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物考》,这个严肃的名字下面,藏着很多的尽是有趣的东西。简单来说,名物学是一门儿探讨名字和意义对应关系的学问,它的历史非常早,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尔雅》。
那了解名物学有什么好处呢?举个直观的例子,《浮生六记》这本儿书是沈复的一本生活笔记,里面有一段描写他们夫妻日常生活的话,说把茶叶包起来放在荷花心,第二天起床时再冲饮,茶中便有荷香;用盛开的梅枝编栅栏,让豆藤自己缠绕密布成疏漏有致的屏风;在花瓶里插花,再捉来蝴蝶蚱蜢等昆虫,用针固定在花叶上,造成虫戏花间的景象。
这段儿美得不得了,听了谁都想穿越回去当沈复。回到正题上,沈复是清朝一个普通的文人,我们的生活跟他已经大不一样了。那么,他写的梅枝栅栏,是什么东西,多大多小,怎么编的?再有他插在花上的针,肯定不是我们现在亮闪闪的不锈钢做的针,那他用的什么针,木针还是铁针?
跟我们长长的历史相比,沈复离我们算是比较近的,但仍然出现了一系列这些不费一番功夫就不明白的问题。名物学就是来解决这个事儿,这门学问跟我们的历史、跟我们的文字、跟我们的文化联系很深。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具体看看他是怎么做名物考据的。
第一个上场的东西叫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有一首著名的《凉州词》,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关注一下那些将士们喝酒用的夜光杯是什么东西?是夜明珠那一类东西吗,应该不是,夜明珠何等宝贵,应该不会用来做杯子,皇帝家还没有几颗,边陲的将士应该更见不到。
不少学者推测,这玩意儿就是玻璃杯,没错儿,那时候已经有玻璃杯了。玻璃杯和葡萄酒都是西域传过来的东西,葡萄美酒夜光杯,应该就是普通的玻璃杯盛葡萄酒,和现在没什么两样,看起来十分搭调。不过仅凭猜测的话没有说服力,要摆出证据,实际出土的文物是最有力的证据,可惜很多东西空有一个名字,东西已经见不到了,这个时候学者就要去其他典籍里看有没有佐证。
有什么书记录了唐朝人用玻璃杯喝葡萄酒吗?还真有。这本书叫《杨太真外传》,讲的是杨贵妃的故事。当年李白入宫,写诗赞美杨贵妃,说娘娘你长得太好看了,举世无双,不排除李白有拍马屁的嫌疑。这唐玄宗和杨贵妃倒是挺高兴,他们让宫廷乐师演奏弹唱李白的这个诗歌,然后他们两人一边儿听曲子,一边儿饮酒取乐。
这段儿在书里是这么写的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笑领歌意甚厚。写得明明白白,杨贵妃拿的是玻璃七宝杯喝葡萄酒,虽然不知道这玻璃七宝杯长什么样子,起码能确定是一种玻璃杯子。
唐代王翰写的夜光杯,还有人说它有其他的典故。据说早在西周的时候,从西方进贡过来一种杯子,这种杯子能吸收月光,晚上把它放在院子里,到早晨这杯子就装满了水,喝起来甘甜香美,因此这种杯子就叫夜光常满杯。
我们揣测一下,王翰可能觉得,诗歌里面老老实实用玻璃杯有点low,葡萄美酒玻璃杯,有点儿普通,有点儿平淡,于是他用了夜光杯的典故,写成了葡萄美酒夜光杯,马上感觉闪闪发亮,瞬间高大上了许多。
在这儿我们拓展一下知识,唐朝的玻璃杯虽然比不上传说中的夜光杯,但在当时,也是很不一般的东西。西域把玻璃杯当作宝物,进贡给唐朝皇帝。唐朝人用玻璃杯喝葡萄酒,很可能是带有异域情调的一种流行现象,一般人还消费不起。总之,葡萄美酒夜光杯听起来就珠光闪闪,透着一股贵气。在唐朝之后,文人再写夜光杯,我们就知道了,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一只玻璃杯。
还有一种古老的杯子非常有趣,它叫兕觥(sì gōng),经常在《诗经》里面出现,比如说这句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思是一群人踏台阶来到公堂之上,共同举杯庆祝。
他们拿的杯子就叫兕觥,兕觥长什么样儿呢?一头儿尖、一头儿圆,中间还是弯的,好像一只倒过来的牛角,据说这种杯子本身就有一斤重,可想而知能装多少酒。它还有个特别的地方,这兕觥像牛角一样,通体没有一块儿平整的地方,那盛了酒之后没地儿搁啊,桌上也不行,地上也不成,搁哪儿都得撒喽。
这种杯子的学名叫罚爵,主要功能是罚酒,谁失礼了谁犯错了,就用这个杯子斟满酒,喝下去。由于这个酒杯没地儿放,放哪儿都放不了,所以斟了酒之后只能拿在手里,一口气喝光。这喝酒的名目如此之多,看来我们的古人为了喝酒也是拼了。
兕觥这种杯子在当代又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过这回的主角不是我们。美国一些公司的老板非常贴心,他们给员工准备的咖啡杯,神似我们的兕觥,杯子口还是杯子口,不过底部是尖的,员工不得不把咖啡一直拿在手里,因为没地儿放啊,想慢点儿喝还真做不到,慢悠悠的咖啡时光是别想有了,老板寄希望于这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来看一个神奇的盒子,作者在这里做学问的方式跟前面不太一样。还得说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里面,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派了一个道士升上天去,想把杨贵妃的魂魄找回来。道士果真把杨贵妃的魂儿找到了,但杨贵妃不回阳间,她托道士带自己的一些信物回去给唐玄宗,用来表达她对皇帝的思念之情。
杨贵妃托道士带回去了什么呢?白居易在《长恨歌》里面写得很清楚,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意思是杨贵妃把金钗一分为二,一股自己留着,一股带回去给皇帝;把贵重的首饰盒儿也一分为二,一扇自己留着,一扇给皇帝。
作者就在这儿产生了一个疑问,金钗一分为二这明白,发钗嘛,把它掰断,可不就分成几股了嘛;重点是这个盒子,不好理解,白居易说把这个盒子分成两半儿,注意他在这儿用的量词是扇,扇子的扇。这不对吧,扇怎么能和盒子搭在一起呢,一扇盒子半扇盒子,这像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困扰了作者很长时间,后来他破解了这个难题,可以说是顿悟到的。怎么回事儿呢?他有一次读唐代的传奇小说,里面有一个小情节,说两口子吵架,正在气头儿上的妻子随手抓起盒子,去砸他的丈夫。在这里,书里用的措辞是,妻子抓起盒子的一扇扔向丈夫,作者马上感到一种熟悉的感觉,这和白居易说的盒子很像啊,他马上联系上下文理解,发现这妻子扔的只是盒盖儿,而不是整个儿盒子。
这下就和《长恨歌》、和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联系起来了。古代人用的盒子,绝大多数都是底和盖组成的盒子,盒这个字的本意,也是上面一个盖子,下面一个盛东西的器具,所以底也好,盖也好,其中的任何一个就是一扇。这下作者明白了,人家杨贵妃的意思是,把首饰盒的盖子和底分开,其中一个给皇帝,这是一扇,剩下一个自己留着,这也是一扇。并不是把盒子粗暴地砍成两半儿,一人分一堆残骸。
那这个扇就算明白了,不过作者觉得还不过瘾,他还在别的地方找到了佐证。同样是唐朝人写的一个笔记,里面也用到了扇,这段文字把小小的核桃吹上了天,它是这么说的,说蜀后主有核桃两扇,每扇着仁处,约盛水五升,良久水成酒味醉人。意思是蜀后主有两扇核桃,每扇能装五升水,时间长了,这水还能变成醉人的美酒。这牛吹得也是够大了。我们要注意的是,说到核桃,它用的量词是扇,一个核桃分成两半儿,一半儿就叫一扇。
所以这就有了两个可以互相证明的证据,唐朝人说两个对半儿分的东西,可以用扇这个字来形容。一扇核桃、一扇盒子,但我们现在已经不这么叫它们了,不过还能找到痕迹,我们依然说一扇门,不说一个门,因为最早两扇的门才能叫门。而且我们现在管只有一扇的门,也叫那扇门。这说明扇这个字的意思,在现代社会已经有了变化。
说完扇呢,再来聊一下月亮和兔子的神话故事。嫦娥、月兔、吴刚、再加上后羿,他们的故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讲。对这个故事追本溯源的探究,更考验作者做学问的功夫。
关于月亮和兔子,把它们两个最早扯在一起的应该是古印度人。有个传说是这么说的,说印度有个很牛的神,世上所有的生灵都是它的信徒,有一天呢,这个神想试一试兔子、狐狸和猴子这三种动物是否足够善良,于是它变身成了一个老人,分别请求这三种动物来供养他。
没过多久,猴子从林子里拿来了果子,狐狸从河里捞来了鱼,这两位都干得不错,兔子呢,它什么也没拿来,不过它跳进了火里,把自己烧死了,意思是用自己来填饱老人的肚子。神很感动,于是它把兔子放到了月亮上,目的是让天下众生都看看,学习学习先进典型,争取大家都进步。
这个故事出自哪儿呢?能考证到的最早出处,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这说明月亮里有兔子的传说,至少在玄奘的时代就有了,而且这只兔子身上有明显的佛教烙印。
不过,有另一种证据似乎不支持这种说法。早在战国末年,《楚辞》里面就提到了月亮和兔子,有一段文字是这么写的,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什么意思呢?大意是说月亮的大小凭什么能一直变化,它又凭什么能孕育一只兔子在肚子里?
不管《楚辞》的这段话表达什么意思,有一点确实跑不了,那就是它说月亮里面有一只兔子。这个说法起码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比唐朝的玄奘早得多。这似乎说明,月兔的传说在我国是土生土长的。《楚辞》白纸黑字写到了月兔,这可是佛教传入中国三四百年前的作品。
学者们不敢打这个保票,为什么呢?这帮学者的考虑是,《楚辞》诞生在楚国,在今天中国的南方,楚国从来就有一套自己的信仰和传说,与北方中原地带的文化很不相同。月亮里有兔子的传说,有可能是民间自发传过来的。印度先有,经过现在的云南、广西,再传到了楚国,于是《楚辞》里面才有了那样的描述。一帮学者强调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个问题还有争议,我们只能先放下。看另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自己的关于月亮的传说呢?当然有。这回和月亮搭档的变成了蟾蜍,也就是蛤蟆。关于蛤蟆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记录,是《淮南子》,汉武帝年间的一本儿书。它说:月照天下,蚀於詹诸。意思是月亮里面有一只蟾蜍,它要吃月亮,所以才会有月蚀这种现象。
《淮南子》还记载了另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故事,就是嫦娥奔月。嫦娥的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拿来了不死的神药,嫦娥把药偷吃了,飞上天跑到了月亮里面。本来这个故事和蟾蜍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但我们古人是很有创造性的,仅仅过了两百年,东汉人张衡和王充写的东西里面,就把这两个传说合二为一了,说嫦娥奔月之后,变成了蟾蜍,那只蟾蜍就是嫦娥。
美丽的嫦娥成了蛤蟆,够让人糟心的。魏晋和唐朝的文人开始把嫦娥变成美丽的寡妇,同时可能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再给她配上一只玉兔,李白就说了,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从此,嫦娥和玉兔的基本搭配就算确定下来了。月兔传说的故事里有佛教传说和道家神话的相互结合,也说明我们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接下来说一个字儿,这个字儿非常古老,现在它的意思和它最初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字是啸,呼啸的啸。
最初的啸是什么意思呢?《诗经》里面出现了几个啸字,算是能看到的最早的记录。第一个地方写的是子之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写的是谈恋爱的事儿,丈夫要回去,他不跟妻子见一面,不跟妻子说一句话,就要走,妻子没办法,只能一直哭,看来从那时候开始渣男就已经不少了。再有一个地方写的是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这句更明白,遇人不淑我们都理解,诗的主角依然是女孩儿,她嫁了个负心汉,一整天哭哭啼啼,可怜自己命苦。
啸本来是女性的特权,女性哭哭啼啼,想到丈夫对自己不好的时候,才能用啸。放到今天,这就相当于一个新婚妻子向闺蜜倾吐丈夫的种种恶习,时不时冒出一句我怎么这么命苦啊。没错儿,这就是诗经里的啸。
到现在,啸字已经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了。《诗经》之后,这个意思就丢掉了吗?也不是,别的地方还有它存在的证据。西汉有一本书叫《列女传》,写了古往今来很多烈女的故事,里面有一句话说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它写的是一个姑娘到了年龄还没有出嫁,正在家里伤心呢,邻居大娘过来开导她,说哎呀不要哭啦,你不就是想要出嫁吗,这事儿包在大娘身上,马上给你找个高富帅男朋友。
注意原文写到女子悲伤的时候,用的还是啸。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起码到西汉的时候,女性还有用啸的专利,用来形容她们哭哭啼啼,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啸的源头其实有两个,一个来自《诗经》,另一个呢,来自《楚辞》。《楚辞》里面的啸显得有些玄乎,里面有一句说招具该备,永啸呼些。这在说招魂,招魂的家伙事儿准备好了之后,还要啸,才能把魂招回来。晋代有一本书叫《神仙传》,把这事儿写得更明白,而且也用到了啸。
故事发生在西汉,说嵩山有个人叫刘根,相传会很多仙术,当地的太守是个唯物主义者,向来看不起这些鬼神之类的东西,他听说了刘根这个人,就说,把那个刘根给我叫来,给我招个鬼看看,若他能招来,就放他走,让我也开开眼,如若不能,哼,给我杀了他,我的地盘不允许有这些装神弄鬼的人。
刘根来了,开始招鬼,原文写的是又长啸,啸声清亮,众客惊悚,闻者莫不肃然。写得很清楚,这里施行法术用的也是啸。结果怎么样了呢?大厅的南墙突然裂开了数丈,从中走出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这个太守死去的父母。当然,我们不是在这儿装神弄鬼,我们的目的是说清啸这个字儿,它的确和招魂、招鬼有过一段儿渊源。
两汉之后,啸迎来了一个高峰,因为魏晋名士登场了。阮籍登上苏门山求访孙登,孙登始终不说一句话,阮籍后来也不说话,两个人就这么对视,对视了一会儿,阮籍长啸一声,似有所悟,下山去了,下到半山腰,听见孙登在山上长啸一声,啸声传遍了整座山。
从这儿看,魏晋名士的啸,似乎就是从《楚辞》那个源头演变过来的,同样神秘,同样不可捉摸。不过后来魏晋这些人,他们用啸来互相交流,而不是用来招鬼招魂。
同样在魏晋时代,啸有了另一种意思,这个意思我们现在也见得到。那就是它有了音乐性,啸一啸,相当于唱首歌。
还拿阮籍举例子,有句话说阮嗣宗歌啸,声与琴谐,是说阮籍唱歌,和琴声配合默契,是一名优秀的歌手。这里写到唱歌用的就是啸。再有个例子是说,晋代一位贵公子在街上调戏美女,被人看不过,人家扔了一把梭子,把贵公子的牙齿打掉了几颗,但贵公子面对挫折奋发图强,说犹不废我啸歌。即使人家断了牙,人家也要勇敢地歌唱,这才是歌手应该具备的品质。同样,这里讲唱歌,用到的也是啸。
啸有两个源头,一个《诗经》,表示女子的哭啼,一个《楚辞》,为招魂所用,后来这两个意思都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湮灭了,转化出新的文化含义。最开始说的夜光杯,乃至月兔的神话故事都有这个发展进程。
我们看到的一个个普通的字,一个个从小听到大的神话故事,一个个从小到大用的东西,其实它们最初可能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这副样子。多看一点儿名物、考据,对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大有裨益。这个过程也正体现了我们文化巨大的包容性,我们民族不论经历多少苦难,优秀的文化基因总能融合保留下来,哺育一代又一代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