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 冬 dōng
〈名〉
(1) 会意。冬字的甲骨文和金文,都像一根绳线两端各打一个结,表示终端、终了之意。终结是它的本义,冬季是一年的终结,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冬季,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冬天的特点是结冰寒冷,所以小篆字形增加了取象冰块的底下那一部分,隶变后写成冬,成了表示冬天的常用字。
从先民的造字可以看出,古人的时间观念是和客观世界密切联系着的,文字构意的来源与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winter]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the 12th month]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end]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春、夏、秋、冬四个汉字里,我觉得冬字造得最有意思了。虽然冬是个会意字,但我看,它特象形。
甲骨文的冬字像白雪覆盖的两面坡的屋顶,两边是挂下来的冰凌,在冬日暖阳下,融化、聚积,水珠快要滴下来了。不然,就是像冬日屋檐下储藏了满满的过冬的柴火和粮食。
也像一对耳套,护住冬日里最容易冻坏的耳朵,让人们在凛冽的寒风里前行。
金文的冬则是人们穿上了毛茸茸的高筒靴,可暖和了。行走在冬天的雪地里,真应该有这样一双靴子。
也像是冬闲了,人们踩着高跷,在热闹的大街上尽情地狂欢。
小篆的冬字,也还造得不赖,一看就是年轻的女孩子,头上戴着暖暖的帽子——羽绒的、毛线的、各种各样好看的帽子,上身是厚厚的羽绒服,一双修长的腿上是紧身裤——有哪位姑娘把腿穿得很肥大的?
你看,冲着你笑,或者一转身跑远。
这就是冬。
楷体的冬,就索然了,寡味了。上面是纵横交错的几根枯树枝,下面摆出一副水落石出的样子。
记忆里的冬,首先是冷。小时候最鲜明的记忆,一是长年的饿,二是冬天的冷。如果不是太冷,我真是喜欢冬天。上学的时候,再冷的冬天也只有一双鞋子,贪玩弄湿了,第二天也只得穿进去。有一次,我把湿鞋子放在宿舍阳台上,第二天早上穿进去,感觉越来越冷,原来是脚的一点热气把鞋子里的冰慢慢融化了。
冬,四时尽也。冬是一个储藏的季节——秋收冬藏。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小时候参与最多的就是过冬的柴火的储藏了。那时候的柴火灶,一个冬天要烧掉多少柴火啊。从十来岁起,家里一年到头的柴火就是我和弟弟的事情了。冬天里,劈松木柴是一件快乐的事,上初中时,我劈柴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爸爸了。当然,这样的好柴火,我们自己是烧不起的——都得拿集市上卖了,贴补家用。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冬天,乡下最热闹的事情是演戏和婚礼了。村里演大戏的时候,我们下午就放假了,因为学校就在戏台子附近——怎么上课?天天下午看戏,直到现在我还喜欢看戏呢。
婚礼。每一次,村里的婚礼,都会带给我隐秘的喜悦或是淡淡的惆怅。哈哈,不知怎么搞的。
冬,四时尽也。冬,最大的盼头就是过年了。哦,对了,现在离过年还有几天?赶快搞个倒计时啊!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