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为什么农历辛丑牛年只有354天——从闰月说起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谷熟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1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国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而由于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有闰月,所以2021年农历辛丑年是平年也就没有闰月。
二、干支纪年法
干支起源于何时?至今还难以作出确切的回答。不过,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说明早在殷商时代,就已普遍地使用干支纪日了,所以干支的产生,应该比殷商更早。现今大家均相信,春秋时代的纪日干支,是与现在的纪日干支一脉相承的,这可以从《春秋》所载37次日食干支记录得到证实。近年来有人根据殷墟卜辞月食所载干支,推论说自股代开始到现在,干支纪日一直都是连续的。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原来的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所以农历辛丑牛年又叫重光赤奋若。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纪日不像现代人这样某月某日的计算。而是按照六十甲子循环往复的计算。比如: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 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zheng) 月。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如此周而复始。至于以天干合着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
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尾指岁尾,岁指太岁。下面分别叙述。
先说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尾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馀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
《左传·襄公三十年》说:于子嬌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局。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再说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太岁在卯,其馀由此类推。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历法是与天文紧密相关联的。其实,天时地利,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时是由天来决定的,而利却要从地里获取。
下面列表说明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六十甲子前身),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阙为第二年,其馀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就用这些年名纪年。
所以如果用干支来更代,阀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阙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
例如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阈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于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三、天干地支的含义与十二生肖的相配
十天干的意思:
据《史记·律书》和《说文解字》等书记载,按辞义可解释为:甲:植物破甲之时;乙:屈曲生长之时;丙:天气明亮之时;丁:丁壮之时;戊:丰茂之时;己:纪识之时;庚:成熟之时;辛:更新之时;壬:怀妊之时;癸:揆度之时。
这清楚地表明了天干是一岁中10个时节的物候。
十二地支意思:
又根据《释名》和《史记·律书》、《说文解字》,十二支名称的含义为:子:万物孳生之时;丑:扭曲萌发之时;寅:发芽生长之时;卯:破土出苗之时;辰:舒展生长之时;巳:阳气盛壮之时;午:阴阳交替之时;未:尝新之时;申:成熟之时;酉:煮酒之时;成:衰老枯黄之时;亥;收藏之时。故十二地支也清楚地表明了一年中植物生长过程的12个时节。
天干地支应是分判时节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是两种不同的历法系统。天干属阳历,地支属阴历,所以,晋代天文学家虞喜把天干称之为日雄,地支为月雌。《尔雅·释天》则将天干称为月阳,将地支称为月名。天干就是一年分为10个月,每个月为36天的太阳历月名;地支就是农历的月名。将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组成60个数的周期用以纪日,后来又用来纪年和纪月,这可能是殷商人的创造。
为了克干支记忆的不便,人们便创立了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来代替十二地支,并且与十二地支有固定的对应关系,这就不易错乱。由于这12种常见的动物具有实感,容易为广大群众记忆和接受,于是便很快地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至今仍然盛行。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如何定型的,它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又是如何确定的,这些在古代文献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流传的所谓牛鼠赛跑的故事,可信程度不大。这些关系可能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典文献中的名句,例如,《诗·小雅》龙尾伏辰、《左传·僖公五年》吉日庚午,既差我马等,都可能作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的起因,这就关系到二者谁产生在先的问题了;形体特性类似或常在一起的动物及家畜等,例如,龙和蛇,马和羊,鸡、狗、猪等,就自然地排列在一起;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也应该是考虑的一个因素。
另外,如将虎与寅相配,大约与西羌氐羌民族的虎崇拜有关,他们以虎月为正月,又以虎为贵、为大,故以虎月为正月。总之,十二生肖顺序的形成,是包含着多种因素在内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