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在拟定亲属守灵名单的时候,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提到了哥哥贺麓成,虽然两人相知甚少,就连李敏结婚的时候,贺麓成也未能到场,但是在李敏和毛主席的心中,贺麓成一直都是自己的亲人。
李敏
这一次,贺麓成没有缺席。
大伯父,对不起,孩子来晚了。
贺麓成对着毛主席的遗体跪下,妹妹李敏也随即落下泪来,兄妹二人抱头痛哭。
贺麓成
贺麓成究竟是谁?他又与毛主席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毛主席去世之后,他又为何要让自己的孩子将姓氏改为毛?
狠心的母亲
贺麓成,原名毛岸成,他的父亲是毛主席的三弟毛泽覃,母亲是贺子珍的妹妹贺怡。
因此对于毛主席而言,贺麓成既是他的侄儿,又是他的妻甥,关系可谓是亲上加亲。
毛主席
1931年7月20日,贺麓成的父母毛泽覃和贺怡经由组织的批准,正式结为伉俪,并在1934年怀上了儿子贺麓成。
虽说时局动荡不安,生活条件也是颇为艰苦,但是恩爱的两人还是拥有了一段甜蜜的生活,直至1934年毛泽覃和贺怡接到了不同的上级指令。
毛泽覃
毛泽覃率领红军游击队转战闽赣边界,而怀有身孕的贺怡却要和父母一起北上赣州从事地下党员的工作,夫妻二人在会昌县白鹅洲码头分开,虽说二人的心中都有百般不舍,但是为了革命,他们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的执行上级下达的指令。
1935年2月1日,贺麓成出生,取名为毛岸成,但是他尚在襁褓的时候,他的父亲毛泽覃就在被国民党军包围的情况之下,为了掩护同行的游击队员脱险,牺牲在了1935年4月26日的瑞金。
毛泽覃
自始至终,毛泽覃甚至都没来得及看儿子贺麓成一眼。
丈夫突遭意外牺牲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贺怡的耳中,她的心中是止不住的悲痛,但是危险的处境却不能给她提供消解心中悲痛的时间,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搜捕,贺怡只能不断的转换阵地。
贺怡
为了不让自己年幼的儿子陪同自己一起吃苦,贺怡狠下心来将贺麓成交由亲友贺调元照顾。
贺调元是永新县花汀村的地主,家境优渥,对于贺怡拜托其照顾儿子的请求,他也只是说了一句不过是餐桌上添副碗筷的小事,然后就接下了抚养贺麓成长大成人的任务。
可事实上,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却并非只是添加一副碗筷那般简单,但是爷爷贺调元待贺麓成却是极好的,他想要的任何东西贺调元都会想方设法的满足。
图片源自网络
在外人的眼中,二人俨然就是一对亲祖孙,从小在贺调元家中长大的贺麓成也是如此坚定地认为。
直至亲生母亲贺怡的出现。
1949年8月,阔别十多年的贺怡再一次来到了花汀村,叩响了贺调元家的大门,面对突然而至的陌生女人,贺麓成怯生生的躲到了爷爷贺调元的身后。
他不明白贺怡为什么会在见到自己的瞬间泪水盈满眼眶,他也不知道为何爷爷在见到这个陌生的女人之后老泪纵横。
麓成,快,喊妈妈。
爷爷贺调元将贺麓成推到贺怡的面前,但是贺麓成却不为所动,只是一动不动地打量着面前的母亲。
看着不为所动的贺麓成,贺调元再一次开口说道:你不是老问我那些信都是谁寄来的吗?我之前告诉你是爷爷的一位故人,实际上就是你的母亲。
贺怡(右)
听完贺调元的这句话,贺麓成呆滞的神情终于有了一抹异样的变化。
爷爷,又到了一封你的信,和上次寄来的地址不一样。
贺麓成一路小跑,将信件送到了贺调元的手中,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贺调元明显松了一口气,还好,她还活着。
无一例外,写信的人正是贺怡。
迫于无奈之下,她只能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拱手让人,但是身为人母的贺怡却总是止不住地想念自己的儿子,于是她换一个地方,便会给贺调元寄来一封信,关心儿子的近况。
星移斗转之间,已是逝去十四年的光景,当年那个襁褓中的幼儿已经成为一个小男子汉,日思夜想的人儿就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这让贺怡如何不激动?
贺怡很期待能从自己儿子的口中听到那句母亲,但是看着怯生生的贺麓成她还是对贺调元摆了摆手,说了一句:孩子还小,毕竟是我没能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算了。
可就在贺怡准备离开的时候,贺麓成却突然开口喊了一句母亲。
这两个字眼对他而言是如此的陌生,但是在看到贺怡之后,母子之间的血脉相连还是让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贺怡顿住了离开的步伐,转身将贺麓成牢牢地拥进自己的怀中。
父辈是父辈,我是我
母子相认的场面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落下泪来,村子里的人在得知贺麓成的母亲竟是时任中共地委组织副部长贺怡的亲生儿子之后,也都纷纷赶至贺调元的家中祝贺。
图片源自网络
贺怡很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与儿子相认的喜悦让她在夜深的时候依旧难以入睡,她想将儿子带在自己的身边照顾,但是她却不知如何当着贺调元夫妻的面开这个口。
可贺怡的心思,贺调元夫妇又怎会不知?
为了成全这对饱经磨难的母子,贺调元夫妇选择自己开口,把贺麓成交由自己的亲生母亲照顾。
母子二人对着贺调元夫妻深深地鞠了一躬,尔后就离开了花汀村,来到了吉安。
图片源自网络
贺麓成满心以为自此之后母亲便会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可仅是一年之后,贺怡和贺麓成两人却在1949年的11月21日,遭遇了车祸。
妈妈,你不要离开我,我们相处的时间才这么短,你拿手的菜我都没能吃个遍,你不要留下我一人,贺麓成声嘶力竭地哭喊道。
可任凭贺麓成如何呼唤,倒在血泊之中的贺怡却都没有予以回应。
母亲的离世对于贺麓成而言是一场颇为重大的打击,父母双亡让在世的他成为了孤苦无依的孩子,幸好,姨妈贺子珍心疼他,将他接到了上海照顾。
贺子珍
成功抵达上海之后,贺子珍就带着贺麓成来到了医院。
成儿,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和姨妈说,虽然你的母亲不在了,但是姨妈一定会加倍地对你好,你也要好生地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你的母亲和我担心。
听到贺子珍的话,贺麓成下意识地看了眼自己的腿,开口说道:对不起,姨妈,我不是故意想隐瞒你的。
贺子珍
原来,在那场突发的意外中,贺麓成的左腿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但是为了不成为亲人的负累,所以他选择了隐瞒。
他以为自己的伪装天衣无缝,但是心思细腻的贺子珍却在他走路的一瘸一拐之中察觉出了异样,这才带他前往医院检查。
等到贺麓成的身体痊愈之后,贺子珍就开始着手准备让他在上海入学的相关事宜。
贺子珍
但是这学校却也不是白上的,在入学之前,贺子珍就向贺麓成提出了一不一要的两条告诫:不要背父辈的牌子、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
贺麓成和姨妈的想法一样,虽然他已经从母亲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祖辈的身份,也知道了毛主席和自己的亲戚关系,但是他却并不打算利用这个途径,他想凭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像父辈一样的国家栋梁之材。
事实证明,贺麓成做到了。
在进入到上海中学之后,贺麓成直接开始学习高二的课程。
夹有浓重乡音的土话让他没少遭到同学的取笑,但是贺麓成却满不在乎,因为他没有时间浪费在别人对自己的评头论足之上。
在乡下的时候,头脑聪明的贺麓成确实是班级不可多得的优等生,但在上海的一流高中,他却突然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在开学的第一次考试中,更是位列班级排名的末尾。
贺麓成(左)
可即便如此,贺麓成却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而是立意明确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做着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其中必须一提的大功臣就是贺敏学。
001号高级职称获得者
贺敏学是贺怡的兄长,也是贺麓成的舅舅,更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
贺敏学
国家需要建设,建设需要知识分子,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身边的人选择走上怎样的道路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你要恪守自己的初心,埋身于知识的海洋。
舅舅的话坚定了贺麓成无往不催的信念,也正是由此,他才从别人口中乡下来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为了班级里的前三名。
1952年,贺麓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电力系专业,但是考上大学之后,贺麓成求学的神经却丝毫未有松懈,整整四年的大学时光,他都是勤勤恳恳的读书,也由此在毕业的时候顺利拿到了当时尤为难得的留苏研究生的名额。
上海交通大学
因为中苏关系的变化,拿到留学研究生名额的贺麓成虽是没能出国,但却也是顺利被分配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展地对地导弹的研究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时候,德国将研制的V-1和V-2导弹用在了战场之上,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地对地导弹,其巨大的战斗力让世界各国都为之震惊。
为了提高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毛主席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归国不久的火箭专家钱学森领下了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艰巨任务,在1956年的10月8日,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担任院长一职的是聂荣臻元帅。
钱学森
作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承载了太多的期待,也聚集了不少杰出的人才,贺麓成就是其中一员。
1961年,学术水平颇高的贺麓成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的导弹工程师,在和王太楚经过反复的钻研摸索之下,创造出了一套可行的导弹控制方案。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在此方案的基础之上,1964年6月29日,中国第一枚自主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试飞成功,实现了由零到一的伟大突破。
成功的背后是数不尽的艰辛,桌面上堆叠成山的图纸资料以及无数个挑灯埋头的夜晚都成为了理想实现最好的加成,而贺麓成也凭此奠定了自己在导弹研制方面的权威地位。
但对于贺麓成而言,这并不会是他人生路上的最高点,而是展开一段新尝试的起点,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之下,他又为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及洲际导弹的研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1980年的评选之上顺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系统第一个评上高级职称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
正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当李敏致电贺麓成所在部门的时候,才多次未能接通,由此他才没能出现在妹妹李敏的婚礼,在现场亲口说出自己的祝福。
但是亲人之间永远最是包容,李敏也并未因此对贺麓成心生嫌隙,在父亲离世之后,她还是将贺麓成加入了亲属的守灵名单。
李敏
因为贺麓成对自己身份的绝口不提,所以旁人并不知晓他和毛主席的亲戚关系,他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毛家的骄傲,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姨妈贺子珍对自己的两点告诫。
退休之后的贺麓成也没有闲着,颇具经商头脑的他在经商中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盈利的钱他却拿出了绝大一部门用于进行公益事业,而他本人却在成为导弹工程师时分配到的20多平米,依靠煤炉取暖的房子里生活了二十多年。
毛主席逝世之后,为了纪念父亲和大伯父,贺麓成这才让自己的两个孩子更改为毛姓。
毛主席
在人才辈出的家庭之中,贺麓成却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成绩,成为了家族的骄傲,也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笔浓墨重彩。
勤能补拙是良训,天才勤奋是锦上添花,不要让想做的事情仅是无尽地停留在自己的脑海,行动永远是成功不可替代的要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