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梦境就有层出不穷的猜测和研究。在中国,有周公解梦影响了上千年,而在国外,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认为,梦是日常生活意识的集合,每个梦都具有象征意义,只要根据梦的内容,就可以找到对应的象征意义,从而解释你的潜意识。
不仅是学者,普罗大众都试图解释梦境背后的意义。有些梦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有些梦让人似曾相识,有些梦又让人匪夷所思,这种神秘和复杂,调动了无数人的深入思索。
网络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我们梦见一个人,意味着他正在想你。这种说法究竟只是猜测,还是有科学依据,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答案。
1.梦的形成,与大脑记忆有关
研究表明,随着睡眠程度的加深,人类脑电波的活跃程度会越来越高,在睡觉时,大脑不是静止状态、完全没有变化的。
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仍然处于运作的状态。但运作的方式是较为混乱的,当人进入睡眠状态后,大脑中的记忆被随机抽取来,形成了所谓的梦。
梦的内容虽然千奇百怪,但都有可能是我们曾在某个时刻、某个地方见过的人和事物,其中一些看过之后有记忆,在梦中出现便不觉得奇怪,而一些只是偶然看过,自己并没有记忆,就形成了那些荒诞陆离的梦。
我们会梦到一个人,意味着大脑中对于他的记忆较为深刻。只要他存在于你的记忆中,就会形成睡觉时的梦。
斯特姆佩尔在《自然和梦的起源》中说道:“人在梦中,就与清醒意识的世界脱离了关系,在梦中,那些清醒状态中的正常行为和常规活动的记忆,就完全消失了。”
因此,人们会梦见一个人,却无法准确地说出它和现实生活有怎样的联系,甚至完全脱离现实生活。
在现实中,已经很久不见或无法再见面的,也因为曾经的记忆,可能进入梦里。偶然看到那个人的照片或动态,大脑产生了联想,自我形成了记忆,也有可能进入梦里。很大程度上说,是出于自我大脑主观的记忆,才形成了梦。
2.梦能反应你的潜意识
潜意识指的是未被人们察觉的对心理活动,且这个过程已经发生。虽然人们无法察觉潜意识,却在无形之中被它所影响。
人的潜意识包含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这些信息占据着大脑的重要领地。虽然大脑中有潜意识带来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是杂乱无章的,没有办法串联起来的,并且这些信息无法通过回忆所提取。
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意识中枢,在进入睡眠状态后,这个中枢处于克制状态。但潜意识的那一部分却一直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不停地对白天的事情进行感知和储存。
重要的人,会在我们潜意识中留下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进入睡眠之后,经过潜意识的处理,做出了新的顺序,但由于意识中枢的特性,潜意识无法发挥其本来的样子,信息从而变得杂乱无章,形成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梦境。
但整个梦境并不是凭空捏造,它的来源仍然是这个人身上的重要信息。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梦境是一个人潜意识的延伸。”在做梦的时候,潜意识将那些杂乱的信息进行了整合,最终呈现了出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梦中的一些人和事物,自己完全没有印象。
当人们梦见一个人,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根据现实的记忆,而是大脑中的潜意识,促使这个人进入到了梦里。哪怕这个人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并不深刻,在生活中并没有怎么见过,同样会出现到梦里。
3.梦能反应个体的心理现象
梦境是人的愿望和冲动,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一种真实的表达。也就是说,梦境有时能够真实反应人的心理状态。
当人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某个重要的人,心里就会产生思念的情感。一旦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梦到了这个人,就恰恰验证了自己的这种思念。
梦与我们内在的状态息息相关,我们的心理状态都会在梦中显示。譬如最近感到不安、害怕,梦里的事物就会相对奇怪、恐怖。
正因如此,内心被压抑和忽略的情绪通过梦来得到释放。梦见一个人,则是在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梦和自我心理状态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所谓心理状态,产生的主体是自己,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梦境,一方面是由自己的心理活动造成的。
还有研究表明,不同性格的人,做的梦也会不同,可见,梦的形成直接由自身的状态而决定。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梦中觉得一切感觉十分真实,情绪反应能够不断切换,那么这个梦的具体内容,就主要是由情绪和下意识的欲望决定的。
所以梦见一个人,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因为自己内心想要梦到他。这个梦直接体现了内心的情感和欲望,和这个人是否想你没有太过直接的关系。
但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当你对一个人心生好感,妄图对一个人好时,他是能感受到的,大部分人也都会回应你的示好。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人际关系相互原则,意思是,我们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谁先对我们好,我你们就会优先报答他、喜欢他。这一点,在音乐类选秀节目中非常多了,比如《我们的歌》里面的那英和肖战。
所以,当你梦见一个人时,说明你是对他有好感的,愿意接近他的,如果据此作出了实际行动,那么,在未来,他也可能会喜欢上你。
每个人都要做梦,梦对人的心理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人们的一生中会有无数的梦,做梦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因此无需探究其背后的意义,我们应多加关注内心及现实生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