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在内忧外患的困境当中,丞相诸葛亮最终敲定了攘外先安内的用兵方略,发起了南征之战。诸葛亮兵锋所指之地,是广袤的南中。
南中纳入中原王朝管辖,始于汉武帝元封二年益州设郡,由于这里夷人杂居,民族、文化复杂,汉王朝对这里的统治方式采取了土流两重政策。对于具备王化条件的地区直接采用郡县制管理,而其他其余则采取了羁縻之制,任用当地夷帅为王、侯。
但到诸葛亮南征之时,南中地区除了夷帅之外,还出现了很多拥有私人部曲的夷化大姓,这些人多数为西汉时期移民实边而来的汉族上层后裔,汉初将领雍齿后裔雍闿即是其中之一。
这些大姓享有政治、经济、军事特权,又与南中夷帅、土酋通过联姻方式相互联合,实力强大。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局面,诸葛亮问计于参军马谡,马谡提出了著名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略。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攻克南中后,斩杀了叛服不定的雍闿,抽调青羌丁壮组建无当飞军,同时又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并重点扶持了爨、孟两家,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爨习官至领军。
据《华阳国志》记载,为了防止南中复叛,诸葛亮以出金帛的方式,吸纳未曾投靠大姓的夷人成为对方部曲,最终实现了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的既定目标。
爨姓在诸葛亮支持下,迅速壮大。爨,读音为窜,可谓是中国笔画数最多的姓氏,原本是周王朝灶官,属于以官职为姓。西汉初年,在汉武帝慕徙死罪及奸豪以实之的政策下,爨姓迁居南中。
在诸葛亮扶持下,爨姓在三国时期成为与霍、孟并立的三大家族,此后随着霍、孟火并,爨氏独霸南中,可以说,诸葛亮成就了爨氏。
也就从这一时期开始,爨氏成为世守滇地的大族,先后在西晋太康年间抗击闽濮,南朝刘宋初年击败犯境缅戎。不过,到了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南诏蒙氏崛起,兴师灭爨,守卫了边地523年的爨氏家族覆灭,多数居民失去爨姓,同化为少数民族爨族和白族,另有部分爨氏族人或改姓寸姓,或远去海外。
不过,在滇东一带,却形成了独特的爨文化,当地的书写字体被书法界称作爨体。到清朝中期,记录着爨氏家族事迹的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先后出土,世人才得以一窥爨氏经历和爨体碑文。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全世界仅存的两块爨体字石碑列为第一批国保单位。据媒体记载,70年代末,一行极度崇拜汉字书法的日本人几经周折,辗转来到云南曲靖(当年爨氏活动的中心区域)要求朝圣,在遭到婉拒后,他们虔诚的跪拜在地,并发誓还会再来。
果然,20年后,当年的那些日本朝圣者再次来到了云南,虔诚的学习爨体书法,这一传奇的经历,也再次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