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毛主席为中国未来思考,化用湖南民谣,创作了三首《十六字令》。
这三首小令全部是以山字开头,写出了长征过程中的艰险,以及对战局变化的感受,同时歌颂了红军像山一般坚不可摧、锐不可当的革命精神。
另外,大家通过这一组小令会发现:毛主席在壮年时代,已经把他的创作要向民歌取经的想法,付诸实践了。
通过向民谣取经写出的小令,读起来气势宏大、惊心动魄,更容易让普通人找到共鸣。不过由于这三首小令并没有留下标题,因此对于它的创作主题,一直无法确定。
比如,一些人认为,这三首小令应该是创作于极短的时间之内,否则主题不可能连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根据山势判断,它们是写于不同时期。
另外,对于三首小令中的每一首,具体是写人还是写景,也有分歧。比如臧克家先生就认为,三首小令中的第二首,只是单纯在写风景,但是另一些学者则有不同意见。
民歌变化而来的《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或者归字谣,源于唐代湘中民间乐曲,后来演变成宋词小令。字数按一、七、三、五来排列。只有一个正格,和一种变格。
有意思的是,《十六字令》本来就属于唐朝时期湖南的民谣。而毛主席填《十六字令》的时候,又巧妙地化用了,近代湖南民谣的歌词。
毛主席曾经在这三首小令的第一首下面作了备注:
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毛主席第一首小令写的是什么。
《十六字令·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在不考虑背景的情况下,我们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一首小令,眼前看到的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下同)骑着快马,在山间奔跑的情形。
在他的背后,有追兵。当他冲出一段距离后,成功地甩脱了追兵。这时他才回过头来,意识到危险,因此用到了惊回首三个字。
为什么他纵马疾驰的时候不惊,已经脱险以后,回首却惊?那是因为,他刚刚开始纵马疾驰的时候,根本来不及惊。
他不是受恐惧的情绪的影响,才纵马疾驰了,他是受理性思维的支配而行动。因为在他的大脑中,有一个理性的声音,在召唤他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是什么样的选择呢?这个时候,我们结合时间背景来看,这个正确的决定就是——红军长征。直到大部队安全脱险以后,才意识到:如果当初没有这么做,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成:这个人一直在纵马奔跑。此时,前方出现了一道很深的山涧,涧下是万丈悬崖。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他根本来不及下达停止的命令,跨下的马匹已经纵身一跃,飞到了山的对面。然后,他惊回首,说了一声:好险!
与此同时,他看到自己身处在山巅最高之处。高到什么地步呢?离天三尺三。不过,还有第三种解释。因为湖南民谣里面,曾经说过: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可是他被追赶时 ,跑得太急了,到了该低头的地方没有低头,到了该下鞍的地方,也没有下鞍。等到他跑到山巅,才发现民谣说得很对。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离天实在太近了,跑太快,脑袋不就撞到天上了吗?以那马匹奔跑的速度,脑袋不被撞是很难的。
所以这首小令的寓意是:词中人当时选择了一条普通人不会走,即使要走,也会非常小心走的路;但是词中人却选择了急行军的方式,不顾艰难险阻,顺利地通过了。
因此这组小令的第一首,看起来是非常有画面感,非常惊心动魄。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这三首小令中的第二首。
《十六字令·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这一首小令从字面上的意思看,是在写山势。一座座山峦,连成一整片。它们好像是一片大海,海上巨浪翻滚。又像一万匹战马,在混战中的情形,非常壮观。
唐诗《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中说: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就是把成片的山峦比喻成大海的波浪,正滚滚向东流。
因为用大海或者群马来写群山,是有先例的。因此,臧克家先生认为,这一首小令纯粹就是用比喻,来描写山的形象。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一首小令写于四渡赤水之后。
当时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之下,把国民党几十万大军都抛开了。所以这首小令表面上在写山,事实上又描写了战争中万马奔腾的场面,非常壮观。
又有人说,这首小令的内容,和红军长征途中的黎平会议有关。其中第二首写的是山峦的群体形象,托物咏志,借景抒情,突出了黎平会议的历史作用。
因为在黎平会议上,毛主席确定了向贵州进军的正确主张,才让红军转危为安。毛主席在这里以万马奔腾的景象,描写红军在新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战斗力增强了。
可是臧克家先生作为我国著名诗人兼作家,为什么坚持说这第二首只是单纯在写景呢?其实他是出于对这一组小令整体布局的思考,才提出这种观点。
前面已经说过,第一首小令主要是写人。描写一个人通过急行军的方式,冒着天险,摆脱了追兵。第二首小令从创作有张有驰的角度上来说,就该驰了。
因此第二首小令就不能再写打仗,而要写一下风景。并且,第一首写人,第二首是写景,才能和第三首的人、景合一,达到天衣无缝的配合。
《十六字令·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这里的锷,指的是刀剑的锋刃,这一首小令是把我们的革命队伍比喻成了这座山。这一座山,它锋刃如刀,刺破了天穹。它就像我们的革命队伍一样,是坚不可摧的。
纵然身经百战,锋棱仍在,还可以继续作战!当青天摇摇欲坠之时,它就是擎天之柱,会把整个世界撑起来。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日渐显露。1935年11月,日本人唆使汉奸殷汝耕,成立了所谓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致使22个县宣告脱离政府的管辖。
在北平,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眼见中国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而国民党却不主张抗日,反过来要打内战。
针对这一现象,毛主席写词说:共产党就是拯救中国的擎天柱。天欲坠,赖以拄其间。天塌了,中国共产党会撑起来。
请人民放心,中国共产党锐不可当的锋芒,依然还在!只要中国共产党还在,这个天就不会塌,中国就不会亡!
第三首小令,事实上就是把第一首小令的人和第二首小令的景结合到了一起,借山来比喻中国共产党,表达革命者的志向和精神面貌。
那么,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一看,臧克家先生为什么要坚持说第二首小令是写景的。因为第一首写人,第三首是人、景合一,第二者如果是写景,这一组小令的布局就十分合理了。
假如第一首写的是一群人紧张的奔波场面,第二首理解成是在描写区域战争的场面,第三首理解成全国抗日,或更大范围的战争,那么这一组词读下来,情绪就有些紧张了。
不过,像诗词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启发读者的发散思维的。因此在不同的人看来,它的确只是在讲述不同的内容。
最后谈一下,关于这组词到底是一气呵成还是分次创作的看法。这一组词是在1934年到1935年红军长征的途中创作的。有人认为,它们并不是一次成型,而是毛主席分多次创作。
1958年,毛主席给《忆秦娥·娄山关》作注时说,这三首《十六字令》是过了岷山写的。然而有些学者,非把这三首小令中每次描写的山和现实中的山去做一一对照,于是争论不休。
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三首小令的结构比较严谨,它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太可能是毛主席分几次写下来的,应该就是一气呵成的。
其实,毛主席的记忆力是非常好的,他完全可以在长征结束以后,回忆起当初的心情。不过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在创作方面非常严谨,通常写完了诗词以后,会反复修改。
最后,直到改到自己满意了再发表出来。所以这三首《十六字令》,也有可能是毛主席分多次写好的作品。因此,后世之人在下结论时,不能太武断。
结语
毛主席的《十六字令》,托物言志,志向宏大。从表面上看,是一曲对革命队伍和工农红军的赞歌,仔细琢磨,又体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豪迈与担当。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队伍,就是唯一能拯救中国和世界的力量。词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大无畏的精神、勇气和担当,才是其魅力真正的来源。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