轻柔地帮他盖上,但对于另一头的哥哥,爸爸几乎是直接拿了张被子扔过去扔在哥哥身上。
其实,在教育男孩时,错把粗暴当成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与男孩更多交流
男孩天生言语能力处于弱势,这是由他的大脑发育决定的,因为与女孩相比,男孩大脑中的语言区域相对较小。
既然了解了男孩这一弱势,爸妈更应该更多与男孩聊天,并多陪男孩多进行亲子阅读,促进男孩的语言能力发展。并创造环境,让男孩多接触外界同龄的小伙伴,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6-13岁:男性性别认同期,开始喜欢模仿爸爸
6-13岁的男孩,有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把注意力从妈妈转移到爸爸身上,逐渐开始喜欢黏爸爸,模仿爸爸,大多数男孩这个时期,还会有一个“英雄梦”、“超人梦”,其实这些表现预示着男孩想学着成为男人。
这个阶段,妈妈可以适当后退,而爸爸要想方设法多给男孩陪伴,尤其要预防男孩患上“父爱缺失综合症”。
爸爸可以陪伴孩子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陪孩子玩打闹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建议,父母不妨可以自己“变身”孩子的玩具。
孩子在跟爸爸打闹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肢体接触,让父子关系更亲密,还可以在大笑中获得快乐。
此外,在肢体接触打闹游戏中,爸爸可以趁机给孩子讲解一些游戏的规则,有利于让男孩理解与人交往和触碰过程中身体接触的界限,有利于男孩上幼儿园后在跟同学交往时更顺畅。
*陪孩子读书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福建一位爸爸,下班后,自动关掉手机,陪三个孩子看书。
孩子的妈妈说,看到这一幕特别安慰,看着屏幕里满墙的奖状,难怪网友评论,又是别人家的爸爸和孩子,那满墙的奖状就是对爸爸zui好的奖赏。
*陪男孩运动
湖南长沙有位爸爸,每天带孩子进行划皮艇、滑雪等户外运动2小时,才让他写作业。
这位爸爸的理念是,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并且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运动中也能学习到一些别的技能。
*爸爸不在家,也可以“云陪娃”
若爸爸因为工作,不能陪伴在男孩身边怎么办?
那就用其他方式保持跟孩子的交流,比如视频、电话、写信都可以。
有这么一位当刷墙工人的爸爸,每年全国走南闯北接活,没时间着家陪孩子,儿子成绩倒数。
他没有放弃儿子,连续两年,每天坚持用1小时视频,教儿子写作业,硬是让儿子的成绩从15.5分提升到90分。
所以,不要说没有时间陪孩子,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关键是走不走心。
14岁后:努力向男人转变
14岁后,男孩进入快速发育期,这个年龄的男孩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渴望成为成年人,他们渴望成为全新的自我,他们不喜欢家庭和学校的规则,喜欢冒险、挑战,如果父母不想放手或不敢放手,男孩会叛逆抗争。
这个年龄段,父子关系会变得比较紧张,父亲总是想尽力用自己的方式疼爱孩子、引导孩子,但男孩不喜欢听爸爸的说教,跟爸爸相处时总是喜欢意气用事。
但这个年龄段的男孩,远没有做好独自面对社会的准备,必须有成熟智慧的成年人引导他成长,让他找到自己的方向与目标,以免他加入不良的少年团体,或走上歧途。
那么,去哪里帮男孩找成熟年长的引导者呢?这是每个父母必须考虑的事。
或许,从有儿子那一刻开始,父母就要开始学习不要封闭自己,要让自己多交朋友,加入一些社区、社会、学校团体,以便自己的儿子有机会从中找到合适的引导者。
老一辈很多父母有给孩子认“干爸”的习惯,有条件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认一个年长智慧的“干爸”,引导孩子成长。
另外,孩子学校的老师以及兴趣班的教练也是很好的引导者。作为父母,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某些兴趣和特长,让孩子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了目标和引导者,不容易在青春期失去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以至于迷失自己。
结语:万物生长皆有其法,孩子亦然,了解了男孩各个阶段的成长特点之后,不仅可以收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养出更聪明更优秀的男孩,只有这样,我们为人父母也会欣慰吧。
我是@艾羊育儿记,职场辣妈,左手职场,右手育儿,用心分享育儿经验和知识,和大家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