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以上是《三国演义》第21回\"煮酒论英雄\"中曹操与刘备所进行的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里接连出现了刘景升、孙伯符、刘季玉这些让人看了感觉很陌生的人物。其实这些人物并不陌生,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来称呼这些人物的话,你们肯定会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是他们啊!。
煮酒论英雄图
那么他们都是谁呢?刘景升就是刘表,孙伯符就是孙策、刘季玉就是刘璋,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谁了吧。那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了,刘表为什么要被叫做刘景升呢?孙策为什么要被叫做孙伯符呢?刘璋又为什么要被叫做刘季玉呢?其实景升、伯符、季玉都是他们的表字。那这表字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表字就是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外取的一个名字。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会把古人的表字和名弄混,甚至很多时候都会认为这个人的字就是他或她的名。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名其实不叫昭君,而是叫嫱,昭君只是王嫱的字,《汉书》载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亦如西楚霸王项羽,他的名不是叫羽,而是叫籍,羽只是项籍的字,《史记》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再如著名诗人屈原, 他的名不是叫原,而是叫平,原只是屈平的字,史载\"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王昭君剧照
那么在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了,古人明明都有名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的去取表字呢?其实古人取字绝非是多此一举的事情,字可以说是承载了与名完全不一样的意义和内涵,字可以理解为是名的一种延伸,它代表的是古代对于礼仪的一种重视。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被人称之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诗》的开篇就特别点名了礼的重要性,其言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也曾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可以说自中国有了文字开始,礼仪就被世人所重视。
礼仪之邦
取\"表字\"就是源于古人对于礼仪的重视。在古代男子20岁时就会被赐予\"表字\",《礼记.曲礼》载男子二十,冠而字。而女子到底什么时候会被赐予\"表字\"尚无定论,如《礼记·内则》载十有五年而笄(字),二十而嫁,就是说女子15岁会被赐字。而东汉大儒郑玄却说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就是说女子出嫁了才会有表字,如果未出嫁只有等到20岁才会有表字,所以到底如何不得而知。但是不管如何,我们已知的就是古代的表字并非是男子所独有的,女子也是有表字的。
而在西周的礼制中,取\"表字\"就是古人最为重视的\"成年礼\"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正如《礼记.冠义》所载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在当时赐表字是与行冠礼同时进行的,只有进行了冠礼,然后被赐予了表字,这个人才算是被正式认可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也就是意味着成年。所以可想而知,古人取表字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
冠礼
那么在古代为何取\"表字\"会与成年礼挂钩呢?为什么只有有了\"表字\",才会被认可是具有了进入社会的资格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古人重视礼仪的缘故。正因为古代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当时在名的称呼上十分的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只能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老对少的称呼。
比如刚才我们列举的曹操与刘备的对话中,刘备曾说舍此之外,备实不知,这里刘备就是用自己的名来作为谦称所用。再比如当年张辽在回答曹操关羽是否会离他而去的时候,曾说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这里的羽其实就是上对下的称呼,毕竟此时的关羽只是降将。
而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能称名的情况,其他时候在提到别人的时候,如果直接直呼其名的话,会被人认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他。也就是如此,在当时古人的心里,你一旦在外人面前用名来称呼他,亦或者在他人面前用名来称呼某个人的话,那么他就会认定你瞧不起他,亦或者瞧不起某个人。
百家姓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上面所列举的曹操与刘备的对话当中,刘备用表字来称呼他人,而曹操却直接用了名。因为曹操压根就瞧不起这些人,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曹操说出的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句话,不就恰好证明曹操的确是瞧不起这些人的吗?
那么既然在日常的交际当中不能用名来称呼对方,那该怎么办呢?毕竟再怎样,作为人始终都是步入社会的,交际是在所难免的,既然不能直接用名来称呼对方,总不能看到对方就直接用喂来称呼吧!如果是这样那不是显得更没有礼貌吗?所以这个时候在社会,与他人交际的过程中怎样称呼他人,才能显的有礼貌,又合乎礼仪,这就是古人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古代人际交往的礼仪
当然这难不倒聪明的古人,也就是如此,表字应运而生。表字其实就是专门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际时称呼他人所用的,它代表的就是尊重,代表的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礼仪。其实说白了,在古代名字就是专供长辈、上司和自己称呼的,而表字就是专门供社会上的人用来相互称呼用的。
古代的\"表字\"一般分为一言字和二言字。一言字,如屈平字原,陈胜字涉,吴广字叔,尧杰字寿;二言字,如颜回字子渊,张衡字平子,陆游字务观,曾巩字子固。
而当名和字同时出现的时候,\"表字\"在称呼上也分为两种情况。首先在先秦时期,是先字后名。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亦如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孟明是字,视是名,再如蹇叔的儿子西乞术,西乞是字,术是名。而到了汉朝则是先名后字,如曹丕在《典论·论文》所写的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就是先名后字的。
古代人际交往
此外,古人取表字并不像古代的谥号那样,有《逸周书.谥法解》这样专门制定谥号来供世人选择的古书可供参考,古人取表字并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但是如果认真总结的话,我们却是可以对表字的取法窥知一二的。比如\"表字\"经常出现的伯仲叔季这四个字,其实就是按照家中兄弟的长幼来取的,其中伯最大,季最小,比如三国孙坚的四子,老大孙伯符、老二孙仲谋、老三孙叔弼、老四孙季佐,就是如此的取法。
古人还习惯用\"子\"来作为表字的一部分,比如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建,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等,而他们之所以会用\"子\",是因为在古代\"子\"是代表帅哥的意思。同时\"表字\"虽然没有多少规律可言,但是古代的读书人在取\"表字\"的时候却是大概采用了以下的几种取法:
1)并列式,即表字和名意思相同,两个词是同义词。比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孟轲,字子舆,轲、舆都可代指车,意思相同。
2)辅助式,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却不完全相同,但两者却可互相呼应。比如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互为辅助;郑樵,字渔仲,樵是砍柴,渔是钓鱼,互相辅助;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表字
3)矛盾式,即表字和名意思完全相反,两个词是反义词。如朱熹,字元晦,熹是亮,晦是黑,相反;刘过,字改之,有过能改善莫大焉,相反;王绩,字无功,有功乃绩,相反。
4)扩充式,即表字和名出自同一个典故或同一篇文章。如许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赵云,字子龙,《周易》曰云从龙,风从虎;陆羽,字鸿渐,《周易》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中国古代文字
5)延伸式,即表字是名的延伸。如李白,字太白,太白就是白的延伸;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
可以说古人在\"表字\"的取法上大概就如以上我说的几类,当然并不完整,也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表字\"自西汉后,就逐渐成为了天下人都能用的\"寻常之物\",而既然被大众使用,自然就没多少规律可言的。所以这些规律大概仅限于历朝历代的名人而言,对于普通大众并不适用。
中国古代文字
当然这里也许又会有人问为什么\"表字\"是到西汉之后才逐渐被天下人所用的呢?其实,那是因为在西汉之前,表字除了代表尊重与礼貌外,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象征贵族的身份。在先秦时期,因为等级之分,在当时只有贵族的子弟才能有表字,说的直白点在当时表字就是贵族士大夫们专属的东西,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使用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看西汉的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西汉99%的开国功臣是没有表字的,如萧何、韩信、张敖、周勃、樊哙、郦商等等都是没有字的,甚至连开国皇帝刘邦自己都是没有的,刘邦的字是后来有了地位之后自己取的。
而他们之所以没有表字,就是因为他们在跟随刘邦建功立业之前都是最底层的百姓,比如樊哙是以屠狗为生,周勃是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夏侯婴是以养马为生,所以作为最底层的百姓而非贵族的他们自然是没有表字的。而反观同为西汉开国功臣的张良,他就因是韩国贵族(其祖父张开地连任韩国三朝国相),所以他就成为了西汉开国功臣中少有的一开始就有表字的功臣(张良字\"子房\")。
西汉文字
综上所述,在西汉之前表字其实就是贵族士大夫们专属的东西。当然到了西汉之后,由于西汉的开国功臣们大部分在建功立业之前就没有字,所以在当家做主后自然就不热衷于把\"表字\"作为一个身份的象征,他们也不认为\"表字\"能体现出什么身份,毕竟没有\"表字\"的他们,现在的身份不是一样的尊贵吗?
所以随着西汉的上层贵族不再将\"表字\"占为己有,也不再限制普通百姓的使用。随之,西汉的普通百姓就也开始使用\"表字\"了,就这样只要是稍微有点文化的家庭就都会给自己成年的子女取一个\"表字\"。也就是如此,\"表字\"也就顺其自然的逐渐流行于天下,并直至近代\"表字\"也都还在被世人所使用,如近代文学家周树人,字豫才,近代直系军阀吴佩孚,字子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