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作为书法载体存在了一千多年,居然有人认为简帛书不是书法的主流。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蔡伦
蔡伦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造纸术发明前,人们把字写在竹木片上,把细长条状的一个个竹木片串起来形成册,较宽阔木片称之为牍。春秋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读的就是竹木简书。学富五车的五车书也是竹木简书。
简牍
帛书
造纸术发明前,简书之外还有帛书。现存最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唯一的完整帛书,1942年9月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子弹库楚墓。
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不过,由于帛的价格远比竹简昂贵,它的使用当限于达官贵人。
下面,我们看看出土的几种简帛书。
《青川木牘》
《青川木牘》 戰國時期 (公元前309年)木牘,書體為「秦隸」,材質為:楠木。墨書。
看清楚,秦代的隶书没有蚕头雁尾。不要把没有蚕头雁尾的隶书不当隶书。
郭店墓竹简
郭店墓竹简
郭店墓竹简
郭店墓竹简
【名称】郭店楚墓竹简
【年代】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3世纪初,战国中期
【出土】1993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
【书体】楚系篆书
郭店楚简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而且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的书法精品。
西汉帛书《老子》,书体是隶书。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文字是汉以前的文字。 据考证,帛书书法字体,颇与《秦金文录》、《诅楚文》等秦铭文相仿,基本属秦系小篆文字,其中有些文字结构类似战国早期的楚国文字,由此可以推论,出土帛书中《五十二病方》的字体算是较早的一种。其篆书年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四世纪春秋末至战国之际,甚至更早,其抄录年代则不晚于公元前三世纪末秦代或秦汉之际,并于汉文帝十二年随葬于墓。
居延汉简,这也是隶书。
居延汉简
武威汉简
木牍
在造纸术发明前的一千多年里,人们的日常书写用具就是简帛,小到书信往来,大到国家大事记载。人们比较熟悉的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等大篆系列文字,刻在龟甲兽骨及浇筑在青铜器上,这是记载占卜、祭祀等重大事件是所用的。人们总不可能在平时结绳记事或者浇筑一件青铜书信、把历史记载浇筑在青铜上吧?
简帛书在历史上传承了一千多年,一些人居然要把它排除在书法之外,说什么简帛书不是主流书法,写简帛书是学丑书,真是少见多怪。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