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紫湘
千家峒是世界瑶胞共同向往的精神家园,有如晋代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如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东方神秘之域香格里拉,这是三个足以安放人类灵魂的词汇。
千家峒,千家瑶人居住的大峒。这个峒字,就是山洞、田洞、山间盆地的意思。中华大地上有很多这样的地形地貌,因此千家峒在哪里,就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在南京十宝殿一带,有的说在浙江会稽山一带,有的说在广西石碧洞,有的说在湖南临湘龙窖山,甚至还有千家峒在台湾附近的传说。当代瑶文化研究学者,通过归纳和分析,把千家峒可能的位置缩放在湘桂边境的都庞岭一带,最终锁定湖南永州江永县大远瑶族乡,如今已更名为千家峒瑶族乡。
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我走近千家峒,走进千家峒。在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题写的千家峒峒标前,我停下脚步。这座由十二节牛角和一支长鼓组成的峒标雕塑,是江永县于2002年举办国际瑶族盘王节时修建,基座是四块白石,象征千家峒里四块肥沃的大田。峒标左侧是流水潺潺的大远河,右侧矗立着嵯峨的穿岩山,修建千家峒到江永县城的公路时炸掉了一部分山崖。公路就傍着穿岩通过,所幸没有毁损岩洞。此前人们进千家峒,必得从穿岩中过。这个岩洞很容易让人想起《桃花源记》的描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千家峒源流记》记载:穿岩洞口狭隘,只有八十斤重的牛才进得去,后来瑶胞把它凿宽了,三百斤的牯牛也能通过,至今还可以看见钢钎錾凿的痕迹。洞深十丈左右,深邃处幽暗无光,穿过去,即进入到千家峒三峒中的下峒。修筑公路以后,穿岩再无人行。
登上穿岩山的山顶古战场观景台,向下俯瞰,整个千家峒下峒的风光尽收眼底,群山环绕,一水中流,果真是一处风光旖旎的世外桃源。千家峒里大峒田,三百牯牛犁一边;还有半边犁不到,牲猪马鹿里头眠。鹅颈大田、马颈大田、南蛇大田、平西大田,瑶胞们如此称谓这一方神奇的土地,他们的先人曾在此与世隔绝之境繁衍生息,过着自给自足、没有皇粮国税的自在生活。大约在元朝大德年间,民族压迫酷烈,官府发现了千家峒,强行征粮收税,瑶民反抗遭镇压,集体逃离千家峒。大德王九年三月十九日,众瑶人起脚出千家门楼,上桑木源。过了枫木凹下云盖,来到道州浮桥,过了三天三夜不断丝……(《千家峒古本书》)迁徙之前,他们把供奉盘王的香炉打破成十二块,十二姓瑶人各拿一块;把一根水牛角锯成十二节,每姓各持一节。又喝血酒盟誓:铜打香炉三斤半,黄金四两五钱三,瑶家各姓拿一块;牛角锯成十二节,每姓一节各自飞。相约五百年后香炉牛角合得拢,来日子孙又搬回。由此,种下了代代瑶族子孙搬回千家峒的梦想,也种下了他们执意找寻的艰辛努力和泣血因果。
从清代开始,大大小小的寻找返回千家峒运动在各地瑶族同胞中此起彼伏。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七月,从湖南江华迁徙至云南、广西等地的瑶胞邓元珠,写信给留在老家岭东大源心冲的亲戚朋友,宣称在广西柳州府石河县找到了祖先居住的千家峒,邀亲友前去开垦定居。他为此专门付了三两银钱作行路费,请人送往故乡。这封《路引信》在江华数代瑶胞之间流传,发酵着搬迁的幻想。民国二十一年(1933)江华平冲口村十几户瑶族同胞变卖家产,筹集资金,前往石碧洞拓荒,遗憾的是天不遂人愿,开垦种植失败,春种冬无收,只得返回江华瑶山。民国三十年(1941),广西金秀、蒙山、荔浦等地的瑶民,酝酿大规模的搬回千家峒运动,发动百数瑶民组成飞虎队,进行武装迁徙,后被国民党军警滞阻,强迫解散,还枪杀瑶民领袖2人,逮捕3人。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不断有瑶胞在湘桂边境都庞岭一带山区,寻找千家峒。最典型的例子是荔浦县蒲芦乡瑶民赵德标,其一家三代人寻找千家峒,祖父、父亲耗尽家产,多年寻找,未能如愿。1983年秋天,赵德标在两个外出弹棉花的江永瑶民引导下,来到大远瑶族乡,经过仔细观察和了解,认定这里就是他们祖先居住过的千家峒。这以后,陆续有很多人来到大远瑶族乡要求定居,因为接收安置困难,只得返回。赵德标将女儿嫁给大远乡的一名瑶族青年,全家随女儿迁来定居。
千家峒,千家瑶人的梦。现在终于有了一方可以寄寓梦想的土地,又岂能不来朝拜。进得千家峒内,我在当地文友的指引下,一一辨认了对应《千家峒古本书》和《千家峒源流记》记载的鸟山、马山、平石岩、石童子以及狗头山的石狗头等寓有人文含义的景观,然后来到位于千家峒中心位置一一中峒的盘王广场。这是江永县筹资修建的一个以祭祀、观赏和休闲为特色的公益性生态广场,核心为一座巨大的盘王塑像和十二根长鼓图腾柱组成的花岗岩雕塑群,辅以入口公园、主题文化园、繁花似锦园、珍稀植物园等多个生态休闲园区。自2012年建成开园以来,即成为各地瑶族同胞前来祭祀祖先盘王的祈福圣地,那些苦苦追寻精神家园的瑶胞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安顿灵魂的居所和载体。
由盘王广场往北,即是千家峒三峒之上峒,溯大远河大溪源进入深山密林,山险谷幽,风景优美,已辟为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园内的大泊水瀑布尤其壮美。山脚下的刘家庄,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历时三年,将散居于七个自然村的老旧民房拆除,集中新建300栋乡村连体别墅,村内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完备,有提供餐饮、住宿、购物服务的农家乐20余家,瑶族民俗文化表演厅1座。在这里选择一家农户小住数日,尽享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宁静时光,品味生活的甘甜,让人深信——千家峒就是世上最好的地方。
我想起昔日流离失所的瑶民的哀叹:世上没有千家峒,哪里都不是千家峒。遭逢乱世,漂泊不定,无处安生,到处都不是千家峒。如今,恭逢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处处都是千家峒。
[责编:黄柳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