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是江西定南风岗村人,父亲赖澄山,是江西有名的地理师。赖布衣数十年在广东沿海一带寻龙探穴,人称堪舆大侠赖布衣。
当时广东各县名门大族,多请赖大师看风水,择吉地殓葬其祖,关于他的身世,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赖布衣十一岁时,其祖父去世,其父赖澄山奔丧之际,曾对赖布衣说:你可要用心读书,他日你祖父葬得好山,借风水之助,你定能有所造就。
赖澄山守孝七七四十九日,遂离家而去,追龙寻脉,沿九峰山直达广东北部。赖澄山沿九峰山直到粤北乐昌,只见这儿山清水秀,草繁木茂,天地浩然,他深信这附近必有宝地。他翻山越岭,涉涧过沟,追寻龙脉。
一天,一阵狂风骤雨,来势猛烈,他慌不择路,急急奔入附近山洞中,但衣服已被雨水淋透。
赖澄山正欲脱衣收拾,只见一只像鹰一般大的鸠鸟,自北飞来,在对面山洼间消失了影子。他实在有些奇怪,哪有如此身长二丈、翅阔八九尺的斑鸠?不禁心内暗惊莫非这斑鸠已成精了不成?
雨停之后,赖澄山疾步走向对面山洼。谁知,那儿不见有山洞或大树可以藏匿那只大斑鸠,只见四周平坦一片,了无踪影。 他正在奇怪间,一抬头,随即恍然大悟,原来这山形十足地像一只大斑鸠。
只见此山前面尖而短,后面瘦且稍长,中间肥起,两旁各突出一块尖地,形似鸟翼,简直活脱脱的一只斑鸠形状。且后面连接丰江,前面乃一片秀田,恰似一幅斑鸠落田阳的景象,
赖澄山仔细推测,发觉如在此地埋葬先人,三年后必可出一宰相、一太师,并陆续将出‘一斗’芝麻的状元。这一斗芝麻有数万粒,此山堪称百世不衰。
赖澄山琢磨端详间,天色已渐昏暗,正欲下山之际,忽见一轮明月自东方升起,正照着那斑鸠落田阳的山穴。见此他不觉叹道:唉,原来这穴地正是犯师地。
所谓犯师地,就是山中有穴地,如果向正东方日月出处,那这座山便是最先感受到日月的精华,这样的地穴就叫犯师地。如将先祖遗骸葬下此山,那这家必发,但那经手点葬的人,却必定在三年之内发生不幸,重者夭亡。
赖澄山虽然明知此地是犯师地,但心下寻思:到处寻龙觅穴,既然寻得这座难得的好山,虽属犯师之地,但如果老父葬下,自己儿子即可发迹,虽对自己不利,但儿孙可以显贵。因此,他决定将父亲葬于此处。
赖澄山回家后见了儿子赖布衣,对他说:凤岗,为父现已寻点一处好穴,这座山就叫斑鸠落田阳,你祖父葬后三年,赖家一定会发迹。
赖澄山没有向赖布衣说明犯师地这一点,因为怕他不肯让祖父葬在那里,而且,做父亲的也不忍心让儿子幼年丧父,令其心理蒙上阴影。此时的赖布衣只有将信将疑,点头称是,心中却仍不信这风水的所谓奥妙。
时间飞逝,五年弹指过去,赖布衣这时已经十七岁,在一次乡试中,竟然得中举人。赖澄山不禁暗喜,心想此时大可放心下葬了。
因布衣已经自立,不用担忧,何况三年之后便是秋闱试期,今年下葬刚好符合斑鸠落田阳佳穴应发之期。
于是,择定吉日,叫家人及布衣,将他父亲的骨骸掘起,买齐香烛纸帛,偕同家仆,一齐去往乐昌。抵达乐昌,走到山顶结穴的地方,拉正了子午线,就要将棺椁葬下,但出人意料的是,正在下葬时,其中一个仆人内急,跑在后山地方撒尿去了。
赖澄山此时已来不及制止,只得徒然长叹:真是天意!真是天意!
原来所点穴处正在斑鸠的颈部,下葬之时,是待斑鸠静默时才进行的。谁想仆人在后山地方撒尿,无异惊醒斑鸠,且尿为污秽之物,一经撒下,斑鸠即醒而向天高飞。
说也称奇,在仆人撒尿之后,全山震动,忽见飞沙走石。赖澄山急命各人伏地,狂风暴雨随之而来,足有半个多时辰才停止。
回家后,布衣见父亲整日愁眉苦脸,便询问原因。赖澄山叹口气:凤岗,这次点葬斑鸠落田阳,功亏一篑,没料到下葬之时因仆人撒尿而将斑鸠惊醒,于是此山便失去不少灵气,原本此山葬后三年可出一状元、太师,现经此一变,灵气损半,状元固不可出,连太师也难以出了。我看这山,将来顶多出一个大师了。
布衣闻言追问:难道没有补救的办法了吗?父亲叹口气:无法补救了,你将来的出路已无状元之望,只能做一个天下知名的大师了。
因此山实在很好,虽葬时失灵,仍可出一名人,将来你的名称也可如状元、太师一样传闻天下,只是不能大富大贵而已。况我不久于世,依我想法,你不妨从今日起,努力研究堪舆地理之术,好使日后成为天下知名之师,那我的心也可慰了。
赖布衣听父亲如此说,心内不免觉得奇怪,因为以前父亲常常嘱咐他要努力学习文学,对堪舆之术不必染指,而现已中举人,眼看将来状元及第指日可待,现在却因葬了一个人,父亲便叫自己学习堪舆术,还说将来必不中,这究竟是何缘故?他表面上虽然唯唯应是,但心中不信。
从那天起,赖澄山即将自己的满腹学问尽传于儿子,赖布衣也觉多学一门学识日后也许有用,故也没有异议。三年后,赖布衣进京赶考,正如其父所说,名落孙山。于是他寄情山水,终学成名闻天下的寻龙探穴功夫。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