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鐘、钟!该如何正确书写?

新中国成立后在大陆推行简体汉字。通常,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有对应的等同关系,然而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有时候是不可以完全等同的,它往往是发生在一个简体汉字替代两三个繁体汉字的时候。例如,简体的钟字对应两个繁体字:鐘(金童钟)和鍾(金重钟)。而鐘和鍾的字义本来差别就大,尤其是姓氏里有鍾(金重钟)和鐘(金童钟)两个姓,因此作为姓氏,一个简化字钟便合并了鍾和鐘两个姓,这确实是一个本不应该发生但却已经发生了几十年的大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的姓氏里只有金重钟,没有金童钟。网上的文章对金童钟姓,也是有的说有,有的说无。查字典,即使是大部头的字典,也是金重钟有姓的义项,金童钟没有姓的义项。那么,中国的传统姓氏里到底有没有金童钟的钟姓呢?

在颍川锺氏网,锺大元先生在文章《追根溯源考<源流> 尊祖敬宗编<宗谱>》中说:

【 我们这个姓的鍾字,是金重之鍾,所有大部头的辞海、辞源、辞典都标明:只有金重之鍾有姓的义项,所有繁体史书中的鍾姓历史名人都是金重之鍾,而金童之鐘没有姓的义项。有的地方和个人把金童之鐘作为姓氏,是笔误或者是臆断所致。 】

网上有文章说:台湾省的锺姓居民,在日本人侵占统治时期,因为日文里只有鐘(金童钟)字没有鍾(金重钟)字,日本人便强迫锺姓人改姓为鐘(金童钟),或者改为复姓金重(强将鍾字分开)甚至改姓山田,变为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他们大都改回姓锺(金重钟),但也有至今还在继续用鐘(金童钟)的。

据此看来,我国好像是没有 金童钟的钟姓。

然而,《锺史文选》的作者锺敬和先生认为,中国有金童钟的钟姓。他说,钟仪是姬周王室内置礼乐之官称宗伯(又称鐘师)的后代;至周庄王(-696~-682)时周朝国衰,周庄王之弟弟失去了鐘师的世袭官位后,其子孙姬仪遂以父亲的官位鐘师为姓,姬仪变成为钟仪。钟仪为钟姓始祖,这个钟师的钟就是金童钟。

路志纯先生在网文《鐘姓、锺姓和钟姓》中说:

【 鐘(金童钟)、锺(金重钟)和钟这三个字都读zhōng,1956年实行简化汉字后,前两者都简化为钟字了。这样以来,原本姓鐘(金童钟)和姓锺(金重钟)的两姓人家都姓了钟,这为我国姓氏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混乱。

鐘和锺两姓氏的源流是不一样的。先说鐘姓(指金童钟,本段下同):据《周礼·春官》记载,古代有一种官名鐘师,掌击鐘奏乐,大约就是编鐘。近几十年来,有数量较多的出土,尤以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套编鐘最为著名。清代张澍《姓氏寻源》认为鐘(金童钟)氏当是以官为氏,即周朝宫庭乐官鐘师后代。据《湖南蓝山鐘氏族谱》载,居住在湖南蓝山一带的鐘姓人,祖先原是周朝负责鐘吕乐器的乐师。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种负责鐘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鐘师。担任鐘师的人,多为周王室的王族成员来充当,其职位因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到春秋时,周朝礼乐渐废,鐘师之家失去了世代承袭的职位,于是鐘师之后代陆续到其他诸侯国谋生。有的在各诸侯国仍以鐘师身份出现在王室宫庭,为诸侯和卿大夫奏乐,有的为标明自己原有的身份,便以鐘(金童钟)为姓。如楚国的鐘仪,他的家族就是一个世代相袭的乐官之家,其后世鐘子期与俞伯牙演绎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至今在武汉还有他们当年一个演奏,一个醉心于琴声中的琴台的故址。

那个鐘仪(注:这个鐘是金童钟,本段下同),在我国文化史上还留下一个楚囚对泣的成语,《汉语成语辞典》和《汉语成语大辞典》等成语工具书中均予收录。鐘仪的故事,对后世影响很大。王粲在《登楼赋》中对鐘仪大加赞赏。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和刘长史答十九兄》诗中,还把鐘仪琴与汉代著名的爱国者苏武的苏武节相提并论:鐘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鐘仪那种大义凛然,不顾个人安危,深切怀念故国的爱国情操的深情赞颂。 】

这说明,路志纯先生与锺敬和先生有相同的观点,钟仪是姓金童钟的。

最有意思的是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节目主持人程鹤麟先生《简化字很好,但有一个问题》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自称程老汉,还特别提到了钟姓的用字问题,他说:

【 ……本文的重点在以下的文字 —— 简化字有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合并字中产生的。

许多合并字还算合理,只要用习惯了辨识起来没问题。比如,将麵條的麵与面子的面合并成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使用,现在的人们已经不会把吃面理解成吃脸了。

但是,有一种文字是不该合并的,这就是姓氏。

姓氏是人类社会用来辨识血缘和族群(宗族)的符号和标志,大体上可以说,同一个姓氏的人们,拥有同一个祖先。把不同的姓氏合并成一个,就等于拉郎配,把不同的宗族硬给搅到一起了。

[例子一:寧与甯合并为宁]

………… (锺胜注:这是两个姓。因与本文关系不大,故在此省略之。)

[例子二:肖与萧合并为肖]

………… (锺胜注:这也是两个姓。因与本文关系不大,故也省略之。)

[例子三:鐘与鍾合并为钟]

程老汉原先并不知道中国有个鐘姓,直到2013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凤凰卫视中文台《有报天天读》的片尾字幕上出现了鐘雯这个名字。 (注:凤凰卫视该节目结束时的电视屏幕显示,鐘雯是《有报天天读》的主编)

程老汉当时颇为不满,这个人怎么搞的嘛自己的姓都搞错?许多不姓钟的内地来的同事,在将钟姓从简化字转换为繁体字时,随随便便就转成鐘字,引起鍾姓人士不满。程老汉以老经验推断,以为这位鐘雯连自己的姓氏都没好好对待。当时不认识这位同事,就跟《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李炜说了说,请他转告。

李炜老师很靠谱,第二天就问了,并迅速反馈给程老汉:鐘雯说了,她就是姓‘鐘’,繁体字‘鐘錶’的‘鐘’,不姓那个‘鍾’。她说这是她爸爸嘱咐她的。

程老汉大为惊奇,上网一查,果然如此。原来,鐘与鍾是两个姓,鐘氏人口较少,鍾氏人口较多。我们这位年轻的同事鐘雯,是祖父和父亲都一再告诉她,自家的姓若写成繁体字,一定要写作鐘而不能写作鍾,所以,她在香港办身份证时,就写了鐘,算是正了正自家的祖宗牌位。

程老汉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时事辩论会》的主编钟丽琼老师。钟老师大吃一惊,若是姓了一辈子别家的姓,实在是太古怪太冤枉了。钟丽琼一本正经问了家人他们家姓的是哪个钟,答复是鍾,钟老师松口气。

顺便说句,在台湾,情况跟大陆大不同。日据时期,由于日本汉字没有鍾字,竟将所有鍾姓改为姓鐘,大姓随了小姓,真够坑爹! 】

但是,锺大元先生认为钟仪的钟是金重钟不是金童钟,他在文章《中华民族肇姓特点与鍾氏启姓鼻祖及其裔孙考证》中说:宋襄公之孙公孙黎因避乱奔楚,被楚穆王命为大夫,食邑于锺离之地(今安徽凤阳府),遂以锺为氏,以离(因黎、离同音)为名,因此,锺离(公孙黎)即为锺氏肇姓鼻祖,锺仪就是他的儿子。这个安徽凤阳的锺离国是个诸侯国,这个钟却是金重钟,即钟仪的姓是金重钟不是金童钟。大元先生由此定论:锺建、锺子期、锺信(改复姓锺离信)、锺离春、锺离磬、鍾离昧、鍾离接(改单姓鍾接)、锺烈、锺晏等,都是锺仪的直系后代,即天下钟姓可以一统于钟仪 —— 这就是锺姓一源论! 当然,天下钟姓是否真的能统为一源,这是另一个问题了,这方面的探讨见于我的另一篇质疑文章《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此不重复。

上面已经说过,按照路志纯先生的文章和锺敬和先生《锺史文选》的说法,钟仪是姓金童钟的,钟建、钟接、钟气是姓金重钟的。是否确实,那就有待大家去研究,也有待所有以钟为姓的钟姓人自己去确认了。但是,作为颍川钟姓的两个始祖钟接和钟气,肯定是姓金重钟的,因为《锺史文选》说,他们的源出是河南长葛的锺离山(今石象乡封升岗),而钟离山的钟是金重钟。

无疑,那个楚囚对泣的钟仪,他的姓到底是金童钟还是金重钟,人们好像存在着争议,是需要我们去理清的。那个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钟子期是否为钟仪的后代,也是存在争议的。对于这些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就暂且放下不谈了。但是,程鹤麟先生的文章,已经用事实证明了我国有金童钟的钟姓。

不但汉族有金童钟姓,而且少数民族也可能有金童钟姓。据《锺史文选》和《钟姓史话》,畲族有盘、蓝、雷、钟等姓氏,其中说到钟,还有两个版本的美丽传说。 第一个传说,畲族的始祖叫盘瓠(音护),他助高辛帝(即4世帝喾)伐犬戎立功,娶高辛帝之女三公主为妻,进山耕种称为畲民后称畲族;盘瓠与三公主在山区生有三子一女,长子随父姓盘,生次子时放于竹篮中取姓为蓝、生三子时天上雷响取姓为雷,生四为女娃出生时刚好钟声响起取姓为钟(金童钟),该钟姓女即为畲族钟姓始祖。 第二个传说,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蓝、雷,一女名龙郎公主;当时有个叫钟志深的人入赘与龙郎公主结婚,民族成分由汉为畲,其后代姓为锺(金重钟),因为钟志深的钟是金重钟。 显然,这两个传说的钟,前一个是金童钟,后一个是金重钟,至于哪一个传说是真哪一个传说是假,须由其后裔才能证实。当然,按照姓氏始祖的定义,如果第一个传说为真,她的后代跟她姓钟,该钟姓女就确实是畲族钟姓始祖,她的钟是金童钟;如果第二个传说为真,钟志深的后代随其姓为锺(金重钟)的话,则钟志深就不能称畲族钟姓始祖,因为钟志深的前辈是汉族姓锺,他自己没有另外立姓,那么,钟志深只能称为汉族锺姓在畲族的分支祖,他的钟仍然是其前辈的金重钟。

此外,羌族、满族、蒙古族、白族、彝族、回族、裕固族等也有钟姓。他们的钟,到底是金童钟还是金重钟,我没有研究过,无法准确地说出来,但估计应该是金重钟居多吧。

上面的事实说明,中国确实有两个钟姓,一个是金重钟(鍾,是个大姓),一个是金童钟(鐘,是个小姓),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这也说明,简化字将鐘和鍾简合为钟, 将两个姓氏合并为一个,确实欠妥。

接着,我们不妨议一议钟字。

据《中国复用锺等六个繁体字》,这六个繁体字是朱、恶、蒙、锺、苹、克,并特别指出,它们仅限用于姓名、地名、专用名等。事实上,在这篇文章中带有双引号的这六个字并没有繁体化,例如,朱砂的朱应该是石+朱,它没有显示出来;又如其中锺姓的钟字是金+重,但显示为钅+ 重,能算是繁体字吗? 这多少会让人感到无奈和尴尬。不知道现在的中小学的课本是否执行了《中国复用锺等六个繁体字》的指令和要求?

几十年来,包括现在,我一直都是以钟作为鍾( 金重钟)来书写自己的姓,这是习惯使然,相信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情况,是没有办法的事。据网上的文章说,电脑字库中的锺(钅+ 重)字是不规范的简化字,因为按照简化字的规则,它(鍾)的规范简体字是钟,但已经被鐘(金童钟)不规范地占有了(即繁体字的金童鐘字,它的规范简体字应该是钅+ 童,而不是钟; 即简化字钟按规范是属于鍾金重钟的)。 我的感觉是乱套了! 于是,只好暂时用不规范的简化字锺(钅+ 重)来代替繁体字鍾( 金重钟),或者继续使用钟,算作是权宜之计吧,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用锺(钅+ 重)或钟来书写自己的姓氏也不会有人敢说这是错别字!

袁随圣摘自钟氏网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