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一)释字(词)
夷主
这里的夷当以远解。夷从弓,弓以射远,处远之人谓之夷。《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处远之人往往为外族,故夷引申指外族。如攘夷必先安内,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夷,皆指外族。
远人称王,谓之夷主。就亡国之臣而言,外族之君就是夷主。《竹书纪年》: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姆野。武王亲禽帝,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对于旧殷贵族而言,周武王就是夷主。
(二)释象
《丰卦》是由《遯卦》变化而来的,《遯卦》先变为《离卦》,然後《离卦》再变为《丰卦》。《丰卦》初九原为《遯卦》九五君王,而《丰卦》初九又在离体,离为日,古代常把君王喻为太阳,故《丰卦》初九取象为日。又《丰卦》六二为巽体主爻,巽为木,泛指草木,这里取象为草编制的草席,故谓之蔀。《丰卦》初九以尊就卑,承于六二之下以示宠爱,爻辞戏称曰遇其配主。《丰卦》六二得宠,迷倒了初九君王,象一张丰厚的草席遮住了太阳,故曰丰其蔀。
《丰卦》九四为震体主爻,震为龙,龙行而蜿蜓曲折,状如北斗,故《易》常取震象为斗。《丰卦》六二丰其蔀,遮住了太阳,天气未夜而昏,使天上的星斗(指《丰卦》九四)提前显现了出来,故曰日中见斗。丰其蔀,日中见斗是一种非正常现象,故《象传》释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意思是九四为斗,当夜间而出,而日中而现,是非正常现象,故言其位不当也。而幽不明也则补充指出了日中见斗的根本原因。《象传》本应该这样叙述:丰其蔀,日中见斗,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而《象传》却在其中省略了一个日中见斗,这正是《象传》独特的语言风格,显得语言简洁精练,惜墨如金。这种情况在《象传》中常见,请大家注意理解。
北斗七星曲折如勺,勺部最後两颗星的连线向外延伸至5倍长度处,就是北极星。从地球上观察,北斗七星就是以这个延长线为轴旋转,一年正好旋转一周,故古人认为,北极星为天帝,北斗七星为帝乘(龙),天帝每年都要乘帝车(龙)巡游天下一周。《易·说卦传》所谓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乎艮,说的就是北极星乘北斗七星而旋转巡游,春分斗柄指向後天八卦震位,故曰帝出乎震,斗柄旋转至後天八卦艮位,一年结束,故曰成言乎艮,故而艮为终则有始。
古人以斗为帝乘,故见斗则如见帝。《丰卦》六五乘于九四之上而居中位,《丰卦》九四为斗,则《丰卦》六五为帝也。在天为天帝,在地则为天下主。然而从卦象和卦变过程可知,《丰卦》乃天上日斗并现,地上出现二主之卦,实际上《丰卦》初九为本主,而《丰卦》六五来自荒服偏远之地,故被称为夷主。《丰卦》九四承于六五之下,象帝车一样供六五驱使,故曰遇其夷主。日中见斗,天现异象,象征天数将变,夷主将取代本主而王天下也。《丰卦》九四遇其夷主,顺天命而行也,故吉。其《象传》亦因而释曰:遇其夷主吉,行也。
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易》贵顺应天道,不主张愚忠。旧主遇其配主,沉溺女色,荒远政事,不足事也,而夷主原与九四为应,九四事之,得所愿也,故吉。《丰卦》九四为震体主爻,震为斗为帝车,又震为大涂,大涂就是大途,大途就是指宽阔的大道。而六五居尊位而乘于九四(帝车)之上,是为天帝。九四遇其夷主就象帝车载天帝而巡行于大途之上,合天道也,故吉。《象传》于是释曰:遇其夷主吉,行也。
(三)义理
忠臣不事二主,这种理论是术不是道,是统治者的一种统治之术,而非道也。《易》贵顺乎天道而不主张愚忠。《丰卦》有天下易主之预兆,本主去而夷主来,夷主将成为新主。《丰卦》九四遇其夷主,盖微子之事乎?《竹书纪年》载: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牧野)。武王亲禽帝,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武王盖为夷主乎?《丰卦》六五为兑体主爻,兑为西方之卦,故夷主为西夷之人也。西夷之人盖指周族,夷主即为周武王也。《易·系辞传·下》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易》之系辞晦涩,盖有所讳也。昔微子见纣残暴,宠信妲己,知殷商将沦丧也,故去纣而就周,後以武王为其夷主,受封于宋而为周之诸侯,得以延续商族之宗祀,乃所谓遇其夷主,吉。
微子被称为殷之三仁之一,得到孔子的认同,盖因微子能顺应天道,顺应大义,从而得到好的结果。微子之德大矣哉,故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