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古诗,荇,葵、葑、菲、藿、薤、菘,你认识几种?

荇,葵、藿、薤、葱、韭,葑,菲……面对古诗词中这些陌生的词汇,你是否和小编一样有很多问号?在我国古代,先民的饮食结构、食物种类,和现代餐桌上的食物品类,存在很大的差别。古代一些作为主力的蔬菜,逐渐淡出人们的食谱,而现代常见的一些食物,例如番茄,番薯,玉米,却是后期从海外引进的,古人餐桌上根本没有它们的身影。

生僻字多?不怕!快和小编一起,了解下这些吃货必知的古代蔬菜吧!

1. 荇菜

对于荇菜这个词汇,各位看官想必不会陌生。中学课本上必背的那些诗词,经常出现荇菜的影子。

例如,《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记承天寺夜游》里的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曾经让小编背得头疼。

在那一个个无聊苦读的早晚自习,伴随着旁边食堂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交响乐,以及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气,心中总有个念头在萦绕:荇菜究竟长啥样,好吃吗?

根据《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描述,荇菜应该是长在河流水域内的一种植物,而不是种在自家菜园的青菜白菜之属。既然是水中植物,荇菜的神秘属性又增添了一分。再来看《颜氏家训》的描述: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我们知道,华就是花,说明荇菜的花朵是黄色的,十分可爱。看到这,小编不争气的口水又多了几分!外形像莼菜,说明荇菜基本也是椭圆形叶子,浮生在水面,有一种从诗歌中走来的飘逸气质。

荇菜的素颜照长下图这样:

舌尖上的古诗,荇,葵、葑、菲、藿、薤、菘,你认识几种?

怎么样?各位看官,见了荇菜的生图后,是否还有食欲呢?根据古人的记载,荇菜的茎有一种苦涩味,并不美味。估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荇菜逐渐从老百姓的食谱中消失,只留存于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中。但是,荇菜可入药,能清热利尿、消肿解毒,各位看官可以将它和绿豆、粳米一起煮成荇菜绿豆粥,据说清热爽口,值得一试哦!

2. 葵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小编当初在背诵汉乐府的这首《长歌行》时,脑补出的画面是,在茅草屋后的篱笆内,有一大片种着向日葵的菜地,阳光倾泻在植物的叶片上,一片生机勃勃。并且暗自感叹古人真会享受生活,在条件恶劣的古代,就已经开始嗑葵花子了。

直到后来,小编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原来课本上的葵,长下图这样:

舌尖上的古诗,荇,葵、葑、菲、藿、薤、菘,你认识几种?

瞧瞧这朴实无华的叶片,是不是很大失所望。其实,葵菜就是现如今民间称为冬寒菜、冬苋菜或滑菜的蔬菜,主要是摘幼苗或嫩茎叶炒。想不到大名鼎鼎的葵菜,小编家附近的菜市就能轻易找到。

虽说葵菜平平无奇,但在遥远的古代,却曾经是老百姓的家常菜。我国很多典籍都有记载,在葵、藿、薤、葱、韭等组成的五菜中,葵居于榜首,可见古人对其多么喜爱。只是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明清之后,从外国引入了许多蔬菜,葵菜不再受宠,无缘主力蔬菜的行列了。

3. 葑菲:fēng fēi

不知道各位看官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当看到古诗词中的一些生僻词汇时,总会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莫名向往。这不,当初小编在苦兮兮阅读《诗·邶风·谷风》时,就看到了一个词语——葑菲,觉得很美。正所谓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告诉人们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

那么,葑菲的庐山真面目,究竟如何呢?

葑,就是芜菁,又叫蔓菁,是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十字花科,下图是这货的素颜照:

舌尖上的古诗,荇,葵、葑、菲、藿、薤、菘,你认识几种?

菲,也叫芴,就是我们常见的萝卜。

舌尖上的古诗,荇,葵、葑、菲、藿、薤、菘,你认识几种?

可能有看官要说,这不就是两种不同的萝卜么?其实,圆形的葑,和萝卜很相似,但属于不同的科属。葑形状圆,但比较短,菲比较长,但又不如葑那么圆润,两者各有所长。所以,古人经常用葑菲表示尚有一德可取的意思,用葑菲之采为请人有所采用的谦词,小伙伴们,这是课堂重点,笔记抄起来哦~

4. 藿

前面已经提到,在我国典籍中,先民餐桌上五种主力蔬菜,分别是葵、藿、薤、葱、韭。葱、韭我们很熟悉,那么藿是什么蔬菜呢?一直以来,小编都以为古代诗词中的藿,指的是藿香。每当饭桌上出现藿香鲫鱼这道菜时,小编都会捂着鼻子逃开,毕竟这味道,喜欢的人视为珍馐,不喜欢的人,那可真就是难以下咽了。

不过,后来经过查阅文献,小编发现作为五菜之一的藿,指的是豆类作物的叶子。古人种植豆类时,顺带还研究出了嫩叶的吃法。在食材极度丰富的现代来说,藿这种蔬菜,估计大概率也只能拿来喂猪了吧。不过,其中清爽可口的豌豆苗是个例外,它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在现代人的餐桌上存续。

5. 薤(xiè)

说到排五菜第三位的薤菜,想必没几个看官清楚,但是如果说到藠头,估计有些小伙伴已经口齿生津了。

舌尖上的古诗,荇,葵、葑、菲、藿、薤、菘,你认识几种?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时,让藠头开始被广为人知。藠头多产自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和蒜有些相似,但确是一种美味至极的蔬菜。在赣南地区,人们经常用藠头炒板鸭或者腊肉,美味可口。在四川地区,老百姓们也经常食用藠头,在收获季节,随便逛几个菜市,准能找到它的身影。

藠字的字形也很有意思,以草为偏旁部首,底下是三个白字,很形象地突出了藠头的颜色:洁白如雪。古人造字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哪!

6. 菘(sōng)

在古诗词中,菘是一个常见字,它其实就是平时我们常见的大白菜。

舌尖上的古诗,荇,葵、葑、菲、藿、薤、菘,你认识几种?

古人对菘菜有所推崇呢?根据《南齐书·周颙传》记载:文惠太子问颐:‘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意思是说,早春时候的韭菜和秋天快结束时的菘,是蔬菜中的极品,最鲜嫩可口。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会顺应时节来安排饮食起居。在最合适的时节,吃最应季的蔬菜,是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深思。

了解了这么多种蔬菜,各位看官,以后在阅读古诗词时再看到它们,记得向其他小伙伴科普哦。了解古人的饮食文化,对学习古代诗词很有帮助呢!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点击上方【关注】,将为您带来更多有趣的传统文化~

感谢点赞、关注、收藏,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哦~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