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4日,游客在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搭帐篷享受假期美好时光。露营成了这个五一假期颇受青睐的一种出游方式。图/IC photo
一顶帐篷、一把折叠椅、一块天幕、一块空地,有了这些,基本就可以张罗起一场说走就走的露营。今年五一假期,露营成了户外顶流。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与露营有关的照片、帖子早已刷了屏,在某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关于露营的帖子也已超过200万篇。
露营热也催生出了露营经济。据《法治日报》报道,某旅游网站最新发布的《春季出行趋势报告》显示,3月至4月出行的露营产品预订火热,预订量环比增长120%。此外,从帐篷到桌椅,市场上也涌现出一大批露营品牌。但露营作为一个新兴的消费形态,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规范,问题也有不少。
《潇湘晨报》报道,商业化露营基地一般分两种:一种可以自带帐篷,基地只提供露营位;还有一种可以直接提供帐篷酒店。自带装备的一般需要缴纳进场费,有的按人头收费,有的按家庭收费,还有的以帐篷数量为单位,没有统一的标准,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各个营地提供的配套设施也不一样,有的提供卫生间、水源,有少部分还能提供淋浴间、厨房等。
对于商业化的露营基地来说,营销很重要,再加上营地容易营造出质感,容易出大片。在貌美的露营社交图片吸引下,相当一部分人在露营热的裹挟下去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露营,却发现实际体验更多是难以为外人道的种种不适。
比如,网红营地同质化严重,帐篷拥挤不堪,营销图片和实地图文严重不符;某露营地帐篷酒店高达2388元一顶/天;有的露营地甚至没有卫生间……事实上,商家在露营产品营销以及经营上,每多一件对实际舒适度打折扣的行为,都是在加速人们对于露营幻想的破灭。
精致露营起源于欧美,发扬于日本,近些年才被引入国内,却通过一些社交平台迅速破圈。与之前带有户外探险性质的野营不同,商业化的露营,没有探险,也没有冲锋衣,有的是氛围灯和休闲椅,人们更多的是感受露营的精致、休闲氛围以及这种新兴休闲方式带来的仪式感。
这的确也是一种商机,但部分商家的急功近利行为却并不利于露营经济发展。露营,不该演变成为一个拍照打卡活动,而应注重回归露营亲近自然的初衷,满足人们休闲、放松、娱乐的露营需求。而这些最终回归的其实还是人们露营时的舒适感,以及对自然的爱护。
2022年5月3日,北京东小口森林公园安营扎寨的市民们,在五一小长假中享受露营这种新的户外休闲方式。图/IC photo
目前,针对商业化露营行为的专门规范并不多。仅有上海、湖南等地出台了相应的地方规范,对帐篷营地的经营基本条件、营地建设和游客的基本服务、特色服务、配套服务以及安全管理、服务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露营行业标准尚未完善、相关规范尚未形成的现实语境中,一些消费者也并不具备普遍良好的露营素养。比如,有些人乱扔垃圾,有人违规露天烧烤,还有人为了逃避营地费用,随意扎帐篷的情况。
可以说,目前的露营经济虽然势头蓬勃,但也十分脆弱。这就对露营行业的合规性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需要行业标准与规范及时补位,而经营商家也要继续完善相关配套,切实提升人们的露营舒适度,以培养露营活动的黏性。
当然,并非所有的露营都是商业化露营,对这部分露营需求,有关方面也不妨从软硬等多方面提供条件,满足民众休闲需求。不过,也需要提醒,家庭在露营时,也应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不良影响,更要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背离了亲近自然的露营初衷。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丁慧
编辑 / 何睿
校对 / 李立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