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记者 丁丰林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丁丰林(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在郑州西郊,有很多以垌命名的村庄,如张李垌、阎垌、全垌、刘胡垌等。这些村庄的名字流传了至少几百年,人们更是习以为然地随口叫出,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甚至许多原住居民都不清楚:这个垌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来历?
此外,作为地名使用时,发音为dong的字有好几个。除了咱郑州的垌以外,在我国南方,特别是广西境内,有很多村落以峒命名。在与我们隔海相望的韩国,则有不少以洞命名的地名。那么,咱郑州的垌跟广西的峒,以及韩国的洞三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市民发现:郑州有垌,韩国有洞,本意都是村庄,两者可有关联?
市民马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前几年他曾经从事海外代购工作,经常往返在郑州和韩国的首尔之间。往返次数多了,他注意到:在首尔有很多叫洞的地方,比如大家在韩剧中常见的明洞、西桥洞、清潭洞、新沙洞等。
马先生和首尔当地人交流得知,在韩语里,洞最初的意思是指村落,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村落逐渐减少,洞就演变为城市里最小的行政区划单位,大致相当于中国的街道或社区。
作为老郑州的马先生,当然知道郑州西郊那些叫垌的村庄。他把郑州的垌和首尔的洞比较了一下,发现这两个字都是指代村庄的意思。而且他在历史课本上也学过,古代朝鲜和日本的政治体制,都是从中国学过去的。那么,韩国的洞和咱郑州的垌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
记者走访:原住居民对垌字的说法也众口不一
要搞清楚郑州的垌和韩国的洞有没有联系,首先得整明白咱郑州的垌是啥意思,又是从何得来。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在郑州市区范围内,名字里带垌字的村庄至少有十几个,如二七区有张李垌村、高垌村、上阎垌村、全垌村、刘胡垌村等,中原区有阎垌村、密垌村、周垌村、赵仙垌村等,管城区的十八里河镇还有个王垌村。而据民国五年(1916年)的《郑县志》记载,在当时,郑县郊区共有630个村庄,其中带垌字的村子就有22个。
6月17日,记者来到郑州市航海路与秦岭路路口东南方的民安西上小区,这里是原阎垌村村民的回迁安置小区,小区大门口立有阎垌村的村牌。
记者在小区内走访了多位阎垌村的村民。对于阎垌村的历史,很多村民都能娓娓道来。阎垌村以阎姓居民为主,祖先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到郑州的,最早定居在今天的齐礼阎村。到了清朝初期,齐礼阎村的一支阎姓人家迁到了贾鲁河上游居住,逐渐形成村庄,叫做阎垌。后来又有部分阎氏子孙迁到贾鲁河下游居住,村名也叫阎垌。后来为做区别,就根据所处的方位,把位于贾鲁河上游的村叫上阎垌村,下游的就是现在的阎垌村。
那么,对于自己村名中的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村民们则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垌是在土里挖洞的意思,有人认为垌是麦田的意思,有人认为垌就是个专用词,本身没有意思,更多的人称自己从没琢磨过垌到底是什么意思。
阎垌村村委委员高素兰告诉记者,垌到底是什么意思,她也不太清楚,不过在阎垌村保存的一座石碑的碑文上,对阎垌村村名的来历有过记载。
这处碑文现在被拓印在小区门口一块铭刻着村名的巨石背后。记者看到,碑文中叙述了阎垌村阎姓村民的来历,对于村名的表述是这样的:
雍正八年,迁居于此。依沟壑旁,掘垌而居。经数百载,后世犹存。阎垌村名,由此而生。
由此看来,这个垌字应该就是洞的意思,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是职业?是地形?还是居所?郑州的垌到底啥意思?
郑州市老街道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多年研究郑州史志的老郑州王瑞明也认为,垌,应该就是土洞的意思。
王瑞明解释说,郑州作为嵩山余脉的延伸地,在郑州西南部有大量沟壑的存在,一般浅沟深度三五米,深沟可达五六十米。沟坡、沟壁的土质较为松软,适合开挖洞穴。明代山西的移民到郑州后,没有现成的房屋,就是利用天然的沟壑地形,在沟里挖掘洞穴居住的。到现在,一些村子里还有不少窑洞留存。因洞与垌同音,在郑州郊区的方言中,洞和垌的意思也相同,都是土质洞穴的意思,于是这些村庄就以垌命名,如阎姓聚居的就叫阎垌,张姓和李姓聚居的就叫张李垌。
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村民们逐渐都从土窑洞里搬了出来,但垌字的村名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名。
(郑州留存的土窑洞,图源于网络)
那么,如果从垌字的本义来解读,能不能说得通呢?
记者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看到,垌有两个读音:tong和dong。读dong时,是田地的意思,作为方言使用,多用于地名。字典中还举例:合伞垌(在贵州),儒垌(在广东)。
而在《康熙字典》中,垌只有一个读音:拖孔切音,即tong,意思是缶垌也。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瓦器。
中国地名学研究会首批会员、原河南省地名档案室调研员楚战国认为,根据字典的释义来推断,郑州这些叫垌的村庄,起源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职业,是制作瓦器的人聚居的地方;二是地名专用,即某姓居民聚居的地方。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阎垌村并没有从事制瓦职业的历史,那么,这个垌应该就是地名专用的字了。具体到郑州,就是带有郑州方言色彩的地名用字,表述的是土质洞穴的意思。
郑州的垌、广西的峒、韩国的洞,三者之间有关系吗?
郑州的垌和韩国的洞,都有表达村落的意思。事实上,不只是垌和洞,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特别是广西境内,还有一个峒字,也是表达村落的意思。那么,这三个dong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黄家信在他的一篇论文《试论壮族的峒》中提出,峒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在中国各地都有以峒命名的地名。比较著名的有山西洪峒、瑶族之都千家峒、湘西茶峒等。在壮语里,峒指山间平地,而且这个峒属于音译用字,又写为垌、洞。
同时,峒又是过去县辖下的一级政权组织。在唐宋时期,峒列在县之下,峒有峒官,称知峒,由中央政府派驻邕州的流官颁给文贴朱记。在宋代以后,朝廷在边疆地区设置了府、州、县、峒四级行政划分,峒是最小的行政单位。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韩语也是一种拼音文字,而且韩语中有大量词汇都来自汉语。根据史籍的记载,朝鲜半岛的行政体制,基本上是沿袭中国唐宋时期的行政体制,比如在公元757年,新罗景德王金宪英就对新罗全境的地名进行了汉化改革,采取同音置换和同义置换的方法,将境内的地名全部改为汉字。或许,峒就是在那个时候被用作韩国的地名,因为音译的原因而写作洞,直至演变成为现在韩国城市里的洞。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裴申申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