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周易》第二十卦,观卦,风地观,巽上坤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序卦》曰:物大然后可观也。故受之以观。】
--------------------------------------------
观卦象征观察:把手洗干净,但虽还没有供献祭品,却已经可以看出充满诚敬的样子。(盥:,祭祀前洗手。荐:供献祭品。孚:诚信。颙:肃敬。若:语气词)
《彖传》说:站在高处,眼界阔大,纵观一切。要温顺而谦逊,以持中守正的观念去观察万事万物。观看祭祀,祭者把手洗净,还没有供献祭品,已经表现出充满诚敬的样子,在下面观礼的人就会受到感化。观看天然的神奇规律,四时交替毫无差错;圣人借用这种神奇规律来施行教化,就能使天下人顺服。
《象传》说:风流行于地上,象征观察。先代君王因此巡视四方,观察民情,实行教化。
-----------------------------------------------
1.程传 :《观序卦》: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观》所以次《临》也。
凡观视于物则为观。为观于下则为观。如楼观谓之观者,为观于下也。
人君上观天道,下观民俗,则为观。修德行政,为民瞻仰,则为观。
风行地上,遍触万类,周观之象也。
二阳在上,四阴在下,阳刚居尊,为群下所观仰,观之义也。
在诸爻则唯取观见,随时为义也。
2.本义:「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也。九五居上,四阴仰之,又内顺外巽,而九五以中正示天下,所以为观。
「盥」,将祭而洁手也。「荐」,奉酒食以祭也。「颐然」,尊严之貌。言致其洁清而不轻自用,则其孚信在中,而颙然可仰。戒占者宜如是也。
或曰:有孚颙若,谓在下之人,信而仰之也。
此卦四阴长而二阳消,正为八月之卦,而名卦系辞,更取它义,亦扶阳抑阴之意。
3.程传 :子闻之胡翼之先生曰:君子居上,为天下之表仪,必极其庄敬,则下观仰而化也。
故为天下之观,当如宗庙之祭,始盥之时,不可如既荐之后,则下民尽其至诚,颙然瞻仰之矣。
「盥」,谓祭祀之始,盥手酌郁鬯于地,求神之时也。
「荐」,为献腥献熟之时也。盥者事之始,人心方尽其精诚,严肃之至也。
至既荐之后,礼数繁缛,则人心散,而精一不若始盥之时矣。
居上者,正其表仪以为下民之观,当庄严如始盥之初,勿使诚意少散。
如既荐之后,则天下之人莫不尽其孚诚,颙然瞻仰之矣。颙,仰望也。
4.集说
(1)《朱子语类》云:自上示下曰观,自下观上曰观,故卦名之观去声,而六爻之观皆平声。
或问:伊川以为灌鬯之初,诚意犹存,至荐羞之后,精意懈怠。《本义》以为致其洁清而不轻自用,其义不同。曰:盥只是浣手,不是灌鬯。伊川承先儒之误。若云荐羞之后,诚意懈怠,则先王祭祀,只是灌鬯之初,犹有诚意,及存羞之后,皆不成礼矣。
问:若尔,则是圣人在上,视听言动,皆当为天下法,而不敢轻,亦犹祭祀之时,致其洁清而不敢轻用否?曰:然。
又云:祭祀无不荐者,此是假设来说,荐是用事了,盥是未用事之初。云不荐者,言常持得这诚敬,如盥之意常在。若荐则是用出,用出则才毕便过了,无复有初意矣。
问:有孚颙若。承上文「盥而不荐」,盖致其洁清而不轻自用,则孚信在中而颙然可仰;一说下之人信而仰之,二说孰长?曰:从后说,则合得彖辞下观而化之义。问:前说似好。曰:当以彖辞为定。
(2)冯氏椅曰:卦叠艮之画,有门阙重复之象,故取象于《观》。
(3)龚氏焕曰:《易》之名卦,以阳为主。在阳长之卦,固主于阳而言。
在阴长之卦,亦主于阳而言。主于阳而盲者,所以扶阳也。
此四阴之卦,不曰小壮而曰《观》也,四阳之卦,有曰《大过》;四阴之卦,有曰《小过》者何?阴可以言过,而不可以言壮也。然《大过》之四阳,过而居中;《小过》之四阴,过而居外,亦崇阳抑阴之意。
(4)蔡氏清曰:平庵项氏云:此但以「盥而不荐」,象恭己无为耳。
(5)愚谓恭己二字则说得,无为二字难通。无为者,圣人德盛而民自化,不待有所为,非不轻自用意也,无为岂可用心乎?虽尧舜亦不能自期于无为。至于神道设教而天下服,则是观之极致,圣人之能事,是则所谓无为者。
(6)林氏希元曰:盥将以荐,岂有不荐之理?曰,「盥而不荐」,特以明敬常在之意耳。盥而不荐,就祭祀上说,则「有孚颙若」,亦是就祭祀上说,为观之意,则在言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