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俗话不仅仅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而且有些俗话,如同绕口令般,让人读来觉得朗朗上口,例如一句俗话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在农村,还有一个类似的俗话,叫——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这句俗话,又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呢?
第一、五十不建房
人到了五十岁,年过半百,在古代,五十岁被称为知命之年、知非之年,五十岁而知天命,此时的人,已经过了中年,是中年与老年的过渡阶段。而下一辈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正值壮年。
在农村,建房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建房子要购买很多耗材,要请很多人力,是一件非常耗资的事情,而人到五十岁时,就应该为自己的晚年着想了,建房子的事情,应该交给子孙后代去做,切不可将自己用来养老的钱财,全给儿孙建房子,因为这是一种变现的溺爱,要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长大了,就该放手,让他们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二、六十不栽树
人到了六十岁,被称为耳顺之年,也称为花甲之年,六十岁时古代三寿中的下寿,步入六十岁,则进入了老年,尤其是在古代人均寿命较低的情况下,六十岁甚至可以被称为高龄。
人到六十岁,身体处于衰老阶段,之所以说六十不栽树就比较好理解了,栽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种过树的朋友便清楚,仅仅说搬运树苗,就是一大考验,更何况还要给树苗挖坑,填坑,浇水。树并不是种下了去完事的,此后还要时不时去施肥,锄草。
总而言之,种树是一件重体力活,种一天树下来,则是筋疲力尽,而人到了花甲之年,身子骨较弱,承受不了种树这样的的体力活,因此才说六十不栽树
第三、七十不做衣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人到了七十岁,被称为古稀之年或从心之年,此时已经完全步入了老年,身体各个器官开始衰弱。而栽衣是一件针线活,并不是说人到七十岁眼睛不好使,有些老人到了七十岁,还是眼睛还是看得清清楚楚。之所以说七十不做衣,是因为做衣非常消耗人的心性,人到七十岁,难免心性不济,此时应该修心养性,而不是消耗心性。
总结:
以上,便是农村老话: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的解释,人到五十岁,要为自己的老年储蓄,要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可再溺爱孩子,人到六十,不要去做重体力活,人到七十,则要注意修心养性,不可耗费心力。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