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渊源之九:李贺对韩、孟等人诗尚奇险的借鉴与发展(中篇)——李贺诗歌研究系列(二十)
上篇提及李贺诗歌受到了韩愈等人的影响,然而,韩孟诗派也不能范围李贺的诗歌,李贺的创作,是超出了韩孟诗派的门墙的。
首先,李贺诗奇,是奇在立意,奇在想象,力求构思、选材、词句、意象、意境等都不经人道(何孟春《余冬录》卷五十三);如果是别人吟咏过的题材,他也一定要挖掘出全新的东西来。这就比那些用怪异的句法、押险韵来追求奇的诗要高明得多。
例如,贺诗《还自会稽歌》,抓住一件旁人极易忽略的、古人的小事,塑造了一个流落失意,但又不失刚劲之气的羁臣形象;同时,这又是李贺的自喻,抒发诗人自己对世事多变的感伤和自己在困顿潦倒中的悲愤心情,并且勉励自己坚持气节,宁愿贫贱以终老。该诗选材、立意都奇。又如乐府古题《公莫舞歌》,前人之作甚多,多赞项伯翼蔽刘沛公。李贺反以称赞樊哙和歌颂刘邦,已可见出他立意的奇特。更奇特的是,李贺以刘邦喻天子,以材官小臣项庄喻威胁中央的藩镇,鲜明地表达了他向往统一、反对分裂的政治思想。以尽人熟知的古事变化生新以为己用,集中体现了李贺在立意上化腐朽为神奇的卓越本领。别人反复吟咏过且现实生活中又习见的题材,李贺照样能够生发出许多新意来。
如以马为题材的作品,古诗中汗牛充栋,唐代名作也不少。如杜甫的咏马诗就已是难以企及的高峰了。施补华《岘傭说诗》云:少陵马诗,首首不同,各有寄托,各出议论,各见精采;合读之,分观之,可悟作诗变化。别人闻之罢笔,李贺却偏要在这方面与杜公及以前的诗人较量一下才力。他的《马诗》一写就是二十三首,或诉怀才不遇之痛,或同情正直士大夫被贬斥,或讥宪宗求仙乱政,或刺小人得志等,首首翻新出奇。当年方扶南说:此二十三首,乃聚精会神,伐毛洗髓而出之,造意撰辞,犹有老杜诸作之未至者。(《李长吉诗批注》卷二)这绝非溢美之辞。
只是选材、立意奇,还不能算好诗。诗歌是想象的艺术,雪莱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为诗辩护》),转引自孙绍振《美的结构》)在想象力方面,李贺绝不逊色于古今中外任何一位诗人。一般诗人写天热,马上会想到烈日、蒲扇、大汗之类,但李贺咏天热云:毒蛇浓吁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毒蛇怕人袭击,故藏得最深,因天热而张嘴喘息,致蛇洞闷湿;江鱼比河鱼藏得深(因江比河大且深),但因天热,宁愿衔沙挨饿以求静。地之深处与水的深处尚如此闷热,更何况曝晒于烈日之下的人呢?朱子云贺诗巧,于此可见一斑。
而黎二樵对李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一语胜人千语,非苦吟何能臻此?(《黎二樵批点黄陶庵评本《李长吉集》》卷一)然而,毒蛇喘息,江鱼衔沙,有谁见过?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又如《李凭箜篌引),除吴丝蜀桐张高秋及李凭中国弹箜筷两句是写实外,其余全是想象中的,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李贺想象的丰富与奇妙。而鬼魂无形无象,李贺却把它写得声情并茂,跃然纸上,使人如睹其形,如闻其声,这最能体现李贺想象力之奇绝人鬟。《神弦曲》云:
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
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縩步秋尘。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该诗最后两句,令人毛骨悚然,足可令古今一切写鬼的诗文黯然失色。李贺实在是诗家写鬼射雕手,难怪后人要以诗鬼目之。
读李贺的诗,其实就是在诗人那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想象王国里畅游。这和读韩孟诗派其它诗人的诗所产生的那种古古怪怪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
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只有高明的立意和奇特的想象,还不能算作好诗。如上文所述,李贺学习曹植的诗歌、学宫体诗,主要是学习他们的表现技巧。贺诗多自铸清词,如他以长翠、碧虚代水,以青光\"代竹,以银沙喻指天上繁星,以烟素指纱绸,以冷红指秋花等,皆清丽可喜。他写春花云:飞香走红满天春(《上云乐》)、桃花乱落如红雨;写秋色云:凉风雁啼天在水(《帝子歌》)、冷红泣露娇啼色\"等等,这些诗句瑰丽奇艳,被前人称为奇句。当然,这也正是继承了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精神,但正如范文澜所说:别人不能造新语来代替陈言,甚至用涩体来代陈语,李贺所作不仅言语清新,而且立意也不同于流俗。(《唐五代的文化概况》,《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二册)。
王明君曾比较韩孟诗派诸人诗之奇云:韩愈险峭奇崛,狞厉雄峻,气势壮阔,云波诡谲,着意于一个准字;孟郊险瘦奇枯,寂寞苍凉,酸寒凄楚,含辛茹苦,偏重于一个寒字;卢仝危言耸听,荒诞奇异,古古怪怪,善用数字系统来结构形象,直接出面倾吐主观激情,始终离不开一个怪字。至于李贺,则冷艳凝香,奇诡瑰丽;异想天开,光怪陆离;凄厉孤愤,神出鬼没。其中的特色可用‘奇艳’二字概括。(《唐诗风格美新探》)可见,李贺在广泛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其诗的成就已非韩孟诗派所能范围。
[作者寄语]:尊敬的各位读者,因本文较长,为方便大家阅读,特分上中下篇,此为中篇。下篇、明天上午10点准时更新。
李贺诗歌研究系列,未完待续。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注:配图来源于网络)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