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润民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乐亭地处滦河下游,渤海一隅,历史上,先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开疆拓土。自金置县以来,人丁兴旺,牧茂粮丰。后由于明靖难之役,土地荒芜,饿殍遍野,民十亡七八,朝廷多次从外地移民,人口逐渐增多。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迁徙、变动,宗族、姓氏也日趋繁杂,形成了土著、迁民的多民族融合之地。现浅谈邑内众多姓氏中的一个——樊姓。
(一)
《百家姓》中樊胡林霍的樊姓,在诸多姓氏中,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在历史上却不乏名人,如辅佐刘邦的樊哙,定刑造律的樊珊和民间传颂的巾帼英雄樊梨花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近期统计,在乐亭的樊姓有86户,占全县姓氏户还不到1.6‰。其实,樊姓在乐亭落户扎根时间却是比较早的,根据明《乐亭县志》建屯社之说,当地居民曰社,移民曰屯,而戈儿崖樊庄在当时建屯社时就已经存在,应属于土著。在邑内,以樊字命名的村庄共有三处:一是阎各庄镇的樊坨。据初步了解,现在樊坨东西两村,目前已没有姓樊的人家。那此村为什么叫樊坨,尚待进一步考证。二是胡坨镇的木瓜口二村,有个小自然村叫樊家井上。据当地人说,这村名的来历是这样的:在清代乾隆年间,戈儿崖樊庄有个以套鹰打雁为生的人叫樊天育,刚开始,他为了干活方便,就在木瓜口二村的东边建了一个窝棚,挖了个土井,住长了,日子也过得富裕了一些,就盖起了土坯房,土井也砌了砖。木瓜口人便称此地为樊家井上。三是汤家河镇的戈儿崖樊庄,这个东呼西应的小村,过去无一杂姓,全部姓樊。清末民初,家家有人闯关东,因之,樊姓人家在东北落户的不少。另外,南翠坨、麦港及周边各村也有零星樊姓居住,这些人都是由樊庄迁去的。在人民公社那个年代,社员参加体力劳动记工分,因樊字笔画多,有的会计图省事,就把樊字写成凡,久而久之,人们就见怪不怪,也跟着这么写,樊庄有两户就是这样将樊写成了凡。
有人曾做过考察,最早在戈儿崖的落户的当数樊姓。但樊氏人家是何时来这里落户的呢?因找不到详实的文字记载,勿庸妄议。不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樊家老坟里挖出残存记事碑和大德碑,碑上面有樊氏人家在这里生活的一些经历,遗憾的是,在众所周知的年代里,无人重视,碑碣均已轶散淹没,现已难说其详。庆幸的是,樊家人遗传了好古怀旧的基因,他们祖祖辈辈口传心记着老一辈的人和事儿,这些口碑倒为我们了解樊氏家族的定居史,从中取觅樊氏家族史蛛丝马迹,找到了切入点。
(二)
很早的时候,在戈儿崖一带大大小小的沙丘沙岗连绵起伏,樊姓人家就居住在沙丘环绕之中。他们垦植、放牧、渔猎,平平和和地在这儿安居过日子。樊姓人都勤劳俭朴,也崇尚拜佛。每年中秋、春节都举行祭祀活动,祈求平安福祉。
这里沙岗西头的老米河,从前是滦河故道,十年九泛,肆虐的洪水经常冲毁田园,也把沙岗冲成了断崖(nie),因此人们就这里叫崖上。很早的时候,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新奇的故事:
有一年,人们看见庄北崖上有个七、八岁的孩子操练兵器,究竟是刀是剑,是枪是棒?若即若离,看不清楚。这孩子穿着个红兜兜,刘海后挽着抓髻。舞得兵器让人眼花缭乱,只听呼呼风响,搅得黄沙飞扬。人们都想到近前看个仔细,当走近时,小孩却不见了,可要是走远点,这孩子又出现在沙岗上,大家都觉得很蹊跷。为此全庄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孩子不是凡人,兴许是龙王的儿子顺河而来,到这里修行;也有人说,这孩子准是南海观音的弟子红孩儿,下界来体恤民情,救苦救难,普度众生,闲来无事在这里玩耍,千万不能惊动他。从此后,每当小孩操练,人们就在远处合掌祷告,长揖叩拜。突然有一天,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人们都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狂风刮了三天三宿,人们在屋里祷告了三夜三天,求上苍保佑祛祸增福。大风终于在祷告中悄然而止。人们出外一看,风和日丽,但庄外连绵不断的沙丘沙岗却不见了踪影,变成了一片平展展的黑土地。唯有那孩子练武的大沙岗仍然伫立,纹丝未动。大家望着那金子般的沙岗和脚下的黑土地,高兴地说:这可真是因祸得福,柳暗花明又一村哪!可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看见过小孩在沙岗上练武了,更加相信这是观音菩萨的点化给人们带来了福祉。樊庄人为纪念为民造福的红孩儿,就把他操戈练武的地方叫戈儿崖(nie),樊庄人居住在戈儿崖下,就叫戈儿崖樊庄。崖上也就成了历代樊庄人顶礼膜拜的圣地。
不知过了多少年,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往这里迁来很多移民,其中有杨、孟、裴、史、李等十几个姓氏家族。他们也在戈儿崖的南麓避风向阳处选址建庄,并都在自己庄名前冠以戈儿崖。在戈儿崖周边建庄的共有十三个庄,依次是:杨、孟、樊、魏、任、裴、史、王、大李、三家子、曹、赵庄户(枣园)等村庄。
樊姓先人们建立了自己的家族谱,依次是:廷、吾、布、云、尧、韦、启、应、自、天、三、朝、百、万、继、树、学、洪、立。其宗谱的传承为口授,这19代宗谱,历经几百年仍在延续。从邑内士族看,城内的李家(李兰),宗谱最长,排了15世,庙上崔家,排了12世,双坨安家,排了9世,史、杨、宋家排了7世,京东第一家刘家排了6世,而一个平常的家族却延续了这么长。这不仅在本县,就是在全国除孔、孟、严、曾排了102代外,恐怕也是不多的。
樊氏宗族观念很强。他们的宗谱牌位不在宗庙统管,而是抓阉由主持人管理,年年下传,不掌握在一人之手。虽不像孔孟宗谱那样公示,但族人也可随意传抄,家喻户晓。在添人进口之时,必得找族长讨辈份排字。所以,樊姓人家就是离家经年,或是千里万里,也知子孙辈分如何排列。如有的支系,改了几代,也能排上辈。如上海的、哈尔滨的,曾脱离宗谱,几代与族中没有来往,到洪字辈上,又归了宗。如南翠坨的樊姓,是清嘉庆年间由樊庄搬出的,兆字与宗谱的树字辈平。麦港东村的樊姓,是清光绪年间由樊庄迁出的,他们的锡字与树字辈平。至于樊庄周边和县城内的樊姓,都是近现代由樊庄迁出的,城内的庆字与学字平。
过去,樊氏家族有寒食集会的规定,在寒食那天,族人祭祀祖先,扫墓化纸,而后聚餐吃坟会。那时,老樊家留有充裕的坟产(坟西有地20亩,坟中地10亩。)因坟茔庞大,树木巨多,樊家人可伐树卖钱,给吃坟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樊氏家族对吃坟会等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年年变换,抓阉决定。在寒食这天,翠坨、麦港和其他各庄的樊家人(男丁)穿着整洁,有的父与子,有的祖携孙,一大早就来到庄里,见面互致问候,攀尊论长,其乐融融。而后,百多号人在族长带领下,去坟里给祖宗扫墓化纸,以示祭奠。仪式毕,百多号人聚集在搭好的席棚内进餐,共畅族中往事或近况,而女人是不能坐席的。席毕茶罢,当班主持人掌握抓阉,敲定来年主持人和一些移交事宜,盛会才算结束。
(三)
樊姓在乐亭是一个即古老而又人少的家族,在人们忆里和历史记载里,未出现过进士,也没出过达官显贵,但也出现了一些较有名气的人物。如清乾隆年间举人樊朝宗,(在祖坟中立有旗杆夹子,旧制规定,只有中举者才有资格),他曾在辽东任教谕。至嘉庆年间,还出文武庠生各1人。近现代主要有:
樊仲甫(1880~1940年),字圃珊,为继字辈人。早年就读于永平府中学堂,后考入法学院,毕业后在京教书。后在哈尔滨创建律师所,任大律师。受聘于哈商务会,为法律顾问,后兼任商务坐办,为关东老呔帮的诉讼提供诸多帮助,在关东声望甚高,很得少帅张学良的赏识,待为上宾。1925年,李大钊去苏联,他身为永平学友,曾为大钊筹资若干。仲甫与李墨林交情甚笃,后为儿女亲家。
樊树敏(1899~1944年)字荫堂,青年时在哈尔滨同记做事,时值奉票贬值,张作霖欲问罪于同记。武百祥得知樊树敏是樊仲甫的族侄,便差他协助仲甫与张学良处斡旋,同记才得以幸免。樊树敏为同记立了功,便升至大罗新二层经理。
樊路,1939年生,学字辈。196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2年赴美国内布拉斯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小麦遗传及细胞遗传。1984年回国,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遗传室主任、教授、研究员,著作颇丰。
樊安(1921~1993年)学字辈。北京朝阳大学毕业。日伪时期任天津棉纺六厂厂长。他不住日本人送给他的洋房,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企业家。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用李凤洲(地下党员)组织工人纠察队,阻止了敌伪的破坏,保护了工厂,使6000名工人免遭失业之苦,解放后在河北省纺织工业管理局任财物科科长。
樊涛,1924年生,早年随父亲去双城堡经商,后参加革命。解放后在哈尔滨建行工作,后任哈尔滨水利局局长,已离休。其子樊洪轩,曾任哈尔滨香坊区工商局局长,近况不详。
樊成和(1929~1991年)1944年参加革命,师职转业。任江南造船厂党总支书记、求新造船厂书记(军工)、六级部驻华东办事处主任。1991年病逝于上海。
乐亭的樊姓人在外地的很多,有成就的也不少,像樊树亭、樊树生等教授级12人,樊庆荣、樊树荫等离休或在岗的副处级干部30余人,大专以上毕业生60余人,还有为国捐驱的樊树才、樊廷起等英烈。去年中秋,民营企业家、财贸大亨樊静女士在县政协领导的陪同下,回乡寻根问祖,樊姓族人热情地接待了她,并与族人合影留念。情未尽,归有期,当晚樊女士与族人依依道别,行前她高兴地说:明年中秋,再回家看看。拙文一并献给樊静女士和像她一样的樊门游子。家在呼唤你们:常回家看看。
写在后面的话:樊氏宗谱中原没有洪、立两辈,1987年前,樊圃,字新珊,为他刚出生的长子(辈份最小,出生最早)取名洪业。以后同辈人生出就跟着他叫,洪字由此而来,立字同。现在立字辈亦有后人,宗谱已经用完,樊氏宗谱时值青黄,希望樊门德高望重者和有识之士再排新谱,来传承这既古老而又绚丽的宗族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