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是楚国人,但在晋国做大官。
有一次,晋君派他出使楚国,他也乐得回乡逛逛。船行到汉阳江口,正遇中秋之夜,偶然来了一场风雨,船只好泊在山崖之下。不久风雨过了,云散了,一轮明月当空,俞伯牙对着这风光,遽然想弹一弹琴。他弹琴很慎重,先叫童子摆好囊,焚香炉,他情绪丰满之际,才开囊取琴,弹出一曲,曲犹未终,遽然琴弦断了一根。他以为必是有人偷听,或许来了刺客。叫人上岸去搜查。
果寻一人,那人说是樵夫,却又说在此听琴,俞伯牙觉得是个笑话。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此言不知道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去罢。 谁知那个樵夫却很有水平,一句话反驳得很尖利而有力:……大人若欺压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这智慧的答语惊动了俞伯牙,所以把那人请上船来。这人就是钟子期。
他上得船来,不行跪拜之礼,不卑不亢。这种情绪令俞伯牙很不痛快。俞伯牙面对着这个樵夫,一时不知怎样抵挡才好,便先考一考他对音乐到底懂得多少。
不料钟子期把琴的来历与结构原理,说得头头是道,他情绪才有些改变了。再进一步,考考他听琴的能力:钟子期彻底说出了俞伯牙的心思,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使他大惊,推琴而起,连呼失敬失敬。重新与樵夫行了宾主之礼,以平等的情绪对待钟子期了。由于这样的知音人真实很可贵,这一夜,两个知音人,谈到了天亮,十分投机。还结拜了兄弟。俞伯牙年二十八,钟子期二十七,俞伯牙做了哥哥。
故事中的俞伯牙,发现钟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不但抛弃了位置不同的优越感,与他长谈到天亮,结拜为兄弟,并且在一年之后,又去探望他。谁知钟子期在这一年中,因得他的赠金,买了好些书,日间采樵,夜间苦读,心力耗废,染成怯疾,数月之间,已亡故了。俞伯牙听了,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
随后在钟子期墓前抚琴为吊,一曲终了,把琴摔碎。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