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杨丽鹏)2018年8月17日,由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和太原市晋祠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丝路遗珠——珐精品展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内傅山纪念馆正式开展。
展览分珐琅的由来珐琅器的种类珐琅与生活珐琅的影响四个单元,包括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精品珐琅器60余件。展出将持续至9月16日。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拉开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起点,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条神奇的通道,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叹咏着人类思想艺术的辉煌,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史诗。珐琅是这部史诗中最华丽的篇章之一,她沿着丝路传入中国,嫁接于中国的本土文化之上,成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
珐琅,又称佛郎、拂郎、法蓝,是外来语的音译词,指一种用在金属器物表面的釉料。珐琅釉料的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瓷土等,纯碱、硼砂为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为乳化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熔融、冷却得珐琅粉。将珐琅釉料涂于金属制品的表面,烧制后的器物称为珐琅器。珐琅器是一种复合性工艺品,其制作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等多种工艺,形态集青铜器、瓷器之大成,辉煌胜金、温润胜玉、光泽胜珠、细腻胜瓷,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堪称国粹艺术的精品重器。2006年,珐琅制作工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珐琅作为持续了几百年的宫廷艺术,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已不再是工艺品的代名词。它承载的是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情感,代表着中国工匠们的坚守、传承和创新。珐琅庄重典雅的造型、金碧辉煌的色泽、动人心弦的气韵和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和生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