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峰山一带、资江两岸,有一个稀见的姓氏——扶。据笔者调查,如今,隆回县尚有扶姓83人(载2006《隆回县志》),新邵县扶姓在99-2人之间(2012年《新邵县志》),市区有扶姓25人(2004年数),洞口、绥宁、城步、新宁扶姓人口各有10-2人之内,而在资江中游、古梅山腹地的新化县有扶姓4489人(载1996年《新化县志》),安化县扶姓人在1000人以下(见1993年《安化县志》)。
扶姓人数虽少,却与1100多年以前邵州的历史有关。据《宋史》卷494《梅山峒》记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州),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开宝八年(975),尝寇邵之武冈、潭之长沙。太平兴国二年(977),左甲首领苞汉阳,右甲首领顿汉凌寇掠边界,朝廷累遣使招谕,不听,命客省使翟守素调潭州兵讨平之。《宋史》所指梅山,正包括今隆回、新邵、新化、安化诸县,《宋史》所指苞汉阳,《宋史·田绍斌传》又作符汉阳,而旧《安化县志》《新化县志》均作扶汉阳。道光《宝庆府志》解释说:《新化县志》云:今新化尚有扶苏二姓,则扶汉阳、包汉阳本为一人,符、包皆是音近迁变,实乃扶汉阳也。这是在史志中,第一次提到扶姓。
扶汉阳何许人也?被封建专制统治者视为蛮贼的人旧史志不可能为之立传。现在时代不同了,1993年新编《安化县志》将扶汉阳作为立传第一人,现全文抄录于下:
扶汉阳(?—977),原籍汉阳,五代时因避罪投梅山右甲首领顿汉凌,旋任梅山峒蛮左甲首领。为打破朝廷的禁锢和征伐,扶汉阳、顿汉凌多次率梅山人民袭击潭州(治所在今长沙市)、邵州(治所在今邵阳市)。后唐天成四年(929),楚王马殷遣江华指挥使王仝统兵进攻梅山。扶、顿率瑶人迎战于司徒岭(在今高明乡,与宁乡县交界处),诱敌至九关十八锁峡谷(今高明乡阴二村),击毙王仝,获全胜。
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命翟守素、田绍斌、王侁等调集诸州兵马再攻梅山。扶汉阳率众仓促应战,兵败身亡,葬于飞霜崖(今高明乡阴二村)。后人怀念,尊为扶王,其墓称扶王墓,并在各地建立扶王庙以祀,有几处山峰亦改称扶王山。
如今,民间还在安化旧县城梅城镇紫云山上为扶汉阳塑像祭祀,并称其为梅(山)王。
综上述,扶汉阳为五代至北宋初时人已然清楚。但境内扶姓是否始于扶汉阳,仍然值得探讨。
据湖南古代史专家何光岳先生《中华姓氏源流史》记载,扶姓有三大来源:
《姓觽》扶氏:《千家姓》云:京兆族。《汉书》有廷尉蜀人扶嘉。扶嘉,本姓巫,生于秦末,天资聪颖,预占吉凶,多奇中。汉高祖为汉王时,召见,以功定三秦,家在扶翊,赐姓扶氏,官拜廷尉、大夫。又夷姓,后魏乞扶氏改为扶氏。《北史》扶猛是也。《姓氏寻源》扶氏:《路史》云:禹臣有扶登氏,为承夏之乐。
最近,笔者在《湖南安化梅城镇》一文中见到一种说法:
梅山的地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迁来一支越人,其首领为梅姓。秦末,梅山出了一位传奇人物梅绢,他辅汉破秦有功,被封为十万户侯。梅山古为荒服之地,居民贡而不赋,无徭役。古民族种类较多,汉时统称武陵长沙蛮,晋时称湘州蛮,南朝宋、齐时称僚,梁、陈至隋时称莫瑶,唐宋时称梅山蛮或梅山瑶。
《汉书两粤列传》载:西北有长沙,其中蛮夷亦称王(时梅山隶长沙郡)。五代至北宋时,扶夷人左甲首领扶汉阳据有梅山,太平兴国二年(977),朝廷遣翟守素引兵攻打梅山,扶汉阳战死。此后,梅山为瑶人首领苏氏所踞。北宋熙宁五年(1072)朝廷遣章谆开梅山,梅山首领苏甘迫于情势,乃率诸峒民归降。
此文有两个新观点。一、指出武陵长沙蛮、湘州蛮、僚、莫瑶、梅山蛮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各个历史时期称呼不同而已。这一观点印证了湖南瑶族的发展历史。二、指出扶汉阳是扶夷人而不是汉阳人,将扶姓的历史大大推前。
这勾起了笔者对地名研究的联想。道光《西延迭志》云:资水,旧名夫水,九江(洞庭湖)之一。资水得名之前为什么叫夫水?因为有扶姓人居住而得名。于是,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立侯国在资水干流旁(今邵阳县小溪市乡梅州村),叫夫(扶)夷侯国,东汉置扶夷县,东晋更名扶县,南梁中大通三年(531)改为扶阳县,并移治今新宁县金城,南陈复名扶夷县,皆离不开扶字。这里,夫水因扶姓得名(顺便说一句,资江也因资姓得名),扶夷因夫水得名,侯国因夫夷之地得名,这和梅山蛮的梅山因梅姓得名,梅山蛮因梅山得名的结构是一样的。据此推算,扶姓迁资江流域年代应在春秋战国之后、两汉之前。
《湖南瑶族》(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说:东部一支瑶族先民,由黄河下游南下,至徐州一带与徐夷、淮夷等各部杂处,后徐夷强大,瑶族先民成为其属民。由于徐国与各诸侯战争不断,部分瑶族先民南迁江浙,后加入山越集团。而另一部分瑶族先民则随徐迁到‘江汉之浒’与蛮、荆蛮汇合,成为其中一分子。湖南古代史专家何光岳先生也认为,都梁、扶夷之名和春秋末徐夷与虎夷南迁有关(见何光岳《都梁考》)。有此两点论据,扶姓为资江流域一个最古老的世居姓氏,就不是孤证。 ( 尹敬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