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鼻,是1989年公布的医学名词。歪鼻,即鼻梁不正,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性歪鼻畸形是鼻部软骨发育异常的结果。如鼻中隔软骨过度发育时,一般常表现为鼻中隔软骨弯曲,若未形成弯曲,则过度发育的中隔软骨的下缘即易在犁骨沟上的薄弱附着部位脱位,偏斜到另一侧的鼻腔内,由于中隔的偏斜,导致两侧鼻软骨的发育收到影响,两侧失去对称而呈现歪鼻畸形。后天畸形,则是撞伤、受伤等原因造成的鼻梁偏离中线。
歪鼻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软骨性、骨性及混合性。软骨性歪鼻,鼻梁下半部分向一侧歪斜;骨性歪鼻,鼻梁呈C形,鼻梁中部偏斜,鼻尖位置正常;混合性歪鼻,则是骨性-软骨性歪鼻,鼻梁从鼻根至鼻尖向一侧偏斜。
歪鼻类型
歪鼻矫正手术
自1845年首次报告以来,歪鼻矫正术经过多年发展和改进,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修复手术。歪鼻矫正术采用鼻柱基部V形切口,分离一侧鼻中隔之软骨膜,切断中隔与筛骨垂直板、梨骨的连接部,并切除一条鼻中隔软骨,使鼻中隔软骨松动、复位。剪除过多的侧鼻软骨,使中隔复位后两侧鼻软骨张力相等。切除过长的鼻中隔尾部,使双侧鼻前庭对称。对伴有鼻骨或上颌骨骨折肿胀或淤斑发生之前的歪鼻,以及外伤后1周内消肿的鼻骨骨折导致的歪鼻,一般采用手法复位。
歪鼻有几种形状?
针对不同形状的歪鼻,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按歪鼻的不同类型,具体分析各种手术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一、鼻中部偏斜
鼻中部偏斜一般呈现扭曲型,又称C型,鼻根与鼻尖均位于轴线上,但鼻梁中部弯曲呈C型,明显偏离中轴线。鼻梁中部歪斜是由于鼻骨歪斜造成的,需要将鼻骨分别在正中两侧、鼻骨与上颌骨交界处将鼻骨截断,切断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连接,再将鼻骨复位,中隔的歪斜也可以同时矫正。
鼻中部偏斜矫正术,要在全麻的情况下做矫正。术后住院时,鼻腔需填塞碘仿纱布5 -7天,外用石膏固定,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另外,需静脉输抗生素3天。如伴有鼻梁塌陷,还可通过植入假体垫平,也就矫正了鼻梁调。
二、歪扭型歪鼻
歪扭型歪鼻,又称S型或复杂型歪鼻,鼻软骨部及骨锥部向不同方向偏曲呈S型。鼻梁从鼻根至鼻尖向一侧偏斜是由鼻骨、软骨同时歪斜引起的,需同时矫正鼻骨和软骨的歪斜。
歪扭型歪鼻矫正术需在全麻下实施。歪鼻术后3-6周要避免鼻部受到外力碰撞,以防复发。
三、鼻下部偏斜
鼻软骨部,即鼻下部偏斜,偶伴有轻度鼻骨偏斜,其特点是鼻梁中下部偏向中轴线一侧,以鼻尖点离中轴线最远,多为先天性或幼年受过外伤导致。鼻梁下半的歪斜是软骨歪斜造成的,只需矫正歪斜的软骨,切断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犁骨、侧鼻软骨的连接,剪除多余的侧鼻软骨,恢复鼻中隔的中立位置,术后鼻腔须填塞碘仿纱布5-7天,维持复位后的鼻中隔的位置。
针对不同形状的歪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