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是蒙阴县的大姓,明代“公氏父子”的故事很感人

在蒙阴县,公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

根据《蒙阴县志》的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统计,蒙阴县公姓规模超过八千户,与王、张、刘、李、赵、孙、宋等传统大姓地位相埒,为当地八大姓氏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蒙阴公姓不仅人丁兴旺,而且人物辈出。在清代的县志当中,有大量关于蒙阴公氏的记载。

“公”是蒙阴县的大姓,明代“公氏父子”的故事很感人

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明代进士公鼐之外,县志还记载了一对公氏父子的事迹。这对公氏父子虽然在仕途上没有太高的成就,但他们的故事曲折而感人,读之感慨万千。

按照县志的记载,故事发生在明初的洪武年间。

如今在沂蒙地区,流传有很多明初洪洞县、枣强县、东海县移民的传说。但早在此前的宋金之际,公姓人就已经在东蒙山区定居了。也就是说,在明初这个时间点来看,公姓在蒙阴县已经算是本地居民了。

移民有移民的劣势,本地居民有本地居民的不利。明初在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卫所,需要大量的军士戍守。而征发军士通常是按照户籍在本地居民中平均分配名额,县志记载,蒙阴县当时就执行了三户出一丁,年过四十以子代的政策。

三户出一丁,具体是哪一家出?结合史料来推测,多半是采用抽签的形式。而当时有位叫做公海的人,就被抽中从军。

公海从军驻守的地点在辽东半岛,距离山东腹地的蒙阴县路途比较远。过了几年,公海到了四十岁的年纪,按照政策,只要他的儿子来代替,他就可以回家了。

于是,公海就托人捎信,希望家里四个儿子当中能有人来代替自己。

“公”是蒙阴县的大姓,明代“公氏父子”的故事很感人

然而,不知为何,兄弟四人当中的三个哥哥,都不情愿前去,只有排行最末的公守敬主动提出愿意去把父亲替回来。

如果只是这样介绍的话,大家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古代讲究孝父友兄,弟弟主动承担也在情理之中)。但公守敬当时其实也并不容易——他的儿子刚生下十个月,尚在襁褓当中。

不过,即便是面临这种情况,孝顺的公守敬还是咬着牙,背着孩子踏上了征程。

根据县志的记载,当时公守敬一行人应该是走的水路,即先从蒙阴县到胶东半岛的登州一带,然后乘船渡海前往辽东半岛。

但到了对岸之后,公守敬发现这里的生存条件比较艰苦,自己想要照顾好襁褓中的儿子(取名为公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儿子托付给一位姓葛的同乡,让对方帮忙带回老家。而没有想到的是,双方这一分别,就过了十四年的时间。

古代的通讯不便,公守敬独自在辽东戍守,根本不知道老家的情况。孩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皆不得而知。

“公”是蒙阴县的大姓,明代“公氏父子”的故事很感人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公守敬是个大孝子,儿子公兟也继承了他的优点。公兟或许从小就下了决心要找到自己的父亲,待到长到十五岁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可以抗住旅途奔波。于是,毅然踏上了前往辽东寻父的路程。

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公兟终于来到了辽东驻戍地,找到了父亲公守敬。

可能是幸福来得有些突然,公守敬见到已经长大的儿子,起初并不认识,对方自报姓名之后,他也不敢相认。好在公兟从小的脖子后面就有一块疤痕,公守敬想起此事,连忙验看,这才知道,来者的确是自己的儿子。于是,父子两人,相抱痛苦。

如果严格按照政策执行,公守敬还需要继续在辽东驻守数年。但父子两人的孝行故事传开之后,朝廷决定开恩,让公守敬提前结束戍期,跟随自己的儿子公兟一起返回故乡蒙阴。

不仅如此,在明初,由于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地方可以推荐一些品行优秀的人直接做官。而公兟后来就因为孝行,被推荐为官,曾担任过广宗县的县丞。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