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也有人这样断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两个标点符号的差距,意思却大为不同,前者的意思侧重于聪明的人喜欢山,仁慈的人喜欢水,而后者的意思则侧重于智者的乐是动性的,像水一样;仁者的乐是静性的,像山一样。不管如何解释,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智者也好,仁者也罢,总与生养我们的山山水水有某种程度的契合。
毛主席既是智者,也是仁者,因此他既有着水的活泼包容,也有着山的冷静厚重;他既爱中流击水,也爱攀登高峰。在他的诗词中,既有关于水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也有关于山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今天我们重点赏析的,是毛主席关于山的词作《十六字令三首》,词曰: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
首先是明确该组词的创作时间,现在大多数相关书籍中都记为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时间跨度有两年。
据《秦楼月·娄山关》毛主席自注: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1958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中,《忆秦娥·娄山关》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而以下诸篇则是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作于1958年2月,《七律·长征》作于1958年10月,而《十六字令三首》的创作时间处于两者之间。又据离天三尺三句出自贵州民谣,可知该词中描绘的山是湘贵一带群山。那么,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概与《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大约在1935年2月至5月间。
2
漫漫长征路,峰峦叠嶂,千山万壑,山路崎岖,千回百折。从江西、福建一直到贵州、云南、四川、甘肃,所到之处皆是崇山峻岭,绵延不绝。其中重要的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娄山,横断山脉中的夹金山、梦笔山、仓德山、打鼓山、拖罗山、岷山、六盘山等十八座大山,其中有五座是终年积雪的。
日夜奔行于崇山峻岭间。数倍于我之敌四面围堵,红军内部战略战术难以统一,诸事繁杂,难以理清头绪,心情难免沉郁。然而毕竟时不我待,敌人没有停止围堵的脚步,我方也丝毫没有喘息的时间,只有不停地奔走转移,或诱敌、或牵敌,或调敌……放眼但见峰峦叠嶂,延目唯有座座险峰。诗意,不知不觉汹涌澎湃起来。
3
《十六字令》本就是字数最少的单调小令,古来依此词牌填词的词家少之又少。原因无它,字数太少,既无益歌唱,也不好表情达意。但它也有长处,我们看它的字数排列:一。七。三,五。起首一字,陡然升为七字,随后马上降为峻急的三字,以较为舒缓的五字收尾,起承转收合,长短句式纵横交泰,错落有致,腾挪跌宕。正是由于字数的反差,才更适合抒发一种奇崛瑰宕的感情。
先看第一首,原文为: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快马加鞭,最早出自宋陆游《村居》诗生憎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明徐姬《杀狗记》载: 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快马本就是奔跑正疾之马,再加上一鞭,跑得就更快了。它强调的是速度,反应的却是一种急切的心情。离天三尺三,据毛主席自注,语出湖南常德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不过这也有可能是时间久了,毛主席记忆有了偏差。不说湖南常德地处丘陵地带,无甚高山。就说毛主席自注中的八宝山,也处于贵州省雷山县。据《贵州通志》上说:八宝山与太平山相连如屏,三面绝壁,无路可登。唯南面稍平,乌道羊肠,人迹罕至。离天三尺三极言山之高,唐李白《蜀道难》中云:连峰去天不盈尺。宋贺铸《渔家傲·荆溪咏》亦云:南岳去天才尺五。都是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山之高。
就文本层面而言,这首词的意思是,快马加鞭身不离鞍经过一座山,走远了回过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那山竟然如此之高,几乎与天连在一起了。
仔细咀嚼这十六个字,又是一番滋味。词人若是游山玩水,该是闲庭信步,优哉游哉从容不迫地领略山间风光。然而词人毕竟不是在游山玩水,而是在急行军。为何要急行军以至于快马加鞭未下鞍,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后面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这就是为何会惊回首,而不是回首惊,因为敌人的喊杀声已经隐隐从身后传来了。离天三尺三,是敌我之间近在咫尺的距离。
因此,此处的山更多的是压力,是包袱。毛主席在1925年12月1日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文中所指出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正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长征既是北上抗日反对帝国主义的需要,也是在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重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大转移。此刻,北上四川会合二六军团的路上有十数万敌军布置了口袋阵,东、南面追截之敌步步紧逼。
《十六字令三首》中的第一首,抒发的情感与《忆秦娥·娄山关》是一脉相承的,总体的格调是沉郁、压抑的。
4
接下来看第二首,原文为: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倒海翻江,出自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本意指水势之浩大,喻指气势或力量浩大。卷,毛主席手书曾写作搅。依倒海翻江之气势来说,卷似乎更贴切。巨澜指巨浪,《孟子·尽心上》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静水一潭,不见其壮美,就如大家写景状物,常常将死物写活,以动写静,于动中方见静物之美。万马战犹酣, 宋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中云: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又《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有句云: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可见写群山之壮美,古来便有群马之喻,以动写静,气势便起来了。酣本指痛饮、畅饮美酒,是一种饮酒的状态,也是饮酒的过程。从开始饮酒、劝酒,到猜枚行令,到微醺,到斗酒,乃至最后醉酒。气氛热烈而胶着,到最后甚至是无意识的。由此引申出来的酣战,如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中的英姿飒爽来酣战, 就是指久战未歇,且正处在激烈、起劲的势头上。
就文本层面看,词人是将群山比作巨浪万马。试看那绵延的群山,就如狂风卷起的阵阵巨浪;巨浪 奔腾,好似那万马在战场上厮杀正酣。这是将以动写静运用到了极致,群山本是静物,至多风吹树摇,木叶飘零。如杜甫来写,不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可若是在奔驰的骏马上坐观群山呢?这不就动起来了么!
前文曾提及倒海翻江卷巨澜中卷曾作搅,加上万马战犹酣中的战,这样极富战斗信息的字眼,不免让人迷糊。这首词,仅仅只是在写群山么?联想到第一首词中的追敌迫近,近在咫尺,这一首词描绘的会不会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一次遭遇战呢?敌人重兵迫近,局势危如累卵,我英勇的红军奋起杀敌,筑起一道道血肉长城,为大部队转移赢取更多的时间,正如那翻江倒海的飓风搅碎了巨浪。词人随着大部队转移,回头望,战士们激战正酣。
5
接下来看第三首,原文为: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锷,指剑锋,《庄子·说剑》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唐李商隐《井络》诗云: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险剑为峰。残,指残损、残缺、毁坏。传说天地之间以几座高山为柱,《淮南子· 天文训》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从文本层面看,这首词极写山之高、之险。山有多高呢?刺破了青天。山有多险呢?就像没有残缺的剑刃。只有这样的既高且险峻之山,才能成为天地之柱,即便天要掉下来了,它也能将之顶住。
就如前文所说,第一首写得是追敌迫近,第二首写得是遭遇战,那么第三首写得便是战斗胜利。看啊,英勇的战士们打了大胜仗,就如高山刺破了青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以少胜多,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锷未残指的是战斗损失小。而正是有了这样英勇善战的战士们,即便天要塌了,即便敌人重重围堵,我们的革命依然能够继续下去,并且取得最终的胜利。
6
有人称毛主席的诗词是诗与史的有机结合,一首诗词必定或明或隐地记录着一段历史,堪称现代版的史诗。纵观秋收起义到长征时期的毛主席诗词,单纯写景状物的是极少的。这样看来,《十六字令三首》如果只是写山就显得有些突兀。
通读这三首词,不管是山的形象,还是遣词、造句、用典、用韵,抑或是情感、气势等方面,都是层层递进的。先沉郁,后热烈继而激昂。重点是山的形象,第一首中的山离天三尺三,是沉重的,甚至给人以压迫之感;第二首中的山是热烈的,它倒海翻江卷巨澜 万马战犹酣;第三首中的山是雄伟的,因为它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那么同是山,为何在词人眼中却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呢?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这三首词很可能是在描绘一场战争的不同阶段。
或许正是由于战事紧急,戎马倥偬,词人才会选用极为短小精悍的《十六字令》来表情达意。不过虽然是十六字小令,但这三首词的格调却是既沉郁又雄浑豪放的。运用的修辞手法也多重多样,有夸张、比喻、象征、衬托、赞叹、抒情、寄意并举等等。同时这三首词同调重奏复沓、往复旋还,节奏紧凑,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当真是非同凡响。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