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沈云陔
沈云陔(1905~1978)—— 楚剧表演艺术家,工旦,湖北新洲人。沈云陔自幼家贫,五六岁就勤习纺织,稍长在外作童工,后来在乡间学艺,到武汉后,精心研究总结各剧种名家之长,数十年孜孜不倦,终于形成了沈派艺术。他的表演朴实大方,塑造的人物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生活气息浓厚,寓新巧于含蓄之中,深受人民欢迎。
代表剧目:《庵堂认母》、《宝莲灯》、《杀狗惊妻》、《泼粥》、《夜梦冠带》等。 他与章炳炎合演的《吕蒙正泼粥》曾摄成影片。
让楚剧像楚剧
我们武汉市楚剧团的演出计划规定: 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应占三分之二。据说, 这是 发展新歌剧。
五十年代初沈云陔演出楚剧《断桥》剧照,左一许仙的扮演者是楚剧表演艺术家高月楼,青儿的扮演者是丁桂英
同时, 这样的论调不断向我们袭来, 使我们无所适从,楚剧原有的几十只唱腔曲牌不能表达感情了,它们是封建时代、落后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现在基础变了, 已经不适应今天的需耍、不能刻划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人物了; 说西皮二黄像 公共财产似的, 这出戏用它那出戏又用它, 包公唱这个板孔明也唱这个板,不科学;说打击乐太嘈杂… …
1956年《杀狗惊妻》沈云陔饰演焦氏
于是, 很多戏作了新曲, 演员日以继夜地学简谱,好胜任演唱那一首首的新曲调, 不然, 演出时唱 走了 别 了, 作曲者的脾气有些受不了; 打鼓的、打锣的改了行, 因为乐队里已经有了指挥, 嘈耳 的打击乐已经很难找到, 演员出场后, 首先是看着乐队和指挥, 接着鼓着脖子、涨红着脸地唱起来… …
沈云陔(左一)与盖叫天(右二)在武汉合影
观众批评我们: 这不是唱戏而是唱歌! 我们老艺人也批评自已: 这样不像楚剧! 可是, 文艺界权威人士说: 为什么一定要它像楚剧!我们只好不谈了, 否则 , 一句话: 保守! 但是我们心里是痛苦万分的, 眼看着楚剧的传统一天天在消融, 怎能不惶恐哩!
沈云陔与梅兰芳
沈云陔与程砚秋
沈云陔与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右)合影
楚剧, 有许多自己的传统剧目, 例如反霸斗争的张朝宗 , 也有 赵五娘 吕蒙正 梁祝 天仙配 ,可是这些剧目没有整理, 传统剧目老是演 葛麻 断桥 评雪辩踪 百日缘 ; 反映现代生活的现代戏, 保留下来的很少, 哪怕是费了不少力量, 作了六十多只曲子的 两兄弟 也没有保留住。我们的作法, 还直接影响了湖北各地的楚剧团, 他们也仿效起我们来了。
沈云陔(左一)与汉剧大师吴天保(左二)、京剧大师程砚秋(右二)留下珍贵的照片
由于传统剧目没有整理挖掘, 三分之二的力量投入了现代戏的排演, 音乐逐渐离开了楚剧的基础, 原有的功底、身段、技巧在现代戏里用不着, 在许多演员中已经不练功了, 青年演员荒废得更严重, 许多优美的老曲调, 年轻人大多不会唱; 因为传统剧目、传统就技巧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大家都搞 新歌剧 , 轻视遗产的思想是严重的, 老艺人也是受歧视,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敬, 青年人以为作楚剧艺人是没有前途的, 有的考了京剧学校, 有的考了音乐学院。……
沈云陔带着剧团演员送戏下乡
百花齐放 的戏曲艺术正在繁荣发展的时际, 眼看着楚剧正在衰靡, 我和许多老艺人、青年演员有着共同的苦恼, 我并不反对艺术改革, 也不反对反映现实生活, 相反, 民间小戏的楚剧在三十年前进入城市后发展到今天的面貌, 是它在艺术上大胆改革、大胆汲取新养料的结果, 楚剧在反映现代生活上有它的优越条件, 但是我反对用 填鸭 的方法来限制某一个剧种的发展方向。
沈云陔给学生说戏
应该使楚剧自由自在、毫无拘束地走它愿意走的道路, 楚剧的传统艺术应该成为提高和发展楚剧的动力。
沈云陔去世前二十天,依然在给演员们讲课,这也是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还是让楚剧像楚剧吧! 如果我这种见解被人称作 保守 , 我不怕戴上 保守的帽子!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