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饰的发展与演变贯穿了人类历史,它穿过铁血诗书的大汉,越过万邦来朝的盛唐,跨过繁华似锦的宋代,源远流长着。小小的头饰是历史再现,通过追寻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头饰的发展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历史。
远古时期
当人类这种群居动物懂得用头饰之类的\"文化\"来巧妙地\"遮蔽\"或夸饰自身的时候,头饰就发生了。在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除了披发的自然发式之外,是没有任何头部装饰的。但早期人类在漫长的狩猎、采集过程中,每天都是希望与恐惧并存的,他们既希望狩猎能够成功,又担心在采集、狩猎过程中受到凶猛巨型怪兽的伤害,于是乎,便采用狩猎过程中获取的动物的皮毛尾羽,把自己刻意装扮成动物的形象,企图在渔猎和采集中为自身的生命安全增添一层保护色,并提高猎获动物的成功率。
在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们,其发式已经有披发、断发和辫发等三种基本的式样,并且懂得用动物的肢骨、玉石、象牙等材料制作发饰物——发笄、梳篦,首饰具备了一定的雏形。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是我国官服制度初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的时期,尤其是到了周代,在职官设置中,已经出现了\"司服\"一职,负责安排帝王贵族的穿着,管理服制的实施,并且冠服制度还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为礼仪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按周制,礼分吉、凶、军、宾、嘉等\"五礼\",参加各种不同礼仪的不同身份的人,在着装和佩戴饰品上都有相应的规定。
当时的男子大都冠巾戴帽,很少露出头顶,但巾帽形制简单,的为商代发簪。商代妇女发型多以梳辫为主,发辫或卷曲垂肩,或于顶部盘梳成髻,用一支骨簪横贯其间以固定。总体而言,商代社会中的发型和冠式,构成当时服饰仪态的重要环节。中上层社会成员,喜欢戴冠,并且冠的样式种类繁多,饰品档次有差别,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后世服饰制度中,作为等级标志的冠冕制度,在商代已初显端倪。
周代礼乐制度相当完善,戴冠已成为\"礼\"的一个部分,所以当时男子的发式已不同于商代的辫发,而是将头发向上梳结于顶,再盘挽成髻,罩以冠或巾,且巾帽形制比商代丰富,有平形、尖形、月牙形等多种。在巾帽的佩戴中可分出等级,佩戴低而平的巾帽者为普通人,高而尖的,为贵族所戴。
春秋时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社会急剧动荡,各诸侯国不拘周礼,纷纷进行服装改革,创制自己的服饰,并把服饰制度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其结果是齐桓公\"高冠博带\",楚庄王\"鲜冠组缨\",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他们用各具特色的服饰来\"治其国,其国治\"。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帝国以政治上强大的向心力使得衣冠服饰在传承商、周服制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服饰之所长。至东汉明帝时,确定了适应封建政教思想的服饰制度,对后世服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秦汉以前,男子多不裹头,单用冠帽约发。当时的冠实际上是一种套在发髻上的发罩,但从秦代起,武将用被称为\"幅巾\"(一块长度与门幅相等的四方巾帕)先扎头,再戴上帽子。两汉时期,幅巾由军旅影响波及民间,广为庶民所用。到了东汉末年,头巾的地位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由一种普通庶民的首服变为一种时髦的装束,甚至连身居要职的官吏也喜欢以幅巾约发。
秦汉时期男子冠帽式样繁多,仅见于《后汉书·与服志》记载的就有冕冠、长冠、通天冠、远游冠、却敌冠、武冠、进贤冠等数十种。下面,类举两种典型的冠式。
进贤冠,是我国服装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一种冠式。在汉代,上至\"公侯\",下至\"小吏\",都戴这种冠,而且这时皇帝戴的通天冠,诸侯王戴的远游冠,也都是在进贤冠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这种冠多用缁布制作,冠上缀梁,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别,根据梁的多寡,可辨别官职的大小。冠式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外形似左右不等长的小板凳。汉以后一直到宋,进贤冠在法服中始终居重要地位。
通天冠,是皇帝在郊祭、朝贺及宴会时所戴的一种礼冠。《后汉书·与服志》中写到\"通天冠,高九寸,正竖,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与所常服。\"这种冠式,始于楚庄王,秦汉相承,沿袭至明代,。佩戴时是用笄插在冠与发髻之间,再用缨绕过露在冠两旁的笄,于颌下打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崇尚裹头扎巾,成为当时服饰的一道独特风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大家熟悉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传千古的名句。\"羽扇纶巾\",有的说是指诸葛亮,有的说是指周瑜,总而言之,是三国时名士的装束,苏东坡借以形容其从容儒雅、潇洒睿智。渐渐地,扎巾的风俗流传开来,它打破了士庶的隔膜,成为时尚的标志。
这个时期虽然崇尚幅巾束首,戴汉式梁冠的非常少,但是\"笼冠\"(是在巾帻上面加以笼巾制作成的,)成为男女皆用的一种主要冠式,还是比较有特色的。笼冠最早产生于汉代,平顶、两边有耳垂下,戴时罩于冠帻之外,下用丝带系缚。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假髻,当时妇女发式以发多、发长为美,为了夸大发髻高耸之状,人们常常在头发中衬垫各种不同的饰物,制成各种不同的假髻,并在假髻上插步摇、花钿等饰物。
隋唐五代及宋朝时期
隋朝的确立结束我国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隋唐男子首服,主要是幞头。幞头实际上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帕,早在东汉时期就已流行,至魏晋以后更加普及,几乎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幞头与幅巾的区别,主要在角上,经过改制后的巾帛,四角皆成带状,裹发时将前面两带包过前额,再绕至脑后系结下垂,远远望去,似有两条飘带。在包幞头时,为了裹结出各种形状,还在幞头里加一固定的饰物,覆盖在发髻之上,称为\"巾子\"。巾子的高低圆锐,使幞头富于变化。到晚唐时期,为了方便省事,宫中宦官多用木胎,以纸绢为衬、铜铁为骨,于其上制作幞头。这时的幞头,实际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帽子。
唐代男子首服中,天子所戴的冠,除冕、弁外,尚有一种名为\"冲天冠\"的冠饰。这种冠相传是唐太宗仿古制创制,其形似幞头,后饰相交向上翘,如同两个展角,造型如同一个\"善\"字,故又名\"翼善冠\"。另外,唐代胡服盛行,\"胡着汉帽,汉着胡帽\"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男子也常戴胡帽。
隋唐妇女头饰特征是初行面衣,复行帷帽,再行胡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面衣,又称\"面帘\",是一种大幅的方巾,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身。本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装束。\"帷帽\"是一种高顶宽檐的笠帽,帽的四周缀有一层网状的面纱,称帽裙,用之障风尘。最初亦为西域装束,传入中原后,于永徽年间流行开来。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又从西域地区引进了\"胡帽\"。胡帽是一种高顶宽檐的笠帽,用黑色的网状面纱遮住面部,一般用兽皮、羊毛、毡类、席藤等材料制作而成,帽顶略成尖形,帽身织有花纹或镶嵌珠宝,其装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隋唐妇女头饰形制多样,用材各异,主要的发饰有钗、簪、步摇、梳、篦、钿等。
从全身障蔽的面衣,到渐为浅露的帷帽,再到胡帽,是开放的大唐社会在妇女装束上的具体反映,也是妇女妆饰史上的进步。强盛的大唐帝国,近悦远来,五方杂处,社会以一种极为开放的态势,吞吐吸纳,极尽雍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妇女们,为了头上一束青丝的美丽,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精神羁绊,大胆继承与创新,为我们塑造了一簇簇形态万千的头饰式样。
宋代虽然国力远不及唐朝,但物质生活的繁华却不逊色于唐。当时,由于有不少的士大夫阶层和世俗地主的参与,社会文化旨趣渗透出更多的文人气质,较之大唐奢华之风,平添了几分儒雅的色彩。加之受到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等思想的影响,妇女装束由华丽开放走向了清雅、内敛,人们的衣冠服饰逐渐走向保守、拘谨,不仅式样变化少,且色彩也趋于单调,给人以质朴、洁净和自然之感。
宋代男子,上至帝王下至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须戴冠冕之外,在一般的朝会和公座之间都戴幞头。不过,与隋唐相比,宋代的幞头已经完全脱离了巾帕的形式,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帽子,且幞头的脚也多富于变化。并于幞头上饰金银、罗绢制成的花朵。
由于受到程朱理学思想的禁锢,\"外检束,内静修\"成为当时社会对女子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的衡量尺度,妇女的妆饰开始向内敛方向发展。尽管如此,宋代妇女的高冠帽、发髻以及冠梳、簪花的习俗,还是颇有特色的。宋代妇女,上至王妃下至普通百姓都喜戴冠,常见的有角冠、龙凤、发钗冠、垂肩冠等。宋代妇女,发髻上喜插钗、钿、簪珥(珥是一种用珠子或玉做的耳环)、簪 花、梳篦,头上喜戴珠翠、闹蛾等头饰。
辽金元时期
辽、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分别以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为主建立的政权。这些政权建立之后,虽然以本民族的服饰为主,但亦曾参酌古今,远法汉唐确定衣冠制度;同时,为了加强对汉区的有效统治,在生活习俗乃至衣冠服饰等方面,对汉人多有限制,并且随着政权的屡番更替以及禁令的宽紧张弛,传统的汉族服饰亦时有变化。
辽代汉族男子仍袭晚唐五代之制,头戴各式幞头。只有少量级别较高的官员可戴巾帽。中小官员和平民百姓只能科头露顶,冬天亦然。契丹族男子崇尚髡发,喜欢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于两鬓和前额处留少许余发作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有的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成各利形状,下垂至肩。妇女裹巾戴帽,发式简单,多挽高髻、螺髻和双髻也有少数披发的。
金代女真族男子,春秋常戴毡笠,冬天戴貂帽。男子发式是剃头顶发,留颅后发,系以有色的丝绳,作辫发垂肩,也有的两旁垂辫发的,与契丹族不同。妇女多辫发盘髻,裹逍遥巾或头巾,冬天戴羔皮帽。
元代蒙古族男子喜欢戴暖帽、棕帽、檐帽以及斗笠、等各种笠帽。妇女头饰种类繁多,有钗、梳、步摇、簪花等,仅钗的形制就有凤钗、合欢钗、蝴蝶钗等多种。元代妇女首服中最负盛名者当推顾姑冠。\"顾姑\"蒙古语,译为汉语有\"罟罟\"、\"罟姑\"、\"姑姑\"、等多种写法,取其同音。冠细而高,外形如同一个大花瓶,最高者有五尺多。冠顶饰物,其材料视冠者的身份而定,或为翠花,或为五彩帛,或为野鸡毛。由于顾姑冠冠体过长,插上翎枝等冠顶饰物后,长度又有所增加,所以妇女戴此冠出入营帐,只能将头低下。这种礼冠,仅在蒙古贵族妇中流行,汉族妇女尤其是南方妇女无权冠戴。
明清时期
明代男子巾帽,式样繁多。其中,像乌纱帽、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等暗含有吉祥、统一、平安意思的冠帽,大都是由朱元璋亲自推荐,并诏令颁行而流行开来的。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乌纱帽\"。
乌纱帽是一种圆顶官帽,分土下两层,制作时先用铁丝编织成框,然后在外表蒙以黑色纱巾,质感挺实而轻快。其形制,类似晚唐五代的硬脚幞头,前低后高,分别呈圆筒形和半圆形。两旁的展角长五寸多,宽一寸多。帽后有两根飘带,戴帽时另用网巾束发。这种帽子,作为百官朝服中的首服,是官位的象征。直到今天,怕丢了乌纱帽,仍是怕丢了官位的同义词。
明代妇女喜以钗、簪、梳为饰,钗的形制有雀钗、金蝉钗、凤凰钗等多种,到了明代,无论是头饰的造型水平还是制作工艺水平已经非常之高。
清初强令推行的满族发式是半剃半留的。因为满族人崇尚骑射,这种发式可免骑马驰骋时散发遮住视线,颅后所留粗辫又是行军宿营时借以安眠的枕头。清代男子首服中,职官礼冠颇为繁缛,有朝冠、吉服冠、行冠、常服冠、雨冠等五种,每种又分冬夏两式。按清制,官员冬春戴暖帽,夏秋戴凉帽,凉帽与暖帽的更换,由礼部奏请,一般三月始戴凉帽,八月换暖帽。暖帽多呈圆形,周围有一圈朝上翻卷的檐边。帽顶装有红色帽纬,帽纬之中装有顶珠,并以顶珠的颜色和材料来区别戴冠者的品级。凉帽形如斗笠,呈喇叭状,与暖帽相同,在帽的顶部也装顶珠及红纬。在清代的官员首服中,最具特色的是以顶戴花翎作为官员品级和地位的标志。顶戴花翎作为清代官员的显赫标志,按品级戴用,不得乱用,几品顶带就是看他帽上是什么顶子。官员如果被革职或降职,就要革去他原有应该带的顶子。
清代妇女头饰以簪、钗为主,造型多为有吉祥寓意的牡丹、凤、鹤、蝙蝠等。发式分为满汉二式,初期基本上保持着各自的风格,后在相互影响之下,两族妇女的发式都有明显的变化。满汉妇女发髻相互影响,流行的发髻式样颇为繁多。已婚满族妇女发式,以两把头最为典型。两把头,又称\"叉子头\"或\"把儿头\"。梳掠时将头发拢于头顶,分两绺梳成一个横长式的发髻,将一种称为\"扁方\"的长簪贯于其中,再将脑后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让它长长地、扁扁地压在后颈上,前戴大红花,侧垂流苏。咸丰以后,这种发髻式样逐渐增高,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高如\"牌楼式\"的固定装饰,上面不用头发,纯粹以绸缎为之,戴时只要套在头上,再加插一些绢制的花朵即可,无须梳掠,时人称之为\"旗头\"或\"大拉翅\",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假髻,并且多为上层满足妇女所戴。
结语:
有人说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从生理上讲,头部是人体中最重要部位,是视线焦距的中心。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佩戴头饰的历史,而且都以不同的形式流传至今。在我国,头饰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它像镜子一样映射着时代的变迁。通过追寻头饰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
纵观历史上的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位的人,他们的头饰也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头饰隐藏着极其丰富的社会人文属性,它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曾被认为是权利、地位与财富的象征。世事变迁,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无论头饰使用的材质,还是表现形式,都与以往有所差异。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头饰还会继续改变。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