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是《周易》第三十六卦,卦体为坤上离下。坤为地,离为火,地火明夷。
明,光明,喻正义;夷,伤,诛锄。
《杂卦》说:明夷,诛也。
日落地下,火在地中,象征光明遭遇遮蔽和伤害,所以名之为明夷。
《明夷》与《晋》互覆,其义相反。程颐说:晋者,明盛之卦,明君在上,群贤并进之时也。明夷,昏暗之卦,暗君在上,明者见伤之时也。日入于地中,明伤而昏暗也,故为明夷。
《序卦》说: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晋卦取义升进,时进时止,可以进则进,不可则止,知可与不可,明也;时有不可,而进之不已,是伤其明,所以晋卦之后续以明夷。
文王为《明夷》所拟爻辞为:利艰贞。
《广韵》:利,宜也。
孔颖达《正义》:时虽至闇,不可随世倾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
程颐曰:君子当明夷之时,利在知艰难而不失贞正也。在昏暗艰难之时,而能不失其正,所以为明君子也。
高亨先生说:贤人处明夷之时,利在遭遇艰难而能守正。
古今先贤多训艰为艰难。艰难本非所宜,孔氏之说显得艰涩不通,语似不辞。程子于艰前增一知字,高先生在艰前增遭遇。明夷之象,本为正义受伤,若艰为知艰难或遭遇艰难,此艰字有无关系不大。圣人惜墨如金,盖言利贞即可。
廖名春先生以为艰并非艰难,甚是。然先生读艰为限,训限止,先生说:‘艰贞’,复辞同义,都是限止不动之义。卦辞‘明夷,利艰贞’,是说在光明夷灭之时,利于限止守静。换言之,就是说在黑暗之时,要韬光养晦,不要强为出头。
韬光养晦并非限止不动,而是开辟守正自存的新道路,如文王事殷,箕子佯狂。先生之说亦难成立。
火入地下,明遭诛灭,象征正义暂时处于不利局面,宜另辟蹊径,保存正义的火种。
《说文》:艱(艰),土难治也。段玉裁注:凡难理皆曰艱(艰)。按许书无‘墾(垦)’字,疑古‘艱(艰)’即今‘墾(垦)’字。
我以为艰同垦,开拓,垦荒;贞,正,坚。利艰贞,意即宜开辟新路,坚守正道。
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论语·宪问》)不管社会多么黑暗,人情怎样浇薄,都要保持自己的节操,决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坤以藏之,互坎为隐伏,于木为坚多心,互震为反生,伏乾为健,自强不息,故曰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坤为地,离为日,为火,日与火皆明,明入地中,所以名卦曰明夷。
内卦离火为文明,外卦坤地为柔顺,故曰内文明而外柔顺。蒙,遭受。以蒙大难之以,连词,表转折,犹而。以之之以,动词,犹为。以之犹言这样做。文王姬昌无罪而被殷纣囚于羑里,是谓蒙大难;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论语·泰伯》),是为内文明而外柔顺,故曰文王以之。
晦,隐藏。卦辞云利艰贞,言隐藏自己的光明之德,韬光养晦,大智若愚。
内难,内心痛苦。正,端正。内心痛苦而能端正自己的志向,独立不改。箕子为纣王叔父,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史记·宋微子世家》)是为内难而能正其志,故曰箕子以之。
文王事殷、箕子佯狂,皆用晦而明,是居逆境处乱世的两个典范。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坤为地,离为明,明入地中是明夷卦之象。
莅众,治理百姓。明藏于内,不显于外,内明而外晦。君子观明夷之象,效此以治世,大事不糊涂,小事闭眼睛,表面糊涂(用晦),心里不糊涂(明)。
《象》与卦意略有不同。
高亨先生说:目有所不见,而目之明不可蔽;耳有所不闻,而耳之聪不可掩;心有所不虑,而心之慧不可乱。外似愚晦,而内实明哲。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