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桄桄,俗称桄桄子。因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唱腔、道白吐字归韵以汉中方言音调(汉水流域群众的语音)为基础,又因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之声,又名汉调桄桄桄桄戏。
又因其主要板式名称、旋律结构、主奏乐器等,和秦腔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也称南路秦腔汉调秦腔。
汉调桄桄音乐,为梆子板腔式变化体。音阶为综合性七声音阶,调式为七声音节的徵调式间宫调式,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唱腔板实有[二流]、[慢板]、[箭板]、[拦头]、[七棰]等。且有欢音、苦音及快板、慢板之别。
花旦与正旦、小旦唱腔高昂;花脸讲究犟音,唱腔多用假声窄嗓,艺人称为老少配;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
武场为打击乐,与中路秦腔基本相同;文场有盖板二弦、正、反调两把板胡、京胡、月琴、二胡等等。20世纪30年代前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三十年代以后,改板胡为主奏乐器。
伴奏风格细腻、悠扬、悦耳、动听;咏、白、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群众语音为基础,曾流布于汉中地区各地并流传到安康、川北、陇东、鄂北等地。
因地域环境与风土人情的不同分为东西两路,南郑、勉县、略阳、宁强、汉台称西路桄桄或府坝桄桄;洋县、城固、西乡、佛坪等地称东路桄桄或下路桄桄。东路唱、白、吐字发音略带关中语音,西路则用巴蜀语音。
汉调桄桄的起源,传说有三。其一:元代有个蒙古族亲王,因犯罪被朝廷谪贬到汉中,来了带了一班戏,演变成汉调桄桄;
其二: 明代万历皇帝有个宠妃,是洋县江坝人。皇帝为了让妃子的父母在家欢度晚年,赠送了一班戏,后来发展成汉调桄桄;
其三:秦腔于明万历年间前传入汉中后,吸收了当地语音、明间音乐等,逐渐发展而成。据载,明万历年间,祁家班社就极为兴盛。
汉调桄桄,曾长时间覆盖关中地区,尤其是清末民初,出现过班社林立,艺人济济的鼎盛时期,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戏曲作家,所作剧目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剧种迄今,仅有陕西南郑县一个专业剧团了。
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汉调桄桄进入兴盛时期,汉中一带有三秦班、洪喜班、同庆班、五福班等40多个班社,演出活动遍及汉中、安康及川北、鄂北、陇东等地。
被称为戏状元的王庚子名噪陇东10余县,青衣杨桂芳、花旦李伍凤等活跃于川北广元及成都一带。
演出剧目主要有《伍员逃国》《帝王珠》《秦琼卖儿》《七星庙》《青梅宴》《夜打登州》《甘露寺》《黄金台》《风筝媒》《秋风扇》《疯憎扫秦》等。
汉调桄桄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由于西安易俗社等改良秦腔传入汉中,加上京剧和文明话剧一时兴起,使汉调桄桄逐渐走向衰落,到1949年大部分班社相继解体,除木偶桄桄外,大舞台演出几成绝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汉中地区文化主管部门,积极贯彻政务院戏曲改革的指示,对戏曲剧目推陈出新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对汉调桄桄的传统剧目进行了发掘整理,使这一古老剧种得以发展延续。
1950年洋县成立了以著名演员程海清为首的洋县新民学社;1951年南郑县由同乐、聚乐、协和三个班社200余人成立南郑县新民剧社。
名老艺人有旦角杨桂芳、老旦程海清、丑角杜文书、大净马忠福、须生王五太、小生孙太正、副净刘太利、彩旦董玉华等。
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打銮驾》《六月雪》《张松献图》等。并先后举办了5期汉调桄桄演员训练班,培养出许新萍、陶和清、陈启民、曾建芳、白敬民、谢新俗、王全成等优秀青年演员,壮大了演员阵容。
现在这些当时的青年演员已经成为剧团的中老年优秀演员。整理、改编并演出《反徐州》《花田错》《两狼山》《宇宙锋》《破幽州》《孔雀胆》《映锋剑》《海瑞嫁女》《苦节图》《嘉兴府》等传统戏,创作、改编《红色交通线》《四川白毛女》《东风送暖》《春色满园》《红雨银花》等现代戏。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