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向两组被试者出示同一张人物照片。他对A组人员说,这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对B组人员说,这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然后让两组人对照片上这个人的外貌做出评价。
结果同样的面部特征,A组人员评价它们是仇恨的,顽固的,凶狠的,B组人员认为它们是深邃的,博学的,坚韧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在这张照片的人物被给定了身份的时候,人们的脑海里已经自动产生了对这个身份固有的印象,直接把他们关联了起来。
就像有人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会毫不犹豫说出二那样。
这都要归因于一种非常大众的心理效应——刻板效应。
有时人们会在还没有进行实际接触前,就先入为主地用一种固有的思维将对方进行归类定性,而且这种定性通常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刻板效应,也被称为定型效应或者刻板印象。这种心理定势会让我们将群体的分类变得过于简单粗暴,产生许多偏见和误解,但奇怪的是,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群体的刻板印象有高度一致性。
比如《如懿传》中,如懿为了护腹中胎儿的安全,避免事端,询问太医如何让让大家觉得自己这一胎怀的是女儿。太医笑说:旁人若想揣测娘娘腹中是男是女,只能看您的饮食。
如懿立刻心领神会,道:酸儿辣女?
太医微笑:民间传闻有一定道理。
于是如懿点了宫中新来的四川厨子,每日都上一些鲜香刮辣的菜肴,还表现出自己不喜食酸杏的样子,让所有人都觉得她怀的是个女儿,成功瞒住了宫中众人。
这就是一个巧妙地利用了大众刻板印象的例子。
那么刻板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和我们的学习模式有关。
我们从小的学习成长都是不断从自己过去的经验里获得新活动的指导。比如我们学会说连贯的话前,一定是先有一段牙牙学语的阶段,简单的发音,慢慢连贯成词,最后成句。
识人也是同样。我们从已经遇见的人中获得经验,在遇到职业、相貌、性格等方面相似的人的时候,下意识会搬出曾经对这样的人的认知来。老人一定是孱弱的,孩子一定是天真的,护士一般都是女的,警察一般都是男的。
另外,刻板印象的产生还同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有关。
我们的大脑对某些信息会特别信服,例如绘声绘色的故事、秘闻。为什么有段时间标题党横行,因为他们抓住了大脑的这种特性。互联网上各种营销号和水军出没,就是利用这种刻板效应来创造出一些事实。
图源:网络
刻板效应的存在是有积极作用的。
因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有更多的选择后,人反而会觉得痛苦,无法作出决策。因为此时,大脑出现了认知过载的现象。所以我们才会有选择困难症,才会有段子说成年人不做选择,我都要。
刻板效应能帮我们用既有经验快速地做出决策,将认知负担解脱出来。而且许多经验确实是宝贵的。
而刻板效应的缺点则是很容易导致我们对事件、对人产生偏见,容易二元化,不是好就是坏。《论语》中提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我们身处其中,就会发现事情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用是非去论。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下海经商被视为一条畏途,因为在那之前,有许多人因为投机倒把罪被抓。人们对经商的印象就是偷偷摸摸的,不光彩的,违反公序的。
位于湖北武汉的汉正街,首位百万富翁郑举选就经历了这么个起落。
他在开始做点小生意也是偷偷摸摸的,虽然自己在做,但也有着这不光明的固有印象。在1978年初,他便因为投机倒把被抓。但就在这一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到来。
图源:网络
次年,郑举选成为汉正街的一位个体户。
他在刚开始的时候还被对做生意的固有印象所困,但渐渐的,他的观念改变了,用饱满的热情,成为了汉正街首位万元户、百万元户……
打破刻板印象,或许我们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