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编者按

小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方杂志社开设小康味道全媒体报道——聚焦南粤大地基层的人和事,立体化记录人民群众走向小康生活的奋斗历程,展现广东各行各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成果。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来潮汕,呷杯茶》(视界出品)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本期题图—— 黄燕嘉 绘

    三四月,又到春茶飘香时。此时,潮汕地区的茶树冒出嫩芽,春茶进入采摘旺季。《南方》杂志记者走访潮州、汕头等地,当地茶农趁着有利天气,抢采头茬春茶忙,茶商熙来攘往。

    从一叶到一业的回甘,一株株茶苗,与茶农们的致富之路紧密相连。潮汕地区以茶叶作为重点产业之一,经过近年来系列发展政策的引领推动,各区域聚力打造的茶产业轮廓初现,在2021年春天张力满满。

    巨桉改茶的生态攻坚行动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开局之年,快马加鞭。在潮州市饶平县建饶镇饶中村,一场砍巨桉·种茶林的攻坚行动正在进行。

    饶中村曾是潮州市45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当地枕头岽的高山茶有着近一百年的历史,周边山多田少,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地貌,造就了极佳的种茶之地。

    上世纪90年代,饶中村茶产业逐渐低迷,产量日减。村民一直以出售茶青为主,茶叶种植的收入较低,大部分青年都外出深圳、汕头等地打工,不愿意留在家乡种茶。与此同时,桉树种植却兴盛起来。

    2013年,在深圳务工的曾大庆回到家乡饶中村,沉淀大山7年余,把致富的希望带给深山里的乡亲。他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大庆哥的曾大庆。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现在我们这里的茶园是整个镇土质最好的,老树丛和茶农是最多的。曾大庆放眼整个枕头岽大山,面带微笑说着。7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曾大庆早年在深圳开茶叶店,2013年一次偶然的返乡,他看到村里遍山的桉树林,原有的茶场因无人打理,陆续也被种上了桉树。

    桉树被叫做霸王树,其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长期种植桉树会影响土壤的质量。桉树也被叫做地里的抽水机,因为桉树的生长条件对水分的要求很高,不像其他植被有蓄水的功能,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吸收越来越多的水分,从而使山上的水源减少。

    高山的地方最适合高山茶的种植了。2013年,我喊来几个兄弟从我自己的360亩地开始整理。那里也是种满桉树,先把桉树林改造回茶园,开始种植茶苗。从公路旁开到曾大庆茶园有2.5公里的路程,曾大庆回忆道。村里对‘砍桉改茶’很支持,再后来中山市小榄镇的驻村第一书记来了,还提供了扶贫资金支持修路建茶园。

    在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支持下,曾大庆承包了村里一部分荒废的土地,前后联系了67户茶农一起开荒,将原来村里的800亩桉树林和旧茶园改造成1000多亩的茶场,陆续开展大面积茶苗种植,引入各种公司+模式,利用企业力量去经营、管理饶中村高山茶产业,并优先为村里的贫困户提供工作机会。茶农转变为产业工人,收入稳定了,干活也更起劲。

    2020年6月,在首届潮州市茶农单丛茶质量评比大赛中,曾大庆的枕头岽高山茶获得岭头单丛组特等奖。以曾大庆作为村产业帮扶领头人,目前,饶中村规模茶叶加工厂有20多家,从事茶叶分检包装1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和实体店经营等方式销售茶叶50多人,茶产业已经成为饶中村民发家致富的首选。

    从一叶到一业的回甘

    凤凰单丛,源自凤凰天池,乌岽山脉,900年历史,1300米海拔。云雾缭绕处,便是凤凰单丛的原产地。凤凰单丛的茶多酚含量比较高,除了味浓之外,还有回甘生津,香气十足,耐泡非常的特点。

    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的种茶制茶昌盛于民国时期,东南亚许多国家都有凤凰人开铺卖茶的身影,凤凰墟收购的茶叶被贩运出洋,茶价日益见好,进一步推动茶叶生产的发展。

    李金鹏是凤凰镇土生土长的茶艺人。从种茶、制茶到研茶,从2000亩茶园到2万亩茶场,从茶叶收购站技术工到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茶叶专家,这趟茶路他走了接近40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李金鹏开始从事茶叶外贸出口,90年代他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以凤凰山作为投身耕耘之地,用豆饼等有机材料进行生态化管理,逐步推进茶叶种植的产业化科研发展。如今他的茶树,最老的已有30年树龄。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2021年4月,潮州凤凰山的采茶工坐在梯子上采摘高山茶。

    自2月底到清明前夕,李金鹏的茶场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每天聚集了近一百名工人同步采茶。由于大部分茶树树龄较高,工人们纷纷站在梯子上戴着茶筐进行采茶。他们一天的收入都能上百元。保守估计,他们一年光采茶的收入就能达到8万-10万元。李金鹏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在李金鹏的茶叶加工厂内,他紧盯制茶的每一道工序。茶青采回来后,需要经过阳光自然晾晒,大概晒去20%的水分,便开始进入碰青、摇青、烘烤,精选再烘焙,最后才制成我们喝的茶。茶叶金贵,每20斤新茶只能制成4斤的干茶。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李金鹏告诉《南方》杂志记者:所谓的‘单丛山韵’,完全可以理解为这是对凤凰单丛茶独有味道的妙状陈述。凤凰单丛的山韵味体现在哪?首先是特殊的地质条件;其次是特殊的茶树物种、特殊的树龄选择;最后,便是特殊的制作方法。四者合而为一,造就出了源自山林和树体的殊异气味。凤凰单丛的香,分了十种香型,每种香型的制作过程中,工艺都有所不同。我们这里,最好的凤凰单丛茶一斤能卖到上千元。

    李金鹏是凤凰镇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凤凰镇茶叶种植面积7万多亩,年产茶叶1000多万斤,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共有茶商895家、茶企128家,规模以上1家,年出口额7700万元。如今,凤凰镇的茶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全镇大力发展茶叶特色经济,茶叶生产基本实现全覆盖,村村有茶园,家家有作坊,主要劳动力均会种茶、制茶。凤凰镇党委书记陈锐生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表示:凤凰单丛,带给凤凰镇的不只是产业振兴,而是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无精细,不工夫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农业农村部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等多件推动产业融合、文化创新创意发展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潮汕工夫茶又名潮汕茶道,独具潮汕饮食民俗特色,也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茶文化发源的保护是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茶产业与各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跨界融合、创意发展逐渐常态化,推动多产业跨界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托省级古村落特有的潮式建筑改造的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便是很好的例子。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通过对单丛茶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和制作工艺历史进行梳理、整合,对凤凰历史文脉进行提炼;融合凤凰单丛茶文化,融合凤凰特色民俗文化,致力打造最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历史博物馆,传承单丛茶历史文化。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局部)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展示昔日的采茶场景。

    在博物馆里还展示着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从南宋到今天、树龄超过600年的茶王宋种一号。古树的保护是茶文化传承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妥善安置这株‘单丛活化石’、‘单丛茶母树’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馆长魏琪敏说,尽所能地将这株母树的意义发挥出来,又同时能够妥善安置。这是一次保护单丛茶文化之根的行动,也是一条让更多人了解单丛茶文化的途径。我们博物馆在去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包含茶文化主题馆、旧物主题馆、宋茶标本主题馆、单丛茶体验馆、单丛茶研学教育基地、潮文化大家工作室、茶文化文创中心、茶乐园等八大板块为一体的专项博物馆。展品主要为从民间收集或由民间捐赠的凤凰单丛茶种植、制作、冲泡过程相关物品,代表性的学术研究著作,各类文物藏品等。富有潮汕特色的原始茶器及茶具,见证了早年茶叶生产历程,展现农耕历史遗留下来的生产痕迹和生活痕迹。旧物记录了已逝去的时光和事物,是人们了解过去、追溯历史的可靠参照物,更是追寻未来的精神支撑。馆内的雕塑、壁画等,重现了古时农事生产的过程,传达出先辈的勤劳与智慧,以及流淌在血脉里对制茶工艺、茶叶品质的坚守。这份勤劳、智慧与坚守铸成稳固的根基,使得凤凰单丛的茶人茶事茶史世代相传。魏琪敏介绍道。

    “来潮汕,呷杯茶”小康味道

    只要有一只茶壶,潮汕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工夫茶冲泡的特点是:要快!投茶、润茶、出汤,一定要快且轻。唯有这样,才能发茶香、益茶味、顺茶理、尽茶情。2014年,张燕忠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了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开始从事潮汕工夫茶文化研究工作。对于潮汕人来说,大事小事,来呷茶就完事,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一口茶不能够解决的事。来来来,呷茶吗?潮汕工夫茶一泡开,话匣子也就渐渐地打开了。呷的字面意思是小口喝,潮汕话则是吃的意思。呷茶充满了闲情逸致。

    张燕忠表示:目前整个潮汕地区,凤凰镇、饶平县等地,茶叶集群比较集中。而揭西的五经富镇,则以客家炒茶著称。澄海的南澳岛也在开始种茶,将茶文化融入海岛经济,又是一种新的尝试。茶产业应该是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健康为一体的综合产业。茶文化在多个产业的带动效应下,必定带动百姓生活、乡村振兴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责编 | 刘树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