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近思录》卷之四第六条: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也,动于欲也。欲牵于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当艮其背,所见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见也。止于所不见,则无欲以乱其心,而止乃安。不获其身,不见其身,谓忘我也。无我则止矣。不能无我,无可止之道。行其庭,不见其人。庭除之间至近也,在背虽至近则不见,谓不交于物也。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于止为无咎也。
这段文字,主要是解释艮卦的意思,从中得出的道理。那就是无我。具体的表达,就是最后的一句:外物不接,内欲不萌,至此便是知止。既知止,则不会有过错。
艮卦是《周易》第五十二卦,原文如下: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艮的卦象为两山相重。其意为当止则止,宜静待时机,不宜行动。有君子思不出其位之意。
当一个事物在背后的时候,我们是看不见的,虽近也是远。因为不见,便不会产生欲望;没有欲望的牵引,就会安于当下。所以,欲牵于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这就是艮其背的意思。
人的欲望的产生,都是源于利己。以己身之利为利。因而不获其身,就是去除私利,从而无欲。
庭院不大,物物相近。至近不见,原因在于无我,从而不见其人。不见其人,意即不交于物,不被外物所侵。
至此,外物不能够扰动,内心不产生欲望,就会止而安。
其实,对于艮卦,并非只强调止,实是当止则止、当行则行,一切以时机为宜。两山相重,既是出,又是阻。出就是当行,阻即是当止。但是对于当下的境遇,处于两山相重之境,宜于安稳。此处的安稳,并非停滞不前,而是静等时机的到来。当下的止,是为了时机到来的行。对于时机的把握,需要排除欲望的干扰。无欲,才会无咎。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