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经过他看的风水,家族一定能够转运,甚至连族人的阳寿都能预测

古时特别注重葬礼,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其家属必然会给他带一些陪葬品,希望他在下面也能过得很好。这虽然是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却引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陪葬品遭到了盗墓贼的惦记。

凡经过他看的风水,家族一定能够转运,甚至连族人的阳寿都能预测

秦汉时期,国家掀起了一阵厚葬之风,不管是君王还是平民百姓,大家都认可这种风气。于是,整个帝国三分之一的财产都葬到了死者身边。汉朝末期,很多人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开始想起了这些下葬的财宝,争先恐后地去挖掘、盗取。最后,这股盗窃的风气一直延续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实,西汉时期就有了盗墓的行径,那时候,国家允许私人铸铜钱。那么,铜材从哪里来?只能通过盗墓,找到铜制品,把它们熔了铸成铜钱。先秦时期,随古人下葬的都是铜剑和青铜兵器,这些物品都可以拿出来铸钱。由此可见,铸钱这一行业更是推动着盗墓行业的发展。

凡经过他看的风水,家族一定能够转运,甚至连族人的阳寿都能预测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这些地方诸侯为了自己的霸业,不得不想尽办法弄钱。什么方法来钱快呢?当然是盗墓了,从死者身上刮一点,就像是白捡到的便宜。那时候,董卓、曹操、孙权等人都喜欢去盗墓,大量敛财。这其中,当属董卓最为突出!

董卓占据洛阳和长安,这里本就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周边埋葬的帝王陵墓自然很多。由于,董卓喜欢财富,故命人把周边的皇陵都挖了一遍,将能盗走的陪葬品都给拿走了。后来,与东晋并存的十六国,这些小国家的君主也喜欢盗墓,甚至,在墓地上搞开发,破坏了墓地的原貌。

最终,经过这几个时期对古墓的破坏及摧残,能保存下来的古墓就变得非常少了。我们都知道,盗墓跟考古不一样,考古要考虑文物的保护,所以,其施工过程十分的小心谨慎。但是,盗墓却非常简单,盗墓者只需要用最便捷的方式打开墓室,他们不会考虑这个过程中会不会破坏文物。

凡经过他看的风水,家族一定能够转运,甚至连族人的阳寿都能预测

现代,对那些遭到盗掘的古墓进行勘察后,发现这些古墓都是埋葬没多久就被盗墓者打开了,拿走了里面的陪葬品。但有时候墓地遭到破坏不一定是为了陪葬品,可能是为了破坏坟墓的风水。这种事情在三国时期比较流行,破坏坟墓的风水,企图终止这家人的好运。

三国时,有位易学大师非常有名,他的名字叫管辂,擅长占卜之术,对于墓葬的风水知识也十分精通,帮助过很多人通过风水来改变命运。曾经,管辂非常看好毋丘俭的坟墓,认为他是最懂得挑风水宝地之人。史籍介绍:辂随军而行,过毋丘俭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问其故,辂曰: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

这里提到的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都是古代的神兽,是指导风水的四灵。

凡经过他看的风水,家族一定能够转运,甚至连族人的阳寿都能预测

在《三国志》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郭恩的几个兄弟都患上了脚疾,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巧,就找来管辂为他们卜上一卦。管辂的卦象显示,他们郭家的墓地里有女鬼在作乱,才会使活人过得不踏实。原来,郭恩生前因为贪财,谋害了一位女子,这位女子不甘心,死后一直潜伏在郭家的墓地。

当时,信都令家的女子相继生病,全家人都觉得很是奇怪,便请来管辂为他们查明真因。管辂经过占卜,得知他们家的北屋下埋了两具男性尸首。之后,信都令让下人挖开北屋的地面,果然发现了两具尸首。于是,信都令请来道士,将尸首迁移到了其它地方。没过多久,全家人的病都好了。

不得不说,管辂占卜这个事情肯定涉及到了迷信的东西。可是,从这个事情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墓地的风水可以影响一个家族的运势。因此,很多人家都愿意通过迁坟来改变家族的命运。正元二年(255年),管辂长叹道: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上天赐给我聪明才智,却不让我长寿,也就能活到47岁,看不见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后,也就能活到48岁。

果然,正元三年(256年)二月管辂死,享年47岁。

凡经过他看的风水,家族一定能够转运,甚至连族人的阳寿都能预测

安阳发现的曹操墓,在埋葬后不久被盗,里面很多东西都被毁坏了,包括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墓志、哀册等。更惨的是,曹操的尸首还被人破坏了,只剩下了头盖骨,其它部位都找不到了。由此,专家猜测,这很可能是曹操的仇人所为。可以说,盗墓者的这种行为是极具毁灭性的,他们不仅破坏了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物品,还阻断了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及历史的追溯。

如果,这些坟墓无法被确定墓主人的真实身份,那么,我们该如何知道史籍的记载是否真实呢?

所以,三国时期的皇陵几乎没有幸存下来的,就算有其真伪也难以辨认了。1970年,有人在河北邺城附近发现了曹操墓。后来,经过挖掘,发现里面只有少量的陶器。因此,这座陵墓被确认为不是真正的曹操墓。此外,盗墓者的猖獗让墓主不得不考虑多设几座假的坟墓,可是,这么多假坟墓,却让现在的考古专家非常头疼,也真是够难为他们的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董卓列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