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社科院历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蒋文忠老师,担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多年来坚持对中国茶文化与云南的茶马古道研究,撰写或主编出版了《中国普洱茶》、《云茶大典》、《茶马古道研究》等著作,曾荣获中国陆羽奖首届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称号。利用正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机会,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源于自然的茶可谓大自然给人类的宝贵馈赠。您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著述颇丰,请问您怎样从茶字的历史演绎来解释其中蕴涵的生态理念?
蒋文中:中国的茶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源于中国,传于世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体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追求。茶不仅可清心提神,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中国茶文化中的和敬怡真的价值观,对今天共建生态文明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可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个茶字,演绎着自然与健康的生态文明内涵。
仅从茶字演化形成看,历史上称谓和写法较复杂。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有荼、槚[jiǎ]、桡[ráo]、蔎[shè]、茗、荈[chuǎn]、葭[jiā]等。至唐代及至陆羽撰写《茶经》之后,荼字才被划掉一横成为茶字。从此茶字的形、音、义不仅固定下来,且体现出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人生追求和崇尚自然简单健康的生活哲理与生态文明思想。
茶字是会意字,分三部分。木表示草木,人表示中国人,上面是树叶。也就是说中国人发明了用树叶作为饮料。读音是茶,来自茶叶的生产是一茬一茬的收获,故读作茶。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又有长寿之意,源于廿(草字头)+人(中间的人字)+ 八十(木字)= 一百零八,故一百零八岁的老人被称为茶寿老人,寓指爱茶饮茶,遵循人在草木间生态自然简单的生活,人便能健康长寿,活到一百零八岁。
遗憾的是,今天,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已难亲近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但只要我们喝上两口香茶,也可让紧绷绷的身心暂时得到放松,让自己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从一个茶字还可看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走健康生态绿色有机环保的方向才有未来更大的发展,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记者:从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里如何感受天人和一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蒋文中:中华文明对人类世界的一大贡献,就是生动诠释了什么是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一词最早见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人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人是自然之子,人受自然的恩赐生存,又在大自然中获得思想和艺术启示而升华。只有自然才有生命的体现,顺应天地、道法自然方能达超凡拔俗的自由精神境界。
作为产生于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充满了中华各民族人与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艺术情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生命流动,也由此形成在中国茶道精神上始终追求自然、讲究质朴、向往真实的朴素价值观,在茶艺茶道中体现着上道法自然,以简为德,在精行简德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怡然自得返璞归真中,修身养性,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记者:在今天,弘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应该着重倡导其中怎样的精神?
蒋文中:在世界三大饮料中,茶是最平和的饮料。
中国茶文化中,饮茶不只是一种生活行为,也是一种礼仪之道,由茶礼上升的茶道,便是最强调以礼相待,互相尊重的明伦之道。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茶礼、茶俗甚至可以是人类文明史的实证。
和敬怡真乃中国的茶道追求。和敬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之意大处来说是整个宇宙、自然界呈现统一的状态,小处来说是任何事情都要和谐、协调。至中和和为贵,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各种关系的均衡、和谐、有序、稳定。茶的质朴、简约、温和、淡定是中和包容的最佳内涵体现。和为贵,内和则众志成城;外和则良友诸多;气和能财源广进;人和可所向披靡。以茶和天下,追求和而不同和谐相生之道,以中华茶文化之和诠释人类文明的兼容,充满了东方智慧的人生哲学和世界观。
正是在中华儒、道、释传统文化影响下,使中国茶文化极具深刻的内涵,并随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人与社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交融影响下,在各民族人民都共同热爱的温和温情的一杯茶中,在和谐相处和平与共共同发展的认同中,大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茶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茶文化是海纳百川,在茶的融通间,丰富着自己的多元,包容践行着和而不同的理念。
一杯中国式饮茶,其醇和清香、苦而后甘,内厚外敛,既彰显着儒家文化的平和、乐生、和处、和立、和达、和正的至高境界,又体现着道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关系。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茶文化,同样饱含着儒家的治世机缘,洋溢着道家的浪漫理想,隐现着佛家的淡泊节操,并在品茗中特别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茶文化中展现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高尚精神,正是今天人类世界应当大力倡导与践行的。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维东 李曾骙)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