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迄今为止的一项最全面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指纹的形状——无论是斗还是簸箕——受负责肢体发育的基因的影响。1月7日,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Cell(《细胞》)上,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基因和表型特征之间的联系。
“人们可能会对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指纹感到奇怪。”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遗传学家、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汪思佳说,“我们开始这项工作纯粹是出于好奇。但后来发现,指纹模式与肢体生长基因有关,而肢体生长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这是多种表型相互关联并受相同基因影响的典型案例。”
虽然,指纹对个体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但它们通常被分为3种类型:弓型、环型和螺旋型。在怀孕3个月后,这些沟和脊开始在胎儿的手指和脚趾上形成。科学家怀疑,指纹的进化可能有助于抓取物体和感知其纹理,但这些图案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仍不得而知。
汪思佳和同事扫描了23000名不同种族个体的DNA,发现基因组上至少有43个区域与指纹模式有关。其中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区域似乎调节一种名为EVI1的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因其在胚胎肢体发育中的作用而闻名。
为了测试这一发现,该团队修改了老鼠的DNA,使EVI1表达被抑制。他们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EVI1下调的小鼠的肢体上出现了异常的皮肤图案。
对人类数据的分析显示,指纹图案与手指长度存在遗传相关性。例如,两个小指上都有螺旋状指纹的人,其小指往往比那些没有螺旋状指纹的人更长,这种相关性与参与肢体发育的基因密切相关。
“我们不知道基因是如何形成指纹图案的,但它可以由胚胎组织掌垫上的生长力量来决定,掌垫在不同指纹模式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复旦大学遗传学家、论文第一作者之一的李金喜说,随着胎儿手部的生长,手掌和手指会伸展拉长。例如,这些力可以把一个螺旋纹路变成一个环。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EVI1与白血病患病风险有关,一些研究已经观察到,具有更多螺旋纹的人更容易患这种疾病。” 汪思佳说。
他说:“许多先天性遗传疾病都与不同的皮肤纹路有关,比如指纹。”例如,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童的手掌上更可能有一条单纹。“我们的研究表明,皮肤纹路受关键发育基因的影响,这为多表型性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这项研究是复旦大学领导的国际人类表型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绘制人类表型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接下来,该团队计划进行更多的研究,分析皮肤纹路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潜在机制。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记者:佘惠敏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