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孟敬训墓志》
前言:本文主要涉及法帖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书法学习中的读帖,并不只是分析字形和用笔,同样也包括对法帖内容的学习。
问:在咱们的临帖作业中,包括了《孟敬训墓志》。该墓志中有这样的字句:奉舅姑以恭孝兴名,接娣姒以谦慈作称。根据文义,舅姑这儿的意思是指公公和婆婆。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舅姑,也就是舅舅和姑姑,为何在古代就变成了公婆的意思?
北魏《孟敬训墓志》局部
杨中涛:这个是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问题。我们以前讲过,书法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能只临法帖中的单个字,对于碑帖所讲的内容,咱们也应该大致搞懂和弄明白。读帖,并不只是分析法帖的字形结构、用笔和章法,也包括对法帖内容的诵读和理解。
比如咱们所临的各种碑刻中,绝大部分都是以骈体文形式写成。我们在读这些碑刻内容时,首先就必须对骈体文的体例有所了解。而反过来,咱们所临的绝大部分古代碑刻内容,又是非常具体的骈体文实例。
你刚才所提及《孟敬训墓志》中的那句话:奉舅姑以恭孝兴名,接娣姒以谦慈作称。
具体见后续的几个图片(已经用浅红颜色标示出来):
北魏《孟敬训墓志》局部
顺带说一下这个娣姒(读音为dì sì),这个词有两个意义。
一是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年长者为姒,年幼者为娣,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古代士大夫家庭中的娣姒关系。
二是普通老百姓家庭中的娣姒,即咱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
实际上,当今在全国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仍有不少地方将妯娌关系称为娣姒,这个就是妯娌保留了古代用法和读音的活生生例子。
再回到刚才所说的舅姑问题上来。关于这个舅姑问题,在唐朝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这首诗中最为有名: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中,待晓堂前拜舅姑,就是新媳妇在等待天亮,要到堂前去拜见公婆的意思。
舅姑,就是指舅舅、姑姑。那么,为何舅舅、姑姑在古代会演变成为公婆的代称?
北魏《孟敬训墓志》局部
网上的一些解释,以及一些电视节目当中的专家解说,说是乡村邻里之间的一些风俗什么的,其实等于没讲清楚,至少没有讲清此事的核心和本质。
简而言之,舅姑在古代演变成公婆的代称,是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大框架下姑表亲的必然产物。
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中,特别强调父权的权威性,同时要保持同一家族的纯洁性和血缘关系延续性。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婚姻中,同样都是近亲结婚,但对同姓的堂兄妹婚姻关系严加禁止,而对姑表亲则不加限制甚至鼓励,并认为这是亲上加亲。
由于中国古代并不限制或说鼓励姑表亲,那么比如某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可能就会被父母许配(古代包办婚姻是主流)给表哥或表弟,这个表哥或表弟,既可能是自己亲舅舅的儿子,也可能是自己亲姑姑的儿子。
那么自己嫁给这个表哥或表弟后,等于就要称自己的舅舅为公公,或者称自己的姑姑为婆婆。
北魏《孟敬训墓志》局部
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位姑娘结婚后,按照规矩呢,一般要改口:将以前称呼的舅舅改称为父亲,或将以前一直称呼的姑姑改称为母亲。
这个呢,咱们今天都是自由恋爱了,没结婚前,男女朋友都称对方父母为叔叔、阿姨,结婚当天新婚夫妻都要改口叫爸妈,且能获得改口大红包,意思是一样的。
而在古代呢,有的女子嫁给表哥后,由于从小一直就叫自己的舅舅为舅舅,或一直叫姑姑为姑姑,觉得结婚后改口挺难为情的,所以自己一直不改口。
也就是说,这位新娘嫁给表哥后,一直还按照以往的叫法叫舅舅或姑姑,并不改口称为公公或婆婆。
这样她与外人说自己的舅舅或姑姑时,实际上是指她的公公或婆婆。久而久之,舅姑就成了公婆的代称了。
北魏《孟敬训墓志》
当代社会中,由于生育观念的更新,无论是堂兄妹结婚,还是表兄妹结婚,都属于近亲结婚。
尽管如此,至迟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全国不少偏远地区仍然还有不少姑表亲的现象。
只是由于近亲结婚危害性(近亲结婚者生出不健康后代的概率大为增加)常识的普及,目前全国各地姑表亲现象不能说已完全绝迹,但实际的姑表亲数量几乎可忽略不计了。
如此一来,舅姑用来指代公婆的意义也就真正成为了历史。
2020年8月12日整理旧稿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