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一些表示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豆蔻、不惑、花甲、耄耋等称谓,其实古代的年龄称谓名目繁多,而且来历也很有意思,着实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那么,这些称谓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代年龄称谓的含义及来历吧。
1、汤饼: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刘禹锡《送张盥诗》: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生麒麟。
2、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开始学说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3、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4、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5、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6、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7、豆寇:本指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木,诗人常以之比喻少女,言其年少而美。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常以豆寇年华称十三四岁的少女。
8、及笄:古时女子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戴上簪子,以示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9、弱冠: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10、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有关碧玉的诗句很多,其中晋人孙绰的《碧玉歌》最为有名。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写出二八妙龄少女的清新美好。
11、而立:指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12、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3、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4、耳顺、花甲: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花甲:指人六十岁。花甲即六十甲子,天干地支纪年,顺次组合从甲子到癸亥为六十年。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15、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16、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17、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18、上、中、下寿: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出于《庄子》。
19、耄耋:耄,《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20、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21、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22、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23、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24、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