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xuān)为象形字,甲骨文象水中漩涡回旋形,或加出一条河岸,以突出河水回旋之意,篆文加出两条河岸并整齐化,与回同源同义。讹变隶定后皆书写作亘,以日字代替了水回旋形,字形遂难以析解。
由水回旋泛指回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部》:亘,求回也。徐灏注:物在上下之间盘桓也。王筠句读:谓有求而亘回也。人求一物而忘其所在,则必上下盘旋以搜索之。
凡从亘取义的字皆与回旋等义有关。
桓,本指古代邮亭旁边用为表识的柱子,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说文·木部》:桓,亭邮表也。徐锴系传:亭邮立木为表,交木于其端则谓之华表,言若华也。古者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邮,过也,所以止过客也。表双立为桓,《周礼》云:‘执桓圭。’郑玄以为若宫室象,则谓若双立之柱也。汉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贯以方板,名曰桓表,县所治两边各一。《汉书·酷吏传·尹赏》:便舆出,瘗(yì,掩埋,埋葬)寺门桓东。颜师古注:如淳注曰:‘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和,今犹谓之和表。’即今华表也。
华表,古称桓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桓,亭邮表也。《檀弓》注曰:‘四植谓之桓。’按:二植亦谓之桓,一柱上四出,亦谓之桓。《汉书》:‘瘗寺门桓东。’如淳曰:‘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和,今犹谓之和表。’师古曰:‘即今华表也。’桓本义是作为表识止客回还的木柱子,后来政府部门立在治所两旁,作为表识和装饰,天安门前的华表即古代所称的桓表。又称诽谤木,以申纳谏之意,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后亘不单用,其回旋义保存在盘桓一词中,《正字通·木部》:桓,盘桓难进貌。
汉代妇女有盘桓髻,乃盘卷屈折其发而成,崔豹《古今注·杂注》:长安妇人好为盘桓髻。到于今,其法不绝。唐吴融《个人三十韵》:髻学盘桓绾,床依宛转成。《谥法》:辟土服远,克敬勤民,皆曰桓。齐桓公可当桓谥,汉桓帝为什么亦谥桓呢?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东汉的倾颓,与汉桓帝的重用宦官是分不开的。
垣的本义是墙,《说文·土部》:垣,墙也。段玉裁注:此云垣者,墙也,浑言之;‘墙’下曰垣蔽也,析言之。……垣自其大言之,墙自其高言之。《释名·释宫室》:垣,援也。人所依阻,以为援卫也。古代音同音近的字往往字义上亦有联系,从此入手进行训诂,称为声训。古时的城池或官署都会有院墙,故引申为城池,或某些官署的代称,如城垣、省垣、丞相垣等。也指古代的一种粮仓,《荀子·富国》: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jiào,地窖)仓廪者,财之末也。杨倞注:垣,筑墙四周以藏谷也。垣环于四周,有回旋义。
宣的本义是天子宣室,《说文·宀部》:宣,天子宣室也。从宀,亘声。段玉裁注:盖谓大室也。……天子宣室,盖礼家相传古语。亘为声符,亦兼意符,室大始有回旋余地,如果很逼仄,就只有局促了。《淮南子·本经》:武王甲卒三千,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高诱注:宣室,殷宫名。引申为宽广,清朱骏声通训定声:宣,……与宽略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毛传中》:宣与广义相因。又引申指周遍,《尔雅·释言》:宣,遍也。郭璞注:周遍也。《诗经·大雅·桑柔》:秉心宣犹,考慎其相。郑玄笺:宣,遍。……乃持正心,举事遍谋于众。《西游记》里的巨灵神和《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用的都是宣花斧,即斧身饰满花纹的斧,说明武器制作的精美,和画戟一样,也可以用作仪仗。
宣花斧
又引申为传播、宣扬,《广韵·仙韵》:宣,布也。《尚书·皋陶谟》:日宣三德。孔传:宣,布。就是广泛地、周遍地让人知道,即广布周知。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唐玄宗时又加封为文宣王,宣为谥号,善闻周达曰宣。一曰圣善周闻曰宣。宣又引申为通,《广韵·仙韵》:宣,通也。《左传·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泽。杜预注:宣,犹通也。中成药通宣理肺丸的功效之一就是宣肺止咳。
亙(gèn)为会意字,甲骨文从二(表示大地),从上弦月,会大地之间上弦月渐盈之意,天地之间月永恒,故金文另加心,用以表示心永恒不变,后月讹变为舟,隶变后舟又变作日,《颜氏家训·书证》:案:弥亙字从二间舟,……今之隶书转舟为日。楷书写作亘,与亘(xuān)字形相同,但因为亘(xuān)不单用,故不会造成冲突。但要明白,桓垣宣与恒所从之亘来源不同。
自明梅膺祚《字汇》始,亘字不再从日而明晰为亙,以与亘(xuān)区别开来,相应的恒字亦变为恆,一直到民国都是这样用的。建国后将亙作为亘字的异体字废除,亙恆又写作亘恒。故亙的本义指上弦月渐盈,《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亙,如日之升。(此处亙亦写作恆,读作gēng,毛传:恆,弦。郑玄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天地之间月亮从古至今不断,故引申为空间上或时间上连续不断,明杨士奇《从军行六章》其三:旌旗亙千里,戈矛霜雪寒。又引申为横贯,如横亙、亙古未有。天地之间月亮弦、望有定,故用分化字恆表示长久、固定不变,《孟子·梁惠王上》:无恆产而有恆心者,惟士为能。儿童七八岁时开始褪牙,长出的牙齿称为恆齿。后又虚化为副词,表示经常,《孟子·离娄下》:爱人者,人恆爱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钻石恆久远,一颗永流传,这里的恆即为副词。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