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文义解释
这篇文义很简单,之前已经多次说过,越是简单的文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越困难,所谓熟视无睹,就是这个意思。同时因为其简单易懂,让人很难深入去研究和解读。本系列前面的文章还向大家解释过,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都是按照金字塔结构来写的,第一篇开宗明义,点明全书的主旨,明白人读了第一篇之后,后面的内容就已经全部概括。后面各篇都是给读不明白的人的进一步解释,随着解释的深入,文章内容就越来越浅显,越来越具体化。《中庸》也是遵循这个原则,开篇从抽象概念诠释什么是中庸,为什么要中庸,之后各篇逐步引用具体实例,从家国天下角度解读中庸。到了这篇,进一步具体到贴近普通人生活的人文伦理角度,对中庸的特点进一步解释,以期通过贴近生活实例的运用,帮助学生体会中庸。从这个角度不得不说,孔老夫子用心良苦,其在为学生传道授业时,考虑到各种学生的不同基础,尽可能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为学生解惑。闲言少叙,步入正题。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辟,通假字,通譬,就是譬如,比如的意思。迩,近距离的意思。卑表示低处。君子的大道,就像远行一样,必定是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一样,必定从低处开始。文义意思简单明了,引申意义丰富。这一篇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是对道的解读方面,这一篇是对于道的大无外与小无内的进一步说明君子的大道,必定是如远行般,由近及远,由低到高,贯穿于事物的完整阶段。君子的大道,不是所谓精英阶层的高大上的玩意,而是由无到有的无,有生于无,这个有既包含了远,也包含了迩;既包含了高也包含了卑。因此去感悟这个大道,不仅仅是从《中庸》前面章节所说的治国平天下去理解,同时也要从修身、齐家方面去理解,这个是第一层意思。第二个方面是对于普通人如何修身悟道的建议。对于开始修身悟道的人来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没有诚则明的悟性,那么便可由生活中的点滴开始,通过明则诚的努力,达到觉知。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这句话出自《诗经·常棣》,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意思是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鼓、瑟、琴合奏一样。既,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像一个人坐在食器(皀)前扭头的样子,表示吃饱了。本意即吃完饭。耽,原意耳大垂也,本义为沉溺、入迷、迟延。兄弟既翕,和乐且耽,表示兄弟吃饱了关系融洽的在一起,和顺、快乐而且沉溺、入迷在这气氛当中。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上一句说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从修身齐家开始,那么修身齐家的标准,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金银满屋。这一句孔子引用《诗经》以妻子儿女为例,说明这种小事的中庸,就如鼓、瑟、琴的合奏一样和谐、自然,那样浑然天成,不假一物。这种和谐的琴瑟和鸣,就如同喜怒哀乐之未发一样,要用心去体会这样的感觉,这就是你生活中发而皆中的感觉。当你听一首喜欢的乐曲时,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可以说是中庸的一种体现,这一刻所有世俗的东西,包括你的肉体,都离你远去,这一刻只有灵魂与你相伴。这种中庸还体现在,兄弟之间,兄弟吃过饭,满足了基础的生活需求,无欲无求和睦的沉溺在这种感觉中,无为而清净,少了世俗的纷争,不因外物的好坏,改变内心的境遇,真正的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时才能在确定的因果之中,寻求不确定的灵魂自由。这种状态能够治国平天下,因此,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就更加不是问题。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同样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个层面是本意,达到上面的专改,家庭美满妻儿幸福,父母会多么的顺意和满足。这个层面的含义同样让人体会了孔子的用心良苦,《中庸》和《论语》一样,本质是圣人治学,教导人们修身悟道,感悟人生,针对不同的人群,孔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前面通过理学的说教,向起点较高的人群,晓之以理。针对基础较弱的人们,孔子动之以情。按照本篇的做法,虽然你可能无法理解,深层次道的大无外与小无内,但是你却可以收获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同时也可以做到父母其顺,只要你坚信的做下去,虽然眼前只有一个宜尔室家,乐尔妻帑,父母其顺的小目标,只要你坚定理想,诚则明最终也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这个理想的彼岸也就是孔子这一句话的第二个深层次的含义,小家能齐,大国就必定可治,天下能平,最终明了大道也不困难。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