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是《周易》第二十三卦,卦体为艮上坤下。艮为山,坤为地,山地剥。
《说文》:剥,裂也。剥的本义为割裂,用刀割物,引申为剥离,脱落,侵蚀,衰微等。
《剥》亦消息卦,阴长消阳,其象,五阴一阳,阴生于下而渐至于盛,群阴剥阳殆尽,仅余一阳悬系于上,故名之为剥。
《序卦》说: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
贲卦昭示的是文饰之美,然而极尽文饰,质不胜其文,则变成虚假,伪装。文质彬彬,是素朴的升华,根本的茂盛;华而不实,是灵魂的丧失,正气的凋零,所以贲卦之后续以剥卦。
没有贲饰,则人类生活显得素朴无文,缺乏靓丽与生气;过分文饰,则人类社会又将丧失天真与纯洁。徒有其表的华丽比赤裸裸的粗鄙更可怕,所以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荀子也说:称情而立文。(《礼论》)浮夸,注水,包装,炒作,其道大行,损毁的是人类灵魂的正直与诚信。
文王为《剥》所系卦辞为不利有攸往。
《玉篇》:往,行也,去也。
剥卦上艮下坤,坤为顺,艮为止,故曰不利有攸往。一阳止于五阴之上,不往也。不往而据众阴,三应而五承,此所以利,往则无利。
朱熹说:五阴在下而方生,一阳在上而将尽,阴盛长而阳消落,九月之卦也。
以天道言,阴气盛则阳气微,万物剥落。以人事言,小人之势强则君子之势孤。君子审时度势,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势不可为则不为。
《系辞》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为君子谋,不利有攸往,待时也。
《杂卦》曰:剥,烂也。物必至于极而后变,事必乱极而后治。以卦之消息言,《剥》而后《坤》,《坤》而后一阳来复;以时言,《剥》九月,《坤》十月,时过则境迁。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首剥举卦名,后剥释卦义。柔谓阴爻,阴爻为柔;刚谓阳爻,阳爻为刚。自《姤》而《剥》,阴长阳消,至《剥》五阴逼一阳,故曰柔变刚。此以阴阳消长诠释卦名和卦义,言阴进阳退,变刚为柔。
阳为君子,阴为小人。卦辞不利有攸往,意思是说小人道长。
《剥》之内卦为坤,坤为顺,外卦为艮,艮为止,故曰顺而止之。
观,察看,审视。
审视其象,小人道长,顺而止之。君子审时度势,观《剥》之象,效坤之顺,行艮之止。顺以安分,不与小人争长;止以待时,不与小人竞进。
尚,崇尚,重视。消息,消退和生长。盈虚,满盈与亏缺。天行,天道,天体运行规律。
天之阴阳有消息盈虚。君子重视阴阳的消长盈虚,因为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此以卦体之德诠释卦辞和卦义。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艮为山,坤为地,山附着于地是剥卦之象。
山巍然矗立,无时不受风雨剥蚀,然而久不崩塌,因其安居于地上。山之高增地之厚,地之厚所以载山之高。
上谓在上者,指君王侯伯;下谓在下者,指生民众庶。宅,居,喻政治地位。
君王侯伯观剥卦之象受到启示,厚养下民以安其所居。
程颐说:下者,上之本,未有基本固而能剥者也。故上之剥必自下,下剥则上危矣。为人上者,知理之如是,则安养人民,以厚其本,乃所以安其居也。《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卦取下剥上为义,《象》以上厚下为用,圣王所以贵民,省刑罚,轻徭役,薄税敛,与民休息。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