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镇茅庄自然村是东乡第二大村。
茅庄亦是行政村,现在的茅庄行政村由原先的茅庄、东井、徐纪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
村名由来
茅庄古时称茅冈(岗),亦称笪家塬。
茅庄地处岗子上,古时,这里有茅竹园,所以地名称茅岗。
后汉时,从外地迁来几户,都姓笪。
但据说笪氏先祖原不姓笪,笪家的祖先相传是西汉时的刘氏皇族。刘吕争国,吕后派人追杀刘姓。笪姓在刘吕夺国的血腥斗争中,侥幸脱逃。为避免遭到株连,遭灭族之祸,才不得不隐刘姓而改姓笪,其时约在公元前180年前后。
有关笪姓的来历,茅庄笪氏宗族中流传的故事更具体有趣。
汉朝末年,改朝换代了,要灭刘横竖三千里。一个姓刘的年轻后生,才十六七岁,为了逃避灭族之灾,就从山东挑着箩担逃到今茅庄村。为了藏身,就躲在了村后一个竹园里。
京兵追到了这个小茅岗上后,挨门挨户地搜查,从晚上搜到天亮。太阳刚刚出来时,发现了竹园还蹲着个人,破破烂烂的,像个叫花子;就盘问他:你姓什么,蹲在这里干什么?
年轻后生不能说自己姓刘。看看头顶上的竹子,又看看太阳,发现自己还坐在一根扁担上。于是他触景生情,竹字头,用扁担担字的音旦与旭日东升的旦,合起来就是个笪字。骗追兵说我姓笪,是个要饭叫花子。京兵看看他的模样,又听说他不姓刘,就走了。
后来后生就定居下来,从此就以笪为姓了。
姓笪的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一代比一代兴旺。据说,常州南门有个十八家村,有四十多户人家全姓笪,天津有个地方叫笪家庄,这两地的村民全是茅庄村民的后代。
茅庄村上笪家一直是旺族,这个地方就被叫做了笪家塬。再后来,村子越来越大,成了一个庄,庄上的姓氏也多了,就以此村于茅竹园所建,定名茅庄。
茅庄田鸡会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茅庄的田鸡庙会。
在句容,青蛙又叫田鸡。茅庄为田鸡建庙,举办田鸡庙会,这恐怕在全国都很少见。
传说在明成化年间,茅庄村的庄稼长得特别好,眼看丰收在望;突然从天外飞来很多蝗虫,黑压压一片。乡亲们哭着、叫着,用竹竿驱赶着,烧香拜佛求着……正焦急万分、无可奈何之际,忽然一只大田鸡(金钱蛙)带着无数小田鸡出现在茅庄村。它们一个个张口伸舌,吞吃着满山遍野的蝗虫。三天三夜,蝗虫就被消灭光了,这年的庄稼也获得了丰收。
为了纪念这些田鸡,茅庄就把建在庵头岗上的拨云庵改成田鸡庙,每年的三月初三定为庙会。自明朝以来,三月三赶庙会成了这里的一个节日,至今,庙会成了物资交流的集会。
一代名士笪重光
茅庄在清朝顺治年间出了个赫赫有名的人物——笪重光。
笪重光(1623-1692),字在辛,号江上外史。宋乾德三年(986年),笪氏先祖从淮西六安县迁居江东路句容东乡茅冈,即今茅庄。笪氏家庭为当地大户。笪重光出生在茅庄,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顺治十五年(1658年)升为湖广道监察御史、江西巡按。
他家房子的基地,在茅庄村南荷花塘东的荷花场上。据说,房子外面有砖砌的围墙,围墙大门头上有一块刻着圣旨大门四个大字的石刻。
南京评事街向北,有个笪桥市。据资料记载,当年因附近有条河,两岸群众来往不便,怨声载道。为方便两岸群众来往,笪重光在河上建桥一座。群众感激笪重光的恩德,将这里起名笪桥市。
笪为官清廉,办案公正。顺治十六年(1659年)他在江西为官时为惩办霸占民女的权贵之子,得罪了当朝权相,继为仇家诬陷中伤而罢官。
失官后的笪重光选择了茅山。茅庄距茅山不远,叔祖笪金镜是茅山道观的大护法。
自小受家庭熏陶的笪重光,隐居茅山后还将他隐居茅山的郁冈峰作为他的名号----郁冈真隐、扫叶道人、江上外史、郁冈居士。康熙九年(1673年),他撰文书写了《茅山九霄宫天炉碑记》,至今被茅山道院珍藏,笪重光还为乾元观松子阁题额再展一重。
康熙十年(1671年),一部凝聚着他十年心血的十四卷《茅山志》编撰成功。
笪重光也是清代著名书画家,他的名字被载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笪重光曾于康熙年间,三次前往宝华山隆昌寺。宝华山留有笪重光《宝华山作》《甲子山中纪盛》《宝华山》等许多诗词,康熙十四年(1675年),应见月大和尚的请求,笪重光为宝华山隆昌寺山门环翠楼题写律宗第一山匾额。
笪重光晚年居茅山郁冈峰,常有诗人画友进山造访。其中,骆维持有诗一首:
访笪在辛夜话松子阁
老去知交剩有君,评诗把酒做霄分。
松风回响月如昼,惊起华阳鸾鹤群。
康熙三十年(1692年),笪重光卒于茅山,享年70岁。
笪重光仙逝后,他的遗体没有运回茅庄村老家,而是葬在原陈武乡笪家村后的山上。因此,这座山叫笪家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